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翳希 于 2017-10-8 14:45 编辑
数学老师讲课融入咏春拳理
佛山校园老师多才多艺“名声在外” 他们结合兴趣特长“跨学科融合”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昕宇
在佛山学校的课堂上,老师们各司其职,但在课后,你可曾想过多才多艺的老师们,可是有“两张脸”,甚至是“武林高手”?他们有的是用咏春拳理教授数学的老师,有的是热爱骑行的“大神”,还有的语文老师居然是金牌主持、获奖歌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有才的老师们还将自己的特长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得课堂上气氛更加活跃。这些老师通过自己的爱好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独特的教学办法,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佛山一中的陈启智老师
佛山一中陈启智:数学老师,武术师傅
佛山一中的陈启智老师毕业于佛山一中。2004年,他回到母校,成为一名数学老师。作为佛山本地人,陈启智老师从小就很喜欢功夫,但小时候没有得到接触功夫的机会。2011年,他在打羽毛球时不小心伤到腰,听朋友介绍说,练习太极拳对伤势恢复有好处,他接触了功夫。找了几名师傅后,他发现自己对咏春更有兴趣,刚好自己代课班上的学生家里就有开武馆的。于是,他正式拜入姚氏咏春门下。
姚氏咏春拳,又称蛇形咏春,是佛山咏春三雄之一的姚才所传。“初学的时候非常勤奋,基本上完课后每天都去武馆等开门。”陈启智说,练习咏春五年时间,拳法拳理套路已经精通,有了一定的实战能力。练习咏春后,陈启智老师被学校选为佛山一中武术社的负责人,从2012年开始便在校内给有兴趣的学生传授咏春技法。从此,他除了数学老师的身份外,还多了一个“武术师傅”的身份。“学生们看了电影叶问,对练习咏春也很有兴趣,这些年教过的学生可能有接近百人吧。”陈启智说,通过真正拳法课堂教授,学生们了解到更加真实的咏春,和影视作品里面经过艺术加工的咏春是有不同的。
除了教授中国学生外,佛山一中这些年还有不少来自外国的高中交换生,会咏春的陈启智老师也成为他们了解中国功夫的窗口。“很多来自意大利、德国的留学生对中国功夫非常感兴趣,他们知道李小龙,但不知道叶问和咏春,在教学前我会跟他们讲其中的渊源,外国的学生听得尤为入迷。”
学生:这样上数学课
一点不会觉得沉闷
“在讲数学课的时候,我会用拳理进行比喻。”陈启智称,这样的数学课堂同学们既能够学到东西,又不会枯燥。“比如说咏春中非常讲究位置,拳理叫做‘逢桥必占’、‘里帘必争’。”陈启智说,在数学解题上这可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就是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不能有畏缩的情绪,必须迎难而上。”陈启智说,在解题时除了技巧外,心态尤为重要,如果信心比较弱,思考问题的能力就会削弱。再比如遇到难题时,拳理讲究“阴阳相克”,换到数学解题上就是“反证法”,正面解不了的题,学生们可以尝试着反面去解。此外,咏春也讲究“顺势而为,来留去送”的“以柔克刚”方法。“我会让学生们在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要回归本源,遵守数学本身的规律,顺势去进行解题。”陈启智笑称。
对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一中的学生表示非常受用。郭同学称,上这样老师的数学课一点都不会觉得沉闷,课堂轻松活泼多了。
佛山二中的宋其正老师
佛山二中宋其正:骑行“大神”,曾日骑250公里
今年34岁的宋其正老师是很多学生眼中的“男神”,这名从教12年的辽宁汉子,毕业后就一直在佛山二中担任地理老师。在讲台上,他认真教书育人,在课后,他是单日骑行250公里的骑行“大神”。他曾上午10时从佛山出发,单天骑行250公里往返珠海,一共骑了16个小时;也曾环海南岛三天内完成骑行400多公里的挑战。他还计划花20天左右时间,去青藏高原完成一次骑行。他希望在36岁前,能够完成这个“小目标”。
掏出手机上的运动APP给记者看,宋老师一年骑行距离约为7000多公里。“其实我算不上大神,在佛山这个APP上仅排名63位,排名第一的是一位65岁的老伯,一年可以骑行2.2万公里。”宋其正称,骑行更多是一种放松和解压方式。“带高三班的时候,心理压力大,骑车到河边高地,一个冲刺下来就放松了。”
“作为地理老师,我通过骑行,看不同的地貌,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起来就更加生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宋老师说,“比如我去珠海骑行的时候会拍下渔人码头的风化地貌,骑行到海寿岛的时候会给学生们讲解河心洲的形成原理。”
南海执信中学的毕锐老师
南海执信中学毕锐:金牌主持,获奖歌手
在南海执信中学教语文的毕锐老师拥有不少学生“粉丝”。除了语文课教得好,这缘于毕老师有自己的独门特长:唱歌和主持。
“其实是从小就喜欢唱歌。”毕锐说,大学期间她曾获2006年南昌百事音乐新星大赛总决赛优秀奖、江西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普通组声乐小合唱全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等奖项。也多次获得江西师范大学“校园歌手大赛十佳歌手”。
在课堂上,毕锐会将音乐特长融入到语文课教学中。比如讲到宋词中婉约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铃》,她会在ppt中放入张学友的歌曲《秋意浓》让学生们欣赏。“这首词和歌曲的歌词,其意境是相通的,学生们听了之后,也更加能够理解到词中的含义。”
“有时候在课堂上看到学生们有些困乏,我也会用电脑或手机给学生们放一些音乐,其中偷偷插入我录的作品,学生们听明白后就会很开心。”毕锐称,自己经常带的是学校的音乐班和传媒班,有时候对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她会在课后和学生们分享通俗唱法的一些技巧和心得,学生们也非常受用。
盐步三中副校长李效航(右)
盐步三中李效航:校园电台网红DJ
“航哥,什么时候再给我们开一次广播?”盐步三中副校长李效航教过的学生,毕业多年后还记得他的校园电台“网红档”节目。2006年开始,除了教化学,主管德育的李效航在任教的学校开设了一档广播节目,每逢周一下午推出,备受学生们喜爱。李效航说,自己曾在电台组织的比赛中进过前几名,声音算比较独特,于是就萌发了通过广播和学生交流的想法。多年后,李效航的学生给他写信回忆说,广播中他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灿烂的笑容,解开了青春期学生很多的心结和烦恼。“航哥俨然一位知心大哥DJ。”学生说。
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