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836|回复: 0

[戏曲] 海丰西秦戏(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天下第一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7 2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ddd_副本.jpg 最近海陆丰地区茶余饭后都会说到;海丰县西秦戏剧团;演出(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戏!今天就来说说海丰西秦戏,是我省历史悠久的稀有剧种之一。据西秦戏艺人传说,海丰的西秦戏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西秦剧团红净严昌辉说,他曾见到老艺人严忠(即剧团演员兼作曲严木田的父亲),有一手抄的西秦剧本,里面抄有《秋江》、《剪郭槐》、《别徐庶》、《阳华堂卖马》等剧。封面写明乾隆三年抄本。严昌辉、严木田等人还说,新中国成立后,陆丰碣石镇北关戏台的正檐上,还保存有丙子年顺太源西秦班演出的《打金枝》、《锦香亭》、《贵妃醉酒》等剧名以及剧中角色的艺人姓名。当时海丰庆寿年西秦剧团中那些60多岁的老艺人,对顺太源那些艺人姓名,均不认识。西秦剧团艺人周四妹说,顺太源是西秦戏的名班,这些剧目过去庆寿年西秦剧团也常演出。丙子年是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这就表明,那时,海、陆丰已有西秦戏了。清道光年间,海丰举人黄宗汉作竹枝词:“十月山村人谢神,梨园最好唱西秦,声容近数兴华旦,未许东施强效颦。”反映出已有成名演员。咸丰十年(1860年)潮州田元帅庙重修碑记,勒石记明“西秦或每年每班捐二元”敬神,视之为大戏班。  西秦戏,是属梆子二簧系统声腔剧种,又名乱弹班,用中州官话演唱。其曲调有正线、西皮、二簧、小调数种,以正线为主。
  正线,是西秦戏的主要声腔,是早期流行于南方的一种较古老的二簧调;西皮则基本与粤剧的梆子(即京剧西皮)同;二簧与粤剧的二簧有共通之处,但更接近于外江戏的二簧。
  西秦戏的正线曲调以合、尺(5、2)定弦,其板路除流水、紧板、倒板等外,主要为二方(也作二番)、平板、梆子三类。平板类包括平板、平板连与一般的皮簧剧种的四平调(平板二簧)大同小异。梆子很接近吹腔与平板之间,唱法与吹腔相近,二方类分二方(原板)、慢二方(慢板)、紧二方(快三眼)和十二段。这类二方腔调又是正线中的基本曲调。在同陕西及浙江的兄弟剧种交流中,陕西秦腔的同行说与他们那里的汉调二簧相近;浙江的同行则认为与浙江的乱弹二簧相似,再经查对,也与徽调中的拨子和皮簧戏中的二簧有些共通之处。
  西秦戏剧目的腔调,基本每戏用一种曲调贯串到底,即:唱正线调的剧目全用正线调;唱二簧调的剧目全用二簧调,唱西皮的剧目全用西皮调。也有一些剧目是皮簧混合使用的,为数甚少。
  西秦一名,首见于明万历《缸中道传奇》抄本第十四出《补缸》(即《王大娘补缸》)中有所谓“西秦二犯”,其词仅为七字四句,不成为完整的戏曲声腔,疑属小调。明代流行于京师的《小寡妇上坟》以及清乾隆间收在《缀白裘》中的《搬场拐妻》(其中《五花洞》一折)均唱西秦腔小调。《燕兰小谱》载:“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李调元在《剧话》中说:“俗传钱氏《缀白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也有紧慢,俗谓梆子腔,蜀谓之乱弹。”“乱弹”一名,最早见于刘献廷的《广阳杂记》:“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散而哀。”最初是用来指秦腔(西安梆子)的,清中叶,始用来泛指花部诸腔。
