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544|回复: 2

[民生] 牙科医生举债4千万办蓬蒿剧场:3个诊所换来1个剧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7 08: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翳希 于 2017-11-7 09:06 编辑

U560P4T8D8370057F107DT20171107075815.jpg
    由20个普通北京人出演的中法合作现代舞《精彩必将继续》在蓬蒿剧场上演。图为演职人员合影留念。王翔/供图
  三个牙科诊所能否换来一个蓬蒿剧场
  无论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还是在蓬蒿剧场静静待着,王翔都喜欢穿一件四季百搭的灰白色外套。这样的外套他有6件,是在北京的官园批发市场(现已搬迁)买的,一件80元。他估算了一下自己一年的开销,衣服一年买一次,从头到脚大概1000元;吃饭一天两顿,每顿一碗面加一盘果仁菠菜,有时候换成凉皮,再买点方便面和水果,一天三四十元;没有车,也很少打车,坐地铁公交一个月100多元;染发一个月一次,不染就全白了——就在家门口最小的理发店,最便宜的那款,连染带剪只要150元。
  这么算下来,一年合计,王翔花在自己身上的钱,不超过两万元。
  身为北京第一个民间小剧场——蓬蒿剧场的主人,王翔还有另一本账簿:剧场从2008年成立至今,入不敷出累计1000多万元;主办今年第八届南锣鼓巷戏剧节,亏损200多万元;去年房租到期,房东要出售四合院,为了留住这个拥有无限记忆的空间,王翔抵押了所有个人资产,举债4000万元买下,每年贷款利息高达200万元。
  北京的深秋,旅游胜地南锣鼓巷一如既往的热闹,地处中央戏剧学院隔壁、偏安一隅的蓬蒿剧场,安静得飘不进喧嚣声。王翔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半个小时——突然有一个会诊,结束后,他从诊所匆匆坐地铁赶来。
  王翔还有一个身份,他是一名优秀的牙科大夫,拥有3个牙科诊所。得感谢这门手艺,他把几乎所有收益都拿出来给了蓬蒿剧场,把剧场每年100多万元的亏损视为常态。但当房贷压来的时候,3个牙医诊所,似乎换不来一个民间剧场。
  “有一次在哥本哈根的戏剧论坛,他们知道了我的故事后说,欧洲应该少几个艺术家,多几个牙科医生。”王翔穿着那件眼熟的灰白色外套,笑着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
  他颇为得意的一件事情是,他用80%的精力来做蓬蒿剧场,只用20%的精力来管理诊所和40多个员工,每天面对一两百个病人,诊所的一切都井井有条。“因为我用艺术的标准选择医生,招聘时问他们看没看过《红楼梦》?喜欢哪个人物?喜欢宝玉、黛玉的就留下,喜欢宝钗的就离开,太势利。”
  蓬蒿剧场曾经和正在发生的故事,全国的戏剧爱好者也许都有所耳闻甚至耳熟能详。这是一个从李白的名句“我辈岂是蓬蒿人”中得名的民间非营利小剧场,一个只有100个座位却有无限可能性的戏剧前沿阵地。600多部、3000多场戏,100多场工作坊,30万观众的记忆,在王翔眼中,“比4000万元房款不知道珍贵多少万倍”,但如果这个物理空间没了,“蓬蒿剧场就死定了”“再贵我也要保下来”。
  也有人不解,何必固守寸土寸金的南锣鼓巷,换个位置未尝不可?王翔说:“如果挪到城市边缘,来的人就更少了。记忆不应该只存在于书籍和影像,要在现实空间中能看到、触摸到,这是价值连城的财富。”
  从今年8月18日给著名戏剧家蓝天野发出第一封“我的生命邀请书(蓬蒿持股邀请书)”起,截至发稿,这样的信,王翔已经写了42封。他想以一对一邀请的形式,请有意者加入蓬蒿合伙企业的持股计划。
  “我希望在人群中找到一点点有美好愿望的人来帮助我,这些人钱也不多,所以我不要他们捐款,而是持股,每年按照入股时的人民银行基准存款利率获得利息,来解决房贷这个问题。”倔强的王翔还坚持,每一个被邀请持股的人,他都会发信公开,“公开发表本身就是一种凝聚,凝聚资产和社会责任,传递给更多人。”
  王翔说,这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但这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事。
