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202|回复: 0

[军事] 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生命相托 永不言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8 2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护人员满怀崇敬之情,聆听新四军老战士赵圣瑞介绍奖章勋章背后的故事。 李炳军摄

每一次与生命赛跑,都是那么惊心动魄。

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像护士长杜辉一样,有着不止一次与死神赛跑的经历。

时间与生命——

用争分夺秒的拼搏,为英雄和功臣赢得一分一秒的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非常。

在神经内科专家王鲁宁看来,“时间就是大脑”,因为治疗每延误1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

在心血管内科叶平教授的时间观里,3分钟是一个重要切分点,心脏骤停超过“黄金三分钟”,脑组织就会受到永久性损伤。

放在整个第二医学中心,这里的医护人员们又有着统一的时间观——用争分夺秒的拼搏为历史功臣赢得一分一秒的生命。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与历史是同行的。负责政治协理员工作的刘宏还清楚记得那一幕——

那年,他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参观见学。看着墙上的英雄挂像,大家惊奇地发现:这些英雄,竟然大都是他们的患者。

“我们见过这些真实的英雄,又看着他们变成历史人物。”在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丽看来,默默为这些历史功臣医疗保健,是一种神圣的使命。

保健医疗不同于普通医疗,工作一辈子都可能默默无闻;保健医生看似不像急诊室、无影灯下的医生那么紧张,很多时候也如“刀尖上的舞者”。

患者平均年龄88岁,平均患病个数近10个,平均服药种类9.6个……这是来自该中心诊疗一线的一组数据。

与其他医疗单位不同,这里的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往往是“牵一发动全身”。

在这里,生命体征监测都是到个位数,用药常常是精准到1/4甚至是1/8药片。

在这里,每次会诊现场都是一个高端课堂,多个专科、亚专科权威专家齐聚上台。

在这里,即使是普通的常规病,也没有固定的诊疗流程,都要制订个体化精准方案。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2015年底,一位正在攻关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工程院院士被查出患有肺癌晚期。面对噩耗,他告诉医护人员:我个人的生死并不重要,但在研项目还没完成,能不能再给我两年时间。

考虑到患者身体状况不允许进行手术,该中心立即成立“多学科团队”,利用院士的工作间隙穿插治疗,最终为他延长5年寿命,直到科研项目大功告成。

来到第二医学中心,很多患者都感到很踏实,都充满了信任感。在他们眼里,“这里是盛产奇迹的地方”。

生命奇迹的背后,源自医者不懈的攀登。

王士雯院士成功救治了6个器官9次衰竭的患者,打破了国外4个以上器官衰竭患者100%死亡的医学定论,填补了世界老年急救医学的研究空白;

老年血液科团队,致力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20余年,为身患“不死的癌症”患者摆脱输血依赖,成为广大患者的福音;

近几年,心脏康复研究在国外兴起,心血管内科老年心脏康复团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前沿技术,他们打破老年心脏康复的“禁区”,建成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

这是个英雄的团队,该中心的前身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曾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保健集体”荣誉称号。忠诚保健、甘于奉献、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南楼精神”,是这些医护人员的共同特质。

“顶天”也要“立地”——紧盯国际前沿理念、攻关国家急需项目,成立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辐射到31个省级行政区、300余家医疗单位,老年医学学科连续5年位居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第一。

“治病”也要“治未病”——树立大健康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创新全科医疗保健模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看病”也要“看病人”——坚持医德与医术紧密结合,既治身病更治心病,让患者生理、心理上都获得更好的就诊体验。

青春与生命——

离人民英雄越近,就越要像英雄一样去冲锋

在解放军总医院的院士墙上,有一位不是院士的专家也位列其中。他就是我国老年医学的重要开拓者——著名心脏病学家、内科学专家牟善初。

“牟老说得最多的话是,只要病人有事,随时叫我!”牟老的学生、心血管内科专家李小鹰记得,牟老88岁时,为抢救患者步行往病房赶,途经工地时摔了一跤,半边脸当时就肿了,赶到病房的第一句话是:“患者现在情况怎么样?”

