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坑探踪 何秀荣
捷胜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早在五千年多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便有先民在捷胜沿海的沙坑、牛肚、东坑和沙角尾等地渔耕狩猎、繁衍生息,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址。特别是“沙坑文化”,已成为国际考古学家所熟知的考古文化名词,可以说,“沙坑文化遗址”是汕尾(旧属海丰县一镇)众多古文化遗址中的前沿阵地。 1933年,捷胜天主教堂殷神甫在捷胜教友的协助下,在捷胜沿海的沙坑、牛肚、东坑及沙角尾等文化遗址进行长达四年的挖掘、采集,共获取石器、陶器及陶片10余箱,随后与汕尾基督教福音医院院长英籍医生裴义礼合作,将文物偷运到香港。 1934年,自香港来到汕尾郊区十八乡传教的英籍神甫、考古学家但尼尔·芬戴礼(DonieIJ·Fim),首次发现汕尾埔上墩遗址的出土文物与香港南丫岛出土的文物相类似。在历时三个月的考古活动中,芬神甫共拾获和收购了大量的磨光石器及陶器、陶片,并将其带到香港,随后又在香港陆续发表了有关这次重要考古发现的13篇论文,从而推翻了“南中国没有新石器文化”的历史定论。 时任汕尾天主教堂总管的意大利神甫麦兆汉[一作“麦兆良”(R·Maglioni),起初亦曾协助芬神甫在汕尾一带进行考古工作。1936年,芬神甫在香港去世后,麦神甫连续十年致力于汕尾史前文化的考古研究,其足迹遍及汕尾沿海的石脚桶、下洋、埔上墩、梧桐乡、祯祥、牛肚、沙坑、东坑、三角尾、宝楼山、桥仔头、狮仔山、石鼓、南町、菝仔围、施公寮、湖东、过港山、竹岭脚、建茶、埔尾、寮口、径尾、新径等20余处史前遗址。因他从1926年起便来汕尾传教,能操一口半生不熟的汉语,是个“汕尾通”,跟乡下人接洽方便,故此,他收集的文物极其丰富,共有1万余件,全部存放于汕尾天主教堂的神甫房,其中包括捷胜沙坑北遗址出土的彩绘圈足盘和敞口罐、东坑南遗址出土的流带把壶、沙角尾遗址出土的矮圈足陶罐及大量的石器、陶器、陶片等。1946年,麦神甫将其中6000余件文物及其考古手记、笔记等资料带往香港,余者4000件则存放于汕尾天主教堂。后来,他根据汕尾史前文物资料及考古笔记,撰写了多篇论文。最初的研究论文《海丰考古收获》,曾于1938年初在香港《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论证了汕尾史前原始居民主要是经柬埔寨、香港来的西方种族,与“仰韶文化”同源的观点。同年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三届远东史前史学家会议”上,又发表题为《南中国考古收获的几个要点》的重要论文。1952年,他又在《远东学报》上发表了《南中国考古》的重要论文,提出汕尾新石器时代的“沙坑文化”、“沙角尾文化”、“菝仔围文化”、石铜混用时代的“径尾文化”及青铜时代的“宝楼文化”等考古文化名称,并以此将汕尾史前时期划分为:新石器时代以沙坑、沙角尾、菝仔围等典型遗址为代表的文化时期;石铜混用时代以径尾遗址为代表的文化时期;青铜时代则以宝楼山遗址为代表的文化时期。此外,他还把菝仔围文化类型中的捷胜沙坑南和东坑南遗址出土的有机物,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碳十四的年代估定测验。1953年,在他去世六个月后,其化验报告才送达。 1942年2月16日,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杨成志博士(海丰籍)为抢救汕尾史前文物,防止洋神甫再次将文物偷运到国外,亦特地与其姓程的秘书来到汕尾埔上墩考察,3月又赴捷胜沿海的牛肚、沙坑、东坑、沙角尾等遗址进行考古研究。当时,他们住在捷胜城内第五街何氏宗祠的大厅。在何少全、何汉邦、蔡时夏等人的陪同下,只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便挖掘、采集到大量的石器、陶片,加上杨成志在汕尾埔上墩、祯祥、梧桐乡和石脚桶等遗址所采集的文物,共计有一千多件。后来,这些文物被运回坪石原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作南方考古教材标本,培育了一批考古人材。其考古资料在中山大学《文学院报》发表,1943年,又在中山大学文学研究期刊《广东人民与文化》上发表。1945年1月,日寇南侵,韶关坪石沦陷,这千余件文物以及麦兆汉原存放于汕尾天主教堂、后被杨成志运到坪石中山大学的4000多件文物,一同消失得无影无踪。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其下落犹未为人知晓。 建国前,民族学家顾铁符先生亦曾到过捷胜、遮浪考古,获得少量的石器、陶器及陶片,并发表了《海丰先民遗址探捡记》。1983年——1984年,海丰县文物普查队重新对各个古文化遗址进行调查,在捷胜采集到一批典型的文化遗物,进行了必要的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和实物资料。现其文物存放于海丰县博物馆。2003年7月,广东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邱立诚率众到捷胜考察,对沙坑文化遗址出土的各种石器、陶器作了鉴定,认为捷胜的历史可以上溯至5000多年前。