  西秦腔在我国历史久远,欧阳予倩认为当昆弋盛行的时候,秦腔早已在民间流行了。清中叶,秦腔在南方诸省流行的情况,不亚于弋阳腔。清乾隆四十五年(1785年),江西巡抚郝硕在《奏办戏曲》的奏文中,谈到秦、弋、楚诸腔,“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所盛行。”同时还指出:“惟九江、广信、饶州、贡州、南安等府,界连江、广、闽、浙,如前项石牌腔、秦腔、楚腔,时来时去。”这就有力证明,清中叶,秦腔梆子在南方诸省的影响是极深广的。南方的情况如此,北方各省也不例外,特别是京都一带,西秦戏遍及京郊农村,《燕兰小谱》指出,乾隆末期,由于西秦戏的盛行,以至在京的“徽伶皆习西秦腔”。在清人笔记中,有些人还把在京郊一带农村演出的西秦腔称为当时最纯正的西秦腔。周贻白也认为西秦腔实即秦腔。至于海丰的西秦戏,是否与清中叶流行的西秦戏是同一个样子,无从而知。相信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因陕北梆子流入各地之后,无不起变化;各地的二簧腔也一样,变化很复杂。但有一点可研究的,即陕西秦腔剧团的老艺人言,数十年前,陕西的秦腔与汉调二簧是合班的,后来分家各自发展,汉调二簧反而因此衰落,已至没有专业的戏班。
  海丰西秦戏的正线调,既然和汉调二簧,以及江浙的老二簧有相同和近似之处,则可肯定它是较早期的老二簧调。这种老二簧腔,既可能是在秦腔与汉调二簧未分家前保留下来的,也可能是吸收了老弋阳中的老二簧腔,或综合两方面的老二簧发展起来的。清代的皮簧戏,总的方面是善于博采众长,声腔很杂,不断发展和变化,遍及全国,其源虽同,其派各异。海丰西秦戏现存腔调只有正线、西皮、二簧、杂调几种,并不算太复杂,这与流入粤之后,逐步退居海陆丰沿海地区,与外地少交流有关。
  至于西秦戏的主要曲调正线,其中有些类同于早期徽班中的二簧,那是嫡氏兄弟的关系。有人认为海丰西秦戏的祖先是徽班,除举西秦戏中的正线调中有若干类同之外,就是举清乾隆时广州《梨园会馆碑记》载乾隆二十七年至四十五年(1762 1785年)每年都有几个安徽班入粤演出作为佐证。这个资料尚不足以说明问题。原因是,安徽班在明代,其主要声腔是以弋阳为底子,几经变迁,又发展为太平、四平、青阳、二簧等腔,有些徽班则是唱昆的。安庆梆子(皮簧戏)的盛行则是清中叶的事。清乾隆时,每年入粤的安徽班数仅有五七个,最多也不外十个左右,除春台班可以肯定是唱梆簧外,其他戏班唱的是什么声腔,则不得而知。据现有资料,新中国成立初期,海丰县的邻县——陆丰县的碣石镇北关戏台,由于墙灰剥落,呈现出一张西秦戏演出剧目《打金枝》、《锦香亭》、《贵妃醉酒》等的名单及各行当演员姓名,戏班落款是“丙子顺泰源”,“丙子”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或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比这更早的资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海丰西秦戏老艺人严忠,他手头还保存了一本手抄剧本,内抄《秋江》、《剪郭槐》、《别徐庶》、《阳华堂卖马》等剧本,并书明是乾隆戊午(即乾隆三年)抄本。这些实物说明,粤东的西秦戏,比徽班入粤的时间还早二三十年。再联系清乾隆年间江西巡抚郝硕的《查办戏曲》奏文(尽管奏文时间比海丰有西秦戏的时间晚一些),则可以肯定西秦戏的入粤,当不迟于清中叶,而且是从江西、浙江、福建一带流入的。在清代,秦腔和西秦腔,实则是同义语,《金台残泪记》就有“甘肃调又名琴腔(即秦腔——引者)或西秦腔”的说法,都是一样。清代一些戏曲笔记,还把西秦戏称为最纯正的秦腔。周贻白在《皮簧的变质换形》一文中也谈到西秦腔实则即秦腔的变化,同时也指出西皮是出自西秦腔。可见古今所见相同。
