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822|回复: 0

[习俗] 南塘发粿|寻找家乡的味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4 15: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粿(闽南话)是一种广东、福建的传统特色糕点。发粿谐音发财、高升,也因此深受群众喜欢,家家户户过年过节都会准备发粿以求好兆头,这一习俗仿佛从古流传至今。

2019年7月19日,趁着队员奕冲家人为过节拜神制作发粿之际,东莞理工学院汕尾“丰之骄”立项分队(下文简称“丰之骄”)来到南塘镇奕冲家参观发粿的制作。

我们驱车从陆丰碣石镇来到南塘镇,到达的时候正赶上奕冲家人准备做发粿。家人招呼我们放下行李,坐下喝杯茶。

做发粿

我们来到院子,此时奕冲的二姑已经准备好制作发粿的材料和器具了。和面的时候,奕冲的二姑为我们介绍制作发粿的流程。

1、将面粉、发酵粉和糯米粉混合在一起,用手搅拌均匀;倒入调制好的黑糖水,与面粉充分混合,和面;
2、面团和好后,取少部分搓成小面团状,放在准备好的小纸上;
3、扫净土灶的灰烬,加材,生火,煮水;
4、待锅中的水烧开,将装有小发粿面团的蒸笼放置在锅中,盖上锅盖;
5、等待约25分钟后,开盖起锅,将蒸好的发粿放于凉爽处,降温;
6、于碗中加入猩红粉加水调和至稀稠状,用筷尖轻沾猩红水点于发粿顶部,一个带着红点的发粿便制作完成了。
640.jpg
640s.jpg
e'q'e'q'w640.jpg
q640.jpg
队员们蠢蠢欲动,都想上前陪奕冲的二姑制作发粿。
一直在拍摄视频的队员邓伊敏想体验一番。旁边的队员接过摄像机后,伊敏乐呵地洗手准备搓小面团。
伊敏制作发粿中
看似简单的搓面团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面团黏黏的,要一直沾红盆里面的白面粉才可以让面团不那么黏手。
搓面团时,面团也很容易出现裂痕,做出来的效果没有伊敏自己想象中那么完美。
伊敏制作的速度很慢,但掌握技巧后做得越来越顺手。到后来伊敏被我们调侃为“发粿传承人”。
二姑的发粿做的差不多,奕冲妈妈着手生火。

炊发粿
奕冲妈妈在生火,但火久久生不起来,队员范剑操凑过去帮忙查看。土灶里面都是湿了的灰烬,像湿水泥一般厚重。

奕冲妈妈说,这个灶只有过年过节做发粿的时候才用,里面积了很多烧完的灰。雨天雨水从烟囱流下来,把里面的灰都弄湿了。
640eqwqe.jpg
剑操清理出土灶的湿灰烬

剑操帮忙把里面的湿灰烬清出来。土灶通风了,但还是很湿,用柴火将里面的水烘干后,火终于生起来了。
奕冲妈妈架大起锅,往里面倒水、煮水。锅里的水煮开后,放上装着发粿的蒸笼,盖上锅盖,密闭蒸煮。
蒸发粿需要大火,剑操在一旁看守,不停地添加助燃的塑料条和小柴。
q'we'q640.jpg
剑操添加柴火

等发粿

等着发粿炊熟的时候,奕冲带着我们三个队员在村里逛逛,感受村子里的民风民情。
640qqwweq.jpg
村民在晒谷
村子不大,村子空地上晒着谷子,远远就能闻到谷物散发出来的天然香味。
640rrrr.jpg
三位队员自娱自乐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与人伴,我们的影子映在墙上。对着墙上的影子,三位队员玩心大发,对着墙摆出各种的姿势。

品发粿
逛完一圈回到家里,发粿已经炊熟了,被摆在地上放凉。点红点既让发粿更好看,也增添吉利、喜庆之意。朴素的发粿有了红点变得可爱多了。
新鲜出炉的发粿带着香甜软糯的口感,松软香甜。发粿凑近鼻子,能闻到散发热气的红糖香味,一口下去,发粿的绵软令人感动。


久久没回家,才渐渐发觉,家乡的味道,似烟火萦绕,迟迟不散。
我们终将渐渐走远,自此,家变成家乡,家乡假以时日变成故乡,而故乡只有春夏,再无春秋。
然而路仍漫长,在外漂泊的每个游子,在找到一方土地扎根前,终究要忍受漫长的洗礼。
一个人无论走过多少地方,吃到过多少美味,心里最怀念,还是从小最熟悉的那个味道。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发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寓意,总是无法被轻易取代的。

640nnnn.jpg
丰之骄和队员父母合照

至少在我心中
还有个尚未崩塌的地方
SHANWEI
……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url=]取消[/url][url=]允许[/url]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url=]取消[/url][url=]允许[/url]



640.jpg
640eqwe.jpg
640ffff.jpg
640fsdfs.jpg
q'e640.jpg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南塘发粿|寻找家乡的味道
[城事报料] 玄武山 | 物宝天华 人杰地灵
[城事报料] 南塘发粿 | 找寻家乡的味道
[文化天地] 麦秆画|麦艺之美 匠心独具
[文化天地] 题坎下城守备翁毓伍/叶良方
[文化天地] 《捷胜海防文化志》概述/叶良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