牟善初是“医林参天树”,却说自己离不开患者,“我与患者就像草木对泥土的情谊”。

名医大家,灿若星河。牟老身上闪耀着的医者光芒从未褪去,而是在该中心一代代医护人员的传承下熠熠生辉。

在老百姓眼中,他们是医者,妙手回春,救治苍生;在后人眼中,他们是师者,传道授业,让人仰视。

血液科护士忘不了,住院的骨科专家王继芳,经常是脱下病号服,换上白大褂就去会诊,而他的病房也成了住院患者的“专家门诊”。

年轻医生忘不了,总护士长赵玉香走下紧急抢救的手术台,而正在仅隔一条马路住院的父亲病危,最终没能走出抢救室。

老年消化内科专家张子其忘不了,消化科专家赵东海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向组织提出的两个要求:一是放弃治疗,为国家节省资源;二是捐献遗体,为医疗事业作最后的贡献。

面对祖国和人民的呼唤,他们既是医生,更是白衣战士、是共和国军人、是共产党员,共和国的抢险救灾现场,到处都有他们奋不顾身的身影——

抗击非典,“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护理部副主任杨丽和身边的战友,纷纷写下请战书,要求到防治一线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汶川抗震救灾,很多医护人员接到出征令,还没来得及给家人打通电话,就直奔机场;

抗击新冠疫情,叶平、张熙、程庆砾、卢学春、张智健5名专家抵达武汉,一头扎进重症监护室,一心扑在抗疫第一线……

离人民英雄越近,就越要像英雄一样去冲锋。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用自己青春年华换来无数生命的延续。

从事护理工作37年,护士长黄莉还清晰记得那一幕:

那不算是一位真正的“老者”,虽然满头华发,已经无法下地行走,但年龄只有60出头,尽显岁月风霜;

那是一位真正的“学者”,虽然深受肿瘤病痛的折磨,却在病床上支起小桌板,密密麻麻的图纸、公式,一算就是几个小时,不知不觉中病号服被汗水湿透。

直到临终前,他的事迹解密,黄莉才知道眼前的这位患者就是为中国核武器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从那一刻起,20出头的我就想好了,此生要用爱心和双手,为这些历史功臣服务。”黄莉这样说道。

成长经历总是惊人地相似。

2020年6月23日,这是一个让“90后”护士难以忘却的日子。

在这之前,北斗先驱许院士的癌细胞已经全身扩散,生命迹象微弱,但每天还坚持用枕边的收音机听新闻。

直到那天,许老听到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的消息,当天夜里就陷入昏迷。几天之后,许老病逝。

卫星升空,中国的科学界却少了一颗“星”。这位护士这才意识到,即使在许老生命的最后,心中最牵挂的依然还是北斗。

“能够陪功臣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是多么荣耀的经历。”正是一段段这样的经历,为年轻医护人员不断积淀着厚重的青春底色。

那年,一位曾在地方医院工作十几年后特招入伍的女医生来到中心工作,上级要求她陪同一位老年患者作检查。

一开始,她很不理解:这样一位普通老人,有护士陪着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自己陪同。后来了解到眼前的这位老人,正是全国战斗英雄、开国少将谢振华。

“如果不说,谁能知道这是一位在国难当头义无反顾走上战场的英雄?”那一刻,这位女医生意识到:在这些革命英雄面前,她和战友们代表的不只是医生,更多的是国家和社会。

每位历史功臣,都是一部鲜活的革命史、一本厚重的教科书。

一位新毕业护士说:听了他们的事迹,才知道护理的患者曾经为自己家乡流过血、受过伤;现在换我来守护他们,代表家乡回报这些历史功臣。

“陌生的名字渐渐熟悉起来,在历史的长河中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这位护士告诉记者,走近这群之前完全陌生的革命英雄,从他们身上收获的是一份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

在该中心领导看来,看到年轻的医护人员自发地尊重历史功臣,“让我们看到了传承,看到了希望”。

幸福与生命——

没有什么比革命前辈脸上的微笑更让人陶醉

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

一位86岁的高龄患者病情突变,消化道大出血,医护人员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加压输血……

“你们这种行动、这种精神,让我又感受到了延安作风。”经过几天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平稳了。躺在病床上,他颤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向现场的医护人员行了一个军礼!

这让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深深感受到了自我价值感与成就感。

医者仁心,至善至美。

“照顾老人要像照顾婴儿一样精心轻柔”,这是老年护理学科带头人侯惠如主任护师和她的同事们极致化护理的标准。这句话的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

一位长期卧床住院的老红军,治疗期间,医疗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护理工作始终标准一致、内容一致、细节一致,创造了卧床10余年生命体征平稳、无褥疮的医学