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精准地捕捉、预测风云变幻,为市民的生产、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气象资讯服务。日前,市气象台被评为市文明窗口单位。在“3㈠3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市气象工作者,体验“风云变幻”。
火眼金睛察云天
白天看云晚上看星星,这是一件多浪漫的事情。然而,面对变幻莫测的气象图时,是枯燥、寂寞的。在凌晨,人们还在甜美的梦乡中,气象预报员却保持着高度警惕,时刻通过雷达资料图、全市五十多个地面观测资料图、卫星资料图监视汕尾的每一个角落,任何一方有异动,都预示着一系列的气象预报走向。如:周边地区观测到强对流回波,是否影响我市?是否发预警信号?又如,大清早起雾,是否要发送预警信息?是否要给渔业部门作提醒等等。那怕是艳阳高照的大好天气,预报员们也不得闲,天气是不是太干燥?是否要发布森林火险预警?是否发高温预警?……而每天早上5点半,他们就要制作第一份最新的天气预报并上传北京,通过各类传播媒体发送全国各地。
汕尾是广东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也是受台风影响较频繁的沿海地区,每年前后两个汛期,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等都是常客,使得我市的气象工作更加繁重,但也正是通过一次次的经验积累与历练,使市气象台完成了台风业务系统、强对流预报系统、突发性暴雨预报系统,并完成气象影视节目的自主制作。气象预警信息对每次重大灾害过程预估的时间、范围、雨量基本准确,台风、暴雨和冷空气过程等重大天气系统的预报准确率明显上升。对于重大灾害天气,能提前3天以上做出初步预测。在每次三防会议,市气象台都提供图文并茂的气象服务资料,市三防办主任范永锋认为,预报工作及时、主动,服务到位。
去年9月底,中心最大风力达13级的台风“纳沙”接近我市沿海海面,为做好预报工作,全体气象工作者全天24小时守在工作岗位前,密切监视台风动向,从9月26日到10月1日,气象台对“纳沙”连续跟踪和滚动预报,预报时效提前量达到24到96小时。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广大群众提前做好防御赢得了时间,把台风、暴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此次预报工作,受到市领导高度评价。去年该台被省气象局评为前汛期气象服务先进集体。
风云变幻追捕手
市气象台共有预报员及服务人员7名,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只有26岁。说话温声细气的台长黄金霞是目前台里最“老”的预报员,还是全国优秀气象预报员,同是“80后”的她带领着台里的年轻人,出色地完成了14届亚洲帆船锦标赛和16届广州亚运会汕尾赛区帆船赛气象预报服务工作,使气象局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李静,外号“大头”,这名性格爽朗北方妹子是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她严格把关每一次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过程和重大气象预报技术、结论,她忍受着怀孕期间身体的不适,组织和开展技术交流,培养和指导年青预报员,提高大家的天气分析和预报能力。杨洁庞还是台里“新兵”,但这位网络高手由于工作出色,被中国气象局评为优秀网络员,他还兼做气象影视并开发了许多业务应用软件。还有孙喜艳、吴道远、王小粤和林晓青,他们都是“风云变幻”的捕捉者。
天气微博不乏味
“今年第11号热带气旋‘南玛都’有一个光棍的编号,但他却始终不曾孤独,他和12号‘塔垃斯’的爱情缠绵悱恻,即将掀起一场狂风暴雨式的爱情挣扎……”。
“谁说望穿秋水盼不来半点甘露?未来几天多阵性降水哦:外出活动,雨伞是要备用着的哦。”……
每一天、每一个时段的天气变化,气象工作者们都及时地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配以诙谐的小漫画告诉大家,自去年6月以来,汕尾天气微博开通,一改过往呆板、严肃的天气预报方式,深受大众追捧,目前已拥有33万粉丝。有网友留言,“这种表达让气象不乏味,够形象。”
目前,气象公众服务已深入人心,手机天气短信、电话查询、媒体报道、天气微博等便民服务被公众喜闻乐见。(记者 邓帼梅 通讯员 张 旭)文章来源:汕尾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