沙坑北遗址 沙坑北遗址位于捷胜镇西南2.5公里处,遗址东南面约一公里是沙坑村,因为村前有一坑沟,底质为沙,故取名“沙坑”。它靠山面海,西北部为丘陵,东南部为海岸平原,聚落沿公路西北、东南方向呈块状分布。南距龟龄岛海域约二公里,逶迤的丘陵地带成为该遗址北面的天然屏障;东面有山溪经村前排洪沟向南流出龟龄岛海域。历年来因造林砍林的缘故,该遗址已受到严重破坏。出土文物有磨光石器和夹砂粗陶片。 石器,只有双凸面磨光石斧,并没有发现石制饰物和其他器类。 陶器,多为夹砂粗陶器,有夹砂陶罐、陶釜残件等。器形呈敞口、斜肩、鼓腹;器表加浅褐色陶衣,饰绳纹、刻划纹、篦点纹等。烧制火候低。此外,还有制作精良的泥质软陶陶器,这类陶器有敞口罐、圈足盘等。 这类遗址还包括东坑遗址(《粤东考古发现》一书称SON)。 沙坑北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五千年至六千年。
沙坑南遗址 沙坑南遗址(《粤东考古发现》一书称SOS)位于沙坑北遗址南侧,东北面一公里是沙坑村,南距龟龄岛海域约一公里,东面有淡水山坑向南流出大海。出土文物的特征: 石器:石锛的横截面呈梯形,有一种成弧凹形刮削器。还有石箭镞、石矛、石戈等石器磨制特别精良,数量和器类都较多,是一处重要的制石箭工场。 陶器:主要是一种饰绳纹的夹砂粗陶器。还有一种饰方格纹的泥质软陶陶器,口沿用轮制,腹部用手制而器身颇薄。这种方格纹陶器与菝仔围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泥质软陶陶器相类似。 据研究,沙坑南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贝壳碳十四化验测定的年代是公元前1050年(差距100年),即距今三千年左右。
东坑南遗址 东坑位于捷胜镇西南5公里处,相传村民乃由福建迁来,因村前有一山坑沟自西向东延伸至大海,故取名“东坑”。地形三面环山,中间为谷地,南临大海,聚落沿公路东北、西南方向呈块状分布。该遗址(《粤东考古发现》一书称为TAS)位于东坑村南侧,东临东坑湖,西二公里是东坑盐町,南距东坑海一公里,北距东坑村二公里,东北面有山塘围沟淡水山坑,流经遗址东面出海。遗址面积约五十多亩。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征: 石器:主要是一种数量较多的、呈弧凹形的刮削器。有一种横截面成梯形的石锛。还有石箭镞、石矛、石戈等。 陶器:夹砂陶器有黑陶和红陶二种,主要器类是敞口罐。还有一种矮圈足夹砂陶碗,器表饰绳纹。泥质陶有浅红色和灰色二种,主要是一种有流带的把壶,有一种直口陶罐和烧制火候较高的陶砵,器表均饰方格纹或双线方格纹。有的方格纹陶已烧制成近瓷的硬陶,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制陶枝术。 海丰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东坑南遗址还出土有一种带深粽色厚釉的泥质陶片,由此说明,用釉的年代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以上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征表明,东坑南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该遗址木碳样本的碳十四化验,年代测定于公元前1175年(差距400年),即距今三千年左右
沙角尾遗址 沙角尾(《粤东考古发现》一书写作“三角尾”<SAK>)在捷胜镇东南2公里处,因地处南海沙滩湾角尾处,而取名“沙角尾”。东北部为丘陵,西北部为海岸平原,南临海。聚落呈海滩西北、东南方向呈块状分布。该遗址位于沙角尾村东南500米处的临海山坡上,山坡多为红粘土,草木不长,水土流失较严重。其出土文物有: 石器,主要是多型号的磨光长身石斧、石锛及少量的有肩石锛,还有呈叶形的磨光石箭镞。 陶器:主要是一种矮圈足陶罐,饰曲折纹,腹部饰一周附加堆纹。有的罐口沿带流。器表饰绳纹、斜方格纹、叶脉纹、曲折纹等纹饰。 沙角尾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千多年。
牛肚南遗址 牛肚村位于捷胜镇南2公里处,因地处牛地腹部而取名“牛肚”。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丘陵地带,东南为海岸平原。东北毗邻大淋村,西南与沙坑村接壤。聚落沿公路西北、东南方向呈块状分布。该遗址位于牛肚村南侧临海的斜坡上,东邻云海寺,西近裕霖油库,西南有大石牯古村落、沙坑南和茅埔墟镇等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披露地面的器物有瓦当、陶碗、陶罐及盘等残片。这一遗址与东坑南、沙坑南遗址属同一时期。其出土文物的特征为: 石器:主要是一种横截面成梯形的石锛、石斧,制作精良,但数量较少。 陶器:主要是夹砂粗陶,分白陶和红陶二种。陶碗有刻划纹、方格纹等纹饰,其中还有一种已被烧制成近瓷的硬度浅青色陶碗,但器表未饰纹样。 据考古研究,这一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有三千年左右。 (节选《捷胜风情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