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
作者:戴镜兵
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首先要弄明白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为什么会长期得不到提高的根本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给出最好的建议。
笔者长期从事农村教育,对此一问题做过多次的调查与思考,笔者认为,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留守儿童得不到应有的教育。中小学生年龄在6至15周岁之间,这个年龄阶的孩子还没有学习的自觉性,特别是小学生,更需要父母亲的督促方能完成家庭作业,然而,留守儿童身边没有父母的身影,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那是隔鞋骚痒或爱莫能助,根本代替不了父母亲的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除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要有足够的练习,农村孩子往往缺少的就是练习环节得不到保证。
二、学前教育缺失,6周岁上小学一年级不合适。对于城市孩子来说,经过了三年的学前教育,很多学习习惯已经形成,读一年级不会有太多的困难了,但是,农村孩子太多没有受过三年学前教育,就是有上农村幼儿园,也很少能够接受三年足够的学前教育,这不是说农村家长不重视学前教育,而是经济或幼儿园办园条件等原因局限所致。所以,农村孩子6周岁入学是不适合的,等到7或8周岁读一年级,可能会更好一点。
三、取消了留级制度,让学生没有了任何升级压力。常言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再说,留级不见得是坏事,今年读得不好,再读一年可能恍然大悟了。许多人都有过留级的经历,也不妨碍孩子的学习成才之路。
四、扎根农村学校的教师少,教师流动性过大。人往高处走,这是人之常情,在城镇化大潮下,多数老师总想着往城镇钻,人在曹营心在汉,真正扎根农村的教师太少。很多年青教师刚出来迫于政策,不得不到农村从教,几年后,各方面才能得到提升,又往城镇去了,农村中小学反而成了年轻教师的实验地。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没有好教师,那里来好的教学质量?
五、农村学校由于学生偏少,教师编制受到局限,很多教师要教几个科目的课程,不但分散了精力,而且教不出好成绩。
六、家校合作形同虚设,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社会活动,他必须与社会、家庭紧密联系,家校合作就是架起此一责任的桥梁,但是,农村学校的家校教育让人不敢恭维。
针对以上各种引起农村教育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的原因,我认为,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形式,让留守儿童晚上集中到某地一起学习。
第二、规范农村幼儿园办学行为,大力支持农村幼儿园,让所有农村孩子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提倡推迟入学年龄。
第三、恢复留级制度,增加学生的升级压力。
第四、用各种优惠制度留住农村教师,鼓励教师长期扎根农村学校从教。
第五、给农村学校更加灵活的教师编制,尽量做到物尽其用。
第六、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桥梁作用,尽可能利用一切社会资源服务教育。
以上是笔者对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的浅陋看法,敬请各位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