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争戴“贫困户”帽子,戴上的不愿摘,没戴上的“红眼羡贫”,甚至出现部分住着楼、开着车的贫困户,引发群众不满。针对这个问题,海南省定安县在贫困精准识别上狠下功夫,全面清退错评户,同时探索出贫困户“自愿退出”机制,近万名群众主动退出,争当贫困户风气得以扭转。
错评漏评引发群众不满 脱贫攻坚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经过4年的脱贫攻坚,定安县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32915人降为今年的10362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从13.2%降至4.17%。 “这场战役还有‘硬骨头’。部分群众争当贫困户,隐瞒家庭真实财产情况;而最了解情况的村干部因缺乏激励等原因,存在不认真履职,甚至优亲厚友、帮助隐瞒等问题。精准识别不到位,错评漏评成为群众意见较大的问题。”定安县委书记陈军说。 今年4月底,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指挥部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贫困人口拉网式排查工作,定安县5月底全部完成。排查结束后,成立10个由县领导任组长的交叉核查组进行抽查,发现贫困识别不够精准,漏评率、错评率仍然偏高。 作为雷鸣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镇党委副书记,唐智对此感受颇深。“下村到一些贫困户走访,非贫困户对我们经常指指点点。”唐智告诉半月谈记者,非贫困户群众对扶贫不认可,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不少扶贫干部都遭遇过。 “为什么群众对五保户没意见而对贫困户有意见呢?原因就在于五保户标准一目了然,而贫困户的认定要复杂得多,一些不是真贫困的家庭混入到贫困户行列,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患寡而患不均’引起群众不满。”雷鸣镇党委书记陈朝明说,这就要求政府在精准识别上下更多功夫。
提高识别精准度,探索退出机制 如何扭转争当贫困户的不良风气,让国家扶贫政策惠及真正的贫困户?定安综合施策,出台多项措施,一方面发挥各部门和村干部作用,摸清贫困户真正家底,同时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清退错评户,通过民主评议将漏评户全部纳入;另一方面畅通贫困户“出口”,鼓励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自愿退出。 “扶贫工作中村干部非常重要,他们对村中每家每户的情况最了解,假贫困户骗得了政府下派的第一书记,骗得了核查人员,但骗不了村干部。”定安县主抓扶贫工作的副县长颜永豪说。 为此,定安建立奖惩机制,村、社区“两委”干部在扶贫考核得分最高的,每月可增发绩效奖励600元,考核评分在乡镇排名靠前的村委会每年奖励3万元~5万元。对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的,给予取消补贴待遇、党内处分等惩罚,对帮助隐瞒假贫困户真实信息的,作为共犯追究法律责任。 定安还在全县开展“争当贫困户可耻,劳动致富光荣”的主题宣传活动,利用村务公开栏、村广播等宣传载体展示脱贫攻坚成果;在电视和报刊上开设扶贫专栏,用鲜活的事例和先进典型,引导贫困户树立正确观念,凝聚靠双手脱贫、靠奋斗致富的“脱贫共识”。 同时,定安围绕“诈骗公私财物”开展主题法制教育,使广大农户认识到骗取国家物资将受到法律惩罚的严重性;开通监督举报渠道,对假贫困户形成强大心理攻势。
风气好转,近万名群众自愿“摘帽” “目前我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已明显超过贫困标准线,且‘三保障’问题已解决,现本人自愿申请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请求政府按有关规定停止帮扶政策。”雷鸣镇石盘坡村委会古老坡村贫困户王宗武向镇政府递交了“自愿退出申请书”。 王宗武2014年因工致残,当时一儿一女都在读书,一家人挤在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破旧瓦房内,家庭困难,被纳入贫困户。政府通过危房改造补贴了王宗武5万元,并介绍夫妻俩在附近一家养猪场务工,月收入3000元。2016年起儿女相继毕业在海口工作,已经达到脱贫标准。 “看了政府的宣传手册,我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赖在贫困户行列里了。感谢政府这些年的帮助,现在新房也盖起来,村里还有比我条件差的,我愿意将名额给更需要的人。”王宗武说。 “农村老百姓为什么争贫困户的指标,没争到指标的最红眼什么?经过我们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危房改造指标与贫困户挂钩。一下子几万块钱的改造款,都盯着呢。”颜永豪告诉半月谈记者。 为此,定安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非贫困户危房改造申报工作,政府根据财力分期分批进行。“几个有效举措下来,相信争当贫困户的不良风气将得到根本扭转。”颜永豪说。(半月谈记者 柳昌林 刘邓)
来源:半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