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陆河有个老人,爱收藏民间物品,尤其热衷客家民俗。他不但藏品多,而且还把它们分门别类进行造册,打算留给后人。近日,记者专程前往陆河采访他。
他叫郑仁长,今年68岁。十年前,他开始收藏客家民俗物品。提起此念头的产生,老郑说:自己是客家人。年轻时为了生活曾走南闯北,十分艰辛。十多年前,子女都已长大成人,自己的生活也安稳了下来。闲暇时候,他的脑海里常常闪现出儿时生活的场景,用过的物品。他将这些讲给年轻人听时,发现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以前那些日常生活用品有什么用。老郑觉得,如果再不把这些老祖宗的东西保存下来,后辈就更不可能知道他们的用途了。这些物品可能永远消失在人的记忆里了。
靠着对客家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老郑开始了他的民俗收藏之路。为此他又一次东奔西走,但这一次他不是为了讨生活,而是为了保护客家民俗文化。十多年来,他的藏品只收不卖。老郑说: “我搞收藏不是为了挣钱,我是要保护客家文化。”他还说:“汽车轮船可以批量生产,民间艺术品却不能。因为它们都是老百姓自己纯手工做的,如一个小孩戴的帽子、脖围都要绣三年,而且每一件都不一样,可以说都是孤品,一旦失去就再也不会有了。”虽然这些物品在别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但老郑认为很有价值。这个价值并非经济价值,而是文化和历史价值。
渐渐地,他的藏品越来越多,以至于家中两层半小楼上堆满了他的宝贝。他说:“我不但要把实物留下来,而且还要把它们编成书。记者在老郑的工作台上看到他正在编写的一本本书稿。“客家民间传统服饰”、“ 农耕工具”、 “竹器”、“古代灯具”、“文房四宝”、“消失之物”、“公正千秋”、“农人也鱼”、“百砚乾坤”、“古今烟草鸦片用具”等等,五花八门,涉猎面极广。记者好奇地翻开“农人也鱼”,里面画有各种各样的客家捕鱼工具,如客家鱼剪;“公正千秋”中记录的都是各种各样的称;“古代灯具”中的灯很多现在人都没见过,比如松油灯、石矿灯等。
由于他的藏品太多,没有地方摆放,很多东西只能堆在一起。近几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编写自己现有藏品及客家民间制作工艺上。他编的这些书中没有照片,记录实物都靠他用笔墨颜料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他说这能够更真实地还原物品的原貌。由于历史久远,一些物品破损了,这样就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还原它。在老郑的书稿里,记者还发现了客家豆腐、客家面线、客家酿米酒和糖的制作方法。里面详细地画出各种专用工具、结构原理以及制作流程。老郑说,这些都是过去客家民间作坊的工艺流程,为了搞清楚这些工序,他不止一次登门拜访知情者。他还说:“我要把它们写出来,让子孙后代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怎样生活,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的智慧文明。”
采访中老郑不止一次地对记者说,自己年龄大了,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给自己的藏品找个归宿,能够陈列给世人看;自己编的书能出版,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文化。如果这些能够实现,他这么些年的努力就没白费。(记者 贺燕 郑冰利)
时间:2012-04-02 文章来源:汕尾日报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阳光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