查看: 18127|回复: 8

[文学] 汕尾捷胜黎明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7 16: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甫一走进“黎明洞”,我被这种由巨石天然垒砌而成的洞府震住了,一如李四光之于家门口的石头来源的疑问,当然我没有科学家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我只是震惊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怎么就有那么几块石头凌空而立?怎么就有这么一块奇特的巨石覆顶而来?洞内不规则的三角形及高低有致的空间构造都说明了天然造化的选择,所谓“其石怪,其洞幽而阔”。
从光亮的地方走进去,幽幽的,感觉到一片阴凉及黑暗,好在,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有光从上面漏下来。一个较大的缝隙或者说豁口那里,一株天然的小树在光明与黑暗的分水岭显得格外的澄碧,绿幽幽的,在风中招摇。
洞外是明亮的天地,洞内是黑暗的所在,可它却叫“黎明洞”。其实“黎明洞”的“黎明”不在环境,在于人心。对于明末时期的廖天佐而言,这个洞是“黎明”的所在,也是“远离明朝”的期望所在,彼时的廖天佐因不肯行贿考官而不第,怀才不遇,心怀天下却无用武之地,抑郁悲愤,不得已振衣濯足,走进洞中。从内心的忧愤失望到平静淡泊,也许只有在洞中,他才感到安静从容,黎明将近。于是,他叫它“黎明洞”。
轻抚石壁,脚踏黄土铺就的地面,“黎明洞”虽阴凉而远离凡尘,但这里的环境对于居家而言毕竟是艰苦的,廖天佐该如何来抚慰一颗凄凉苍伤、尘埃包裹的心灵!走进“黎明洞”之初,他会不会想念妻儿父母?会不会想念临行前亲人不舍、挽留的目光?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一个心怀天下的人永远斩不断尘念,他在忧愤与爱恨纠结中修行……好在,二十年后,又一个爱国志士刘锷与他一见如故,“把臂入林”,一住又是一个二十年。
走出山洞前门,发现竟然有石门柱,绿色的石刻门联分外惹眼:德仰泰山千古在,名留石洞万年芳,横批是“阃外光华”。“黎明洞二名士”名符其实留下了千古芳名。从前门外望进洞里,门口赫然摆放着一张床,我想也许是石厝村的村民贪恋山洞的凉风所为。忽然就想起了沈从文《山鬼》里边的癫子,凄凉的癫子在山洞里自言自语犯花痴,叫人听了好笑又心酸,笑中有凉凉的泪花濡湿眼睑。我曾偷偷地想,若不是旧社会极端的贫苦,也许才华横溢的癫子就能娶上媳妇了,娶上媳妇的癫子也许就不会犯花痴了。同样,若不是明末王朝的腐败,也许廖天佐就不用隐居山洞过着艰苦卓绝的日子了。然而,时势造人材,也造就不朽篇章。斩不断尘念忧国忧民的瘳天佐的《迁图说》就是反对清王朝错误决策“迁海令”的一篇历史性、思想性很高的文学箸作,它如实记述了“迁海令”带给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严重苦难。
前门左侧石壁上摩崖石刻着“天然佳趣”四个红色大字,其右有绿色小字作序。粗粝的石壁配上这样工整的行书,俨然“天然佳趣”。我和“汕尾文化之旅——城区行”的作家们驻足窃窃私语,山风幽幽地从山洞穿过,那些往事在睫间跳动,倏忽不见了,一些名字却在唇齿间汩汩溢着甜香……




      查看更多文章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白云升远岫(bysp9363)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相思欲寄无从寄
[文化天地] 这个冬天不分手
[文化天地] 女人不要总是藕断丝连
[文化天地] 汕尾龟龄岛
[文化天地] 汕尾龟龄岛
[文化天地] 汕尾海滨大道

发表于 2017-3-27 17: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发表于 2017-3-27 17: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发表于 2017-3-27 17: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3-27 17: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3-27 17: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3-27 17: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3-27 17: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3-27 17: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