  清代乾隆以来,各地方戏丛生和兴起,出现了戏曲的空前繁荣和发展局面,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不断起变化,因之,也出现了很多种声腔合班的戏班,即使原来同源的声腔,经流入不同地区之后,也各自起变化。同属皮簧声腔的汉剧、湖北汉剧和广东汉剧(外江戏)就有不少差异之处。至于西秦戏,粤剧、外江戏中的二簧调,存在异同,也并不奇怪,因它们各自走了几百年的道路,决不能直到今天仍存在完全一致的同一体,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西秦戏的西皮调与粤剧的梆子(西皮)基本相同,向来艺人们称西秦戏为“上路班”,粤剧为“下路班”。新中国成立前,粤剧艺人还称西秦戏为“大师兄”,可见两个剧种关系之深。
  据海丰西秦戏艺人回忆,清末,海陆丰、潮汕各地,曾有三十多个西秦戏剧团,抗日战争时期还有十二个剧团。而且海丰、陆丰、惠来、普宁、潮安、揭阳一些农村,还有过不少业余的西秦戏班。
  1925年大革命时期,海陆丰的戏曲艺人,在彭湃同志领导下,于同年10月成立了“梨园工会”。1927年11月,海陆丰苏维埃代表大会,还通过“关于改良戏剧”的决议草案。彭湃同志自己也喜爱唱西秦曲,有时还亲自拉弦,进行宣传鼓动。大革命失败后,日本帝国主义又占领潮汕,加上1943年大饥荒,农村破产,民不聊生,艺人流离失所,剧种濒于灭亡。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粤剧和潮剧兴盛,演出日新,使西秦戏在营业上受到很大的威胁,他们由于没有编剧人员和生活上的贫困,不可能上演新戏和在服装布景上标新立异,难以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因之在改革上走了另一条道路。这就是:一方面在原有提纲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展,使提纲戏的剧目越来越多;一方面,由于其梆簧声腔基本与粤剧一样,所以,在惠阳一些粤语地区演出,有的剧目索性改成粤剧演出,或在某些剧目中间唱几段粤曲,也曾与粤剧一些过山班同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时期,才改变这种情况,恢复原来面貌。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整理了70多个长短传统剧目;60年代,还改编和创作了一些现代戏上演,受到群众欢迎。
  1959年,上级文教主管部门帮助西秦剧团派出一批青年演员,到陕西秦腔剧团学习了半年,并搬演了秦腔《赵氏孤儿》、《游西湖》等剧,大大提高了演出水平,面貌焕然一新。
  1969年,西秦戏班被解散。打倒“四人帮”后,才得到恢复。
  西秦戏主要流行于海丰、陆丰、惠阳等县。
  1840年以后,西秦戏有较大的发展,达三十多班,演出地区除闽、潮、海、陆、惠、穗、港等地而外,还出洋演出。1902年以前,西秦戏的顺泰源班就到过南洋一些地方演出;1903年到1906年,双福和班、赛丰班和庆春台班,也先后到过新加坡、印尼等地演出,一直到1915后才散班回国。
  西秦戏的剧目,分文戏(也叫曲戏)、武戏(提纲戏)两大类,共一千多个。文戏长短剧目四百多个;武戏剧目七百多出。
  文戏中以真功夫见称的有四大弓马、三十六本头、七十二提纲之说。
