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停业及问题网贷平台数量已超过130家——
什么样的网贷平台不能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陆 敏 网贷平台企业备案有四项硬性指标:一是进行银行存管;二是处置存量资管业务;三是完善信息披露;四是具备两证,即ICP经营许可证和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投资者可根据监管要求与网贷平台做一一对应,一旦发现问题,及早撤离 日前,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发布公告,宣布对深圳投之家金融信息有限服务公司(即投之家网贷平台)涉嫌集资诈骗案立案侦查。随着投之家“爆雷”消息的传出,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愈演愈烈的网贷平台“爆雷潮”引发的市场担忧情绪也达到了一个高点。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份以来,停业及问题网贷平台数量已超过130家。 遭遇信任危机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次“爆雷潮”,是网贷诞生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信任危机”。 记者采访了多位网贷平台投资人,多数人表示已经或者随时准备撤离P2P网贷。“最近‘雷声’太密集,先避避。”一位投资人表示,他从2013年开始投资P2P网贷,最多时投过上百万元,但现在选择全部退出。 不少网贷平台的内部论坛上,投资人询问平台是否会“爆雷”的帖子占据了一大半。一家综合排名位于行业前10位的网贷平台在回复投资人询问的“最近资金都是流出几千万元,会不会出问题”时表示,通过平台撮合的债权全部为等额本息还款,也就意味着每天都有大规模回款,而这些用户还款数据并没有被统计在公开数据中,所以实际资金情况与一些第三方机构统计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 即便如上述平台一样作出较为详尽的解释,许多网贷平台还是遭遇了一定规模资金的离场。“羊群效应”之下,许多投资者选择了离开避险。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6月份,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1757.23亿元,同比下降28.42%。进入7月份,一些中小规模的平台日均投资额甚至出现腰斩。 自2007年国内首家网贷平台拍拍贷成立以来,我国P2P网贷发展已逾10年。10余年来,网贷行业曾遭遇多次信任危机。如2015年“e租宝”案件引发的行业震动以及2016年的“跑路潮”。彼时,交易规模达762亿元、未兑付金额高达380亿元的“e租宝”因非法集资被立案调查,成为当年网贷行业的标志性事件。 “之前的危机对行业的冲击最多也就一两个月,没想到这次持续的时间这么长。”北京一家网贷平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希望这次危机能尽快过去,因为接入了银行存管的平台,一般能做到资金和资产一一对应。 此外,通常网贷平台都会设置紧急退出条款,在投资人的要求下,平台收取2%至5%的服务费,将债权推送给其他投资人。但是,该平台负责人表示,在行业风险迭起的背景下,不少投资人宁愿损失部分本金也要退出,容易造成挤兑。在他看来,目前网贷行业的月成交量已从最高时期的2500亿元左右下降到1700亿元上下,一旦流动性出现急速萎缩,可能会引发更大范围的风险。 妥善应对风险 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次“爆雷潮”保持冷静态度。短融网CEO王坤表示,网贷平台已进入大浪淘沙阶段,经历了此轮考验,不合规平台将加速淘汰,而合规的、实力强的平台,不论自身竞争能力还是客户黏性都将有很大提高。 业内人士认为,每次危机都让网贷行业有所改变,也发展得更为规范。自“e租宝”事件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着手对互联网金融开展专项整治。尤其是2017年底监管机构下发的《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整治办应当对辖内机构进行全覆盖、有重点的实质检查,查实查透网贷机构存在的问题,严防被检查机构“带病”通过验收。随着各项监管措施的落地,网贷行业的规则体系也将进一步健全,行业发展整体上更加规范。 此外,面对“爆雷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等纷纷发声,呼吁各网贷平台要做好风险防范,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良性”退出,妥善度过行业风险期。 网贷天眼合伙人、副总裁李光耀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大环境逐步趋严,近期出现风险的平台更多还是由于自身原因。网贷行业要发展,必须经历一个自我淘汰、自我净化的过程。 如何避免“踩雷” 受网贷平台风险事件的影响,不少投资者“踩雷”。有业内专家指出,投资者跟风投资一些打着“国资系”“上市公司系”等旗号的网贷平台并最终导致资金损失,是投资者“踩雷”的特征之一。 李光耀认为,国资、上市公司等背景对平台有一定增信作用,但这不能代表这个平台一定不会出问题。以国资背景为例,所谓的国资可能只是一个区县级的国资公司,也有可能是某国资公司的多级子公司参股。此类“国资”更多的是个噱头,真正能给平台提供多少帮助,还需要打上个问号。 存在侥幸心理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曾有业内专家反复提示P2P网贷行业的投资风险。目前银行理财年化收益率最高才5%左右,而一些网贷平台年化收益率高达百分之几十。一些投资人对此类高收益产品不可持续的情况心知肚明,但受利益驱使,总幻想着在“爆雷”前下车。 业内人士提醒,不迷信平台背景,不盲目追求高收益,是避免“踩雷”的首要条件。另外,根据监管层对网贷平台的备案要求,网贷平台企业备案有四项硬性指标:一是进行银行存管;二是处置存量资管业务;三是完善信息披露;四是具备两证,即ICP经营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投资者可根据监管要求与网贷平台做一一对应,一旦发现问题,及早撤离。 此外,专家提示,规范的网贷平台各种交易情况都较为透明,也乐于宣传自己的交易体量等信息,但有些平台从不公开自己的资产端情况,对投资者的质询也避重就轻甚至避而不谈。投资者对此类平台尤其需要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