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91|回复: 4

[文学] 狠心的爱,让孩子学会成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0 10: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母能给孩子许多爱,但父母却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生命的个体,你可以对他的安全进行有效监护,可控在控,但你不能操控他的生命与成长。每个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份爱是要有质量的。有的爱就像清水一样,润过孩子干渴的喉咙之后就无影无踪了;而有的爱则好像浓浓的鲜血,注入孩子们的身心,一生都将在孩子的身上流动,给予孩子们生命的力量。
  
  曾经,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母狮子教小狮子捕猎。母狮子对两只小狮子说:“孩子们,现在我要教你们捕猎。好了,辛巴、高福,现在就开始去追兔子吧!”它话音刚落,两只小狮子就开始奔跑起来。突然,稍大的一只因为跑得太快摔倒了。母狮子心疼地对它说:“孩子,你以后就不用捕猎了。”每天,母狮子都带老二去捕猎,让老二吃饱了之后就把剩下的肉给老大吃,老大从此过上了快乐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大和老二都长大了,母狮子有一天病死了,老大和老二只好出去捕猎。追着追着,它们俩走散了。老大想找食物吃,可是它什么也不会。过了三天,老大倒下了。它对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恨你!”
  
  生活中,我常常看到,妈妈端着饭碗,拿着小勺,追着半大的孩子身后不停的喂饭。孩子手里拿着玩具,若无其事的玩儿着,跑着,吃一口,玩儿一会儿,追上来再喂一口,又转身跑了。
  
  我从来没有追着孩子喂过饭,原因很简单,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就应该坐在一个餐桌前认真用餐。一个碗,一个勺,甚至把手洗干净了自己抓都行,但一定要自己吃。吃完了,该干嘛干嘛去,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素质的培养。就是要让她从小就知道,干什么事情都有干什么事情的样子,吃饭就是吃饭,不吃你就得饿着。就是因为每次饿的时候随时都有饭吃,所以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就会觉得无所谓,乐意吃就吃,不乐意吃就不吃。别看孩子小小一个人儿,心里清楚的很。你惯他,他就知道,只要我说饿,随时都有饭吃,有恃无恐,这绝对不只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心理。
  
  我曾经就因为孩子在餐桌前不好好吃饭,我就明确告诉她,如果现在不吃饭,一会儿就别和我说饿。不到下一餐时,绝对不可能给你吃东西。她不信,那好,咱就试试。于是,饭后她跟我喊饿,我就硬是不给吃。随便哭,随便闹,我就对她说:“妈妈是不是告诉你,该吃饭的时候就要好好吃饭,不吃饿了就没饭吃?每个人都要学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何况,你明明是预知了后果的,既然毫无畏惧,那就自己承担。”
  
  那一次,她是真饿了,哭到最后,都躺在床上了,看上去都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也心疼,但我必须以这一次为戒,让她明白,以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到了吃饭的时候,就得好好吃,不然就得挨饿。不感受一下饿的滋味,又怎么会知道饭的香甜?
  
  总是理所应当的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有父母在,饿了是这样,渴了还是这样。不用考虑后果,孩子就永远不会敬畏生命。什么都替她承担了,她从哪里建立承受能力。
  
  嗓子难受的晚上,放在床头的一壶水喝完了,躺在床上各种想引起我注意的小动作。我问她要干什么?她一副埋怨的态度说:“水壶里的水都喝没了。”
  
  于是,我就生气了。我放下手中的书,坐起身来质问她:“你什么意思?水喝完了不会自己去接吗?妈妈给你打了一壶水,你要懂得感谢妈妈,因为以你现在的年龄,去饮水机上接壶水已经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了。结果你一副不满意的态度告诉妈妈水喝完了,是觉得妈妈没有在第一时间再去给你打壶水让你觉得很生气是吗?你觉得妈妈是欠了你的吗?”
  
  听完这些话,女儿就自己拿着水壶去饮水机接了水回来,然后还拿起妈妈的水杯,接一杯水递在妈妈手上。
  
  尽管都是小事,但对于孩子纯真的塑造期来说,生活琐碎无小事。任何一件事都会带给她不一样的认识和思考。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自己做,将来永远都学不会照顾自己,更别指望她会心疼你。
  
  越是宠溺孩子的父母,越容易得不到孩子的尊重,越是容易与你的期望背道而驰。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心境
[文化天地] 走一程
[文化天地] 看云
[文化天地] 真实的生活
[文化天地] 不再有恨
[文化天地] 择偶观

发表于 2017-6-15 18: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我从来没有追着孩子喂过饭,原因很简单,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就应该坐在一个餐桌前认真用餐。
发表于 2017-6-15 18: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一个碗,一个勺,甚至把手洗干净了自己抓都行,但一定要自己吃。
发表于 2017-6-15 18: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完了,该干嘛干嘛去,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素质的培养。
发表于 2017-6-15 18: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