  四大弓马是:《龚克已》(又名《上京连》)、《陈世美休妻》(又名《三官堂》)、《宝珠串》(又名《三义节》)、《哭监写状》(又名《贩马记》)。还有部分唱做并重的剧目,如:《宝莲灯》、《摇钱树》(又名《四姐下凡》)、《剪郭槐》、《大盘殿》、《龙凤阁》、《薛仁贵》、《斩姚期》(包括四大弓马共十二出)等,因为每出都是四折,因而称为“四出连”。
  三十六本头:《闹金銮》、《王大富》、《李云祥》、《女搜宫》、《搜花园》、《把宫门》、《罗志云》、《万重山》、《卖猪仔》、《白兔精》、《斩梅景》、《卖豆花》、《王阿七》、《柳世春》、《闹古店》、《洪炮》、《看古文》、《毛四海》、《抬番鬼》、《卖虎皮》、《彩楼记》、《斩洪建》、《奸雄结》、《打李凤》、《剪余骞》、《斩秦梅》、《甘凤祥》、《棋盘会》、《石平贵》、《都世春》、《司马海》、《风流误》等。每本都分上下集。
  七十二提纲,是指七十二出以唱做见称的折子(实际不止此数),如:《回窑》、《斩郑恩》、《芭蕉记》、《送妹》、《过昭关》、《潘必正》、《女中魁》、《宋江杀惜》、《逼上梁山》、《贵妃醉酒》、《五台会兄》、《柴房会》等等。
  武戏即提纲戏,演的是列国、封神、隋唐、扫北、征东、征西、水浒等演义及传奇故事。以演封神著称,这类提纲戏,又有所谓“草传”和“本传”两类(也称小传和大传)。“草传”八部共一百九十八个剧目(其中三分之一有唱,应属文戏,如《背解红罗》、《二度梅》等);“本传”共十六部,如:《封神传》、《隋唐传》、《五代传》、《杨家将传》等(其中也有一小部分属于文戏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曾整理出七十二出长短剧目,如《回窑》、《斩郑恩》、《秦香莲》、《审冯旭》、《剪月容》、《打李凤》、《游园耍枪》等,都经过认真推陈出新,受到群众欢迎。其中《回窑》、《斩郑恩》二剧,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广东卷》。
  《回窑》是写薛仁贵封王之后,回来接妻子柳迎春的故事。是老生和青衣的唱做工戏,老艺人曾月初饰薛仁贵,唱做俱佳。
  《斩郑恩》是写赵匡胤做了帝王之后,宠爱梅妃及重用梅妃之兄韩隆,听信谗言,醉斩结义兄弟郑恩;万里侯高怀德怒斩韩隆,郑恩的妻子陶三春闻知带兵围困五凤楼,杀了梅妃,为夫报仇的故事。是武生、红净的应工戏。名演员罗振标饰高怀德,唱做俱佳。特别工架功力颇深。
  《徐棠打李凤》(又名《吐血城》),写汉代猎户徐棠和农民李凤结拜为兄弟,一同误投在奸相梁不住帐下为将。梁通番谋反,为王爷刘忠所悉。梁遣徐棠下书逼刘忠与他一起叛国,刘忠激励徐棠弃暗投明,于是徐棠回营劝李凤助刘除奸,李凤拒绝之。战场上,徐棠又多次劝李凤反戈,李不听劝,徐棠于是含泪杀了李凤。这是正副净应工剧目,短打用南派武功,颇有特点,是群众所熟悉和喜爱的剧目。
  西秦戏是外来的古老剧种,至今仍用舞台官话演出,语言本色,通俗易懂;板腔体的音乐唱腔,上下句曲式与皮簧系统的剧本基本相同。由于新中国成立前长期退居海陆丰一带,少与外地剧种交流,变化不大。因之仍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
  1、行当齐全,各行三戏。西秦戏的行当,分为五行十柱,五行即打面行(净、丑)、打头行(旦行)、网辫行(生行)、音乐行、旗军行。十柱是指打面行,分为红面、乌面和丑;打头行分正旦、花旦、蓝衫和婆角;网辫行分老生、武生、文生和公末;旗军行分乌军和红军;音乐行分文畔(管弦乐)与武畔(打击乐)。前三个行各有贴角。新中国成立前是全男班,建国后才培养了一批女学员。