  在一对一邀请之前,王翔已经尝试了很多方法。他成立拥有和管理蓬蒿剧场房产的有限合伙企业,希望企业家以社会企业、社会影响力投资的形式入股,拿取少量利润,支持他渡过难关。但3个月过去,支持的企业,一家也没有。
  他又借款200万元作为发起资金,成立了北京·蓬蒿公益基金会,希望更多人捐给基金会,以保有社会资产形式入股合伙企业。半个月,募到了500元,成立至今一年多,募集不足10万元。为钱、也为蓬蒿剧场的未来奔波的这段时间,有一天,王翔去小区超市买东西,排队等候付款的时候,站着就睡着了,收款员叫醒他,一脸心疼。
  这已经是王翔的最后一个计划。一个好消息是,这个计划似乎正在奏效,截至10月底已经募集到了80万元。入股的人群中有导演、编剧等业内人士,还有普通的戏剧爱好者和观众。赤匹江湖戏剧工作室导演彭远江,把第八届南锣鼓巷戏剧节展演作品《埋葬》3场演出的全部票房捐赠给了蓬蒿剧场,由个人承担所有演职人员薪资、设备等成本。
  王翔说,人应该温暖、高贵、艺术地活着,如果没有蓬蒿剧场,现在自己的生活肯定很绝望。走过欧洲和北美,王翔清楚地知道,没有小剧场能够营利,“我没有一分钱的幻想”。
  2016年7月,日本国宝级舞蹈大师大野庆人正在演出,蓬蒿剧场发生了严重漏雨,工作人员只能拿报纸救急。观众纷纷表示:“王老师你这棚该修了。”王翔笑着说:“没钱啊。”但他在戏剧上花钱时,一点儿也不吝啬。
  9年来,蓬蒿剧场支持了国内200多位中青年艺术家,在这里呈现自己的文学剧场作品和实验戏剧作品。
  中日韩合作的戏剧《祝言》,是第五届南锣鼓巷戏剧节开幕大戏,需要50万元人民币费用,谈好日方承担三分之二,蓬蒿承担三分之一,后来因为预算紧张,日方想取消。王翔得知后,认真想了10秒钟,对日本国际基金会驻华中心主任吉川说:“那三分之二,我也出。”第二天,吉川告诉他,他们理事长说,“收回前言,履行承诺”。
  第七届南锣鼓巷戏剧节开幕大戏、由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70名普通市民演出的《生命短舞》,编舞是欧洲当代舞大师维吉奥·锡耶尼。在蓬蒿剧场呈现这一曲普通人的生命颂歌,光路费就得30多万元,共计70多万元,意方基金会只支持10万元,王翔还是请他们来了。演出结束,下肢残疾的意大利老爷爷匍匐着到前台谢幕,台下很多观众在哭。
  中法合作的话剧《爱的落幕》《精彩必将继续》,总投入30万元,票房不足5万元,双方各承担一半。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罗文哲说:“这公平吧。”王翔回答:“不公平,蓬蒿剧场的背后是王翔一个人,你的背后是整个法兰西。”
  王翔记得,自己1985年在北京进修,看了平生第一部话剧《和氏璧》,里面有一句台词:“生命是可贵的,甚至是可敬畏的。但还有一些比生命、比我们一己的百年之身更可贵更可敬畏的,是一些支持生命、使生命可以活下去的东西。”
  王翔还记得,2015年,法国默剧大师菲利普·比佐的《无声世界四十年》在蓬蒿演出时,门票售罄,一个带着两岁孩子的妈妈等了两天都没有等到退票,在开场前黯然离去。王翔想给她们破例加座,但追出大门,已经找不到人了。这时,有服务员听到厕所里好像有孩子的声音,果然是那母女俩,王翔赶快安排她们上二楼看戏,那一刻,王翔觉得整个世界都安宁了。
  “我押上全部身家性命,保住这个发生过、留有无限温暖记忆的空间,让它可以永续经营,让后人永远可以触摸到,让那个两岁的小女孩长大了,也能带着自己的恋人来看戏。”这大概就是63岁的王翔,正在做这件事情的意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创卫进行时丨我们在行动
[城事报料] 创卫随手拍丨市区交通环境越来越好 城市环境
[热点资讯] 经济日报:“转贷款”如何降低小微融资成本
[热点资讯] 杭州多部门紧急开展暑期“留守儿童”安全隐患
[热点资讯] 倾力帮扶革命老区群众“拔穷根”
[热点资讯] 发泄情绪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发表于 2017-11-7 15: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5: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