  西秦戏重视通过首本戏训练演员,各主要行当的首本戏各有三本,称“各行三戏”。如老生的“三子”:《刘锡训子》、《六郎罪子》、《弑君崔子》;小生的“三写”:《赵宠写状》、《罗成写书》、《水牢写状》;红净的“三公”:《包公审国母》、《杨令公撞碑》、《国公对鞭》;乌净的“三刚”:《李刚逼宫》、《姚刚反汉》、《薛刚反唐》;生、旦的“三别”:《重台别》、《四姐别夫》、《李旦别妻》;正旦的“三妻”:《秋胡戏妻》、《陈世美休妻》、《吴汉杀妻》。这些行当的首本戏,唱做都较严谨,表演及音乐都较丰富,也是新演员的开蒙戏。
  2、两种流派,风格各异。西秦戏在近几十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分有西秦竹马戏班和西秦科戏班两派。现在西秦戏剧团的演员包括海丰名园、田等地的西秦竹马戏班的艺人和西秦科班出身的两派艺人。在做派上,西秦竹马班表演粗犷、豪迈,器宇轩昂,线条分明;科班艺人表演细致,腔调委婉,刻画入微,唱做兼优,各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在武戏方面,则均习南派武功。长打的枪刀剑戟都是用牛皮或竹木制成的,短打的双刀、匕首则是铁制的。特别是短打,近于粤剧的“打真军”。
  3、做工丰富,粗细兼优。西秦戏向来善于表演激昂、慷慨一类的剧目,净行做工粗犷,武生器宇轩昂,正生、正旦表演细腻,各有所长。特别是武生戏和生旦戏,做工很有特色。文武生罗振标,在《斩郑恩》中饰高怀德,独脚扎架,拔剑抖旗,达数分钟之久;须生曾月初,唱做俱工,在《回窑》中饰薛仁贵,一扎架一扬鞭,一句倒板,常博得台下热烈掌声、彩声。《重台别》一剧,生旦表演极其细腻,在分别时,仅做不唱,表演达数十分钟之久,把人物惜别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4、舞美简朴,脸谱多姿。西秦戏原来的舞台装置、服装道具都较简单,舞台正中,挂一白布,绘有妙庄王神像,两边挂一顾绣门帘。台前桌椅,与全国其他剧种原始情况相同,仅一桌二椅。服装也比较简陋,几件袍甲,几条项衫,几条裙,便可在各剧目中更换。但它的脸谱,却与正字戏一样丰富多彩,其构图又与正字戏有别,特别是红净的脸谱,色彩鲜明,勾画线条柔顺,别具风味。
  西秦戏的音乐唱腔,有自己的特点,自成体系。曲调有正线、二簧、西皮、杂调四种。新中国成立前,也有少数三几个剧目唱昆腔的,也保存近百个昆腔牌子,现已很少用。
  西秦戏的管弦乐器,弦方面有所谓十一条线,即:头弦(俗称“硬子”)两条线、二弦(即提琴)两条线、三弦三条线、月琴四条线;吹奏乐器有号头,大、小唢呐等;打击乐器有板、大鼓、鼓头、大锣、大钹、小钹等。
  文戏剧目音乐丰富,善于表达人物各种情绪和各种场面气氛,委婉、悲壮咸宜;武戏剧目多用大锣、大鼓、大唢呐,雄伟浑厚,凄厉高亢,各有所长。
  新中国成立后,音乐伴奏进行了充实和提高,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低音乐器,即瑶琴、大长琴、秦琴、二胡、凤凰箫、大椰胡等。打击乐增加了京锣、京钹。乐器的改革和发展,不但增强音响,也给做工细致的文戏加强了节奏感。
  西秦戏的唱腔,五行十柱角色,各有自己的唱腔规范。男的一般用实声(真嗓),但唱正线调非真假声结合不可,因这类曲调常要转调。旦角则唱假嗓,现今女旦也以唱假嗓为主,水平较高的演员才能运用真假声结合演唱。本文转于
海丰宣传

该贴已经同步到 jddx的微博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情人节撞上元宵节梅陇花车巡游视频
[休闲生活] 《暹罗猪槽》拍微电影在那里看??????
[城事报料] 汕尾首屆稀有劇種大賽推後起之秀
[休闲生活] 天堂的妈妈我想您..妈妈母亲节快乐!
[城事报料] 海丰国道惊现本世纪高科技洗手间
[站务管理] 我是梅陇镇元宵花车巡游的发布者!请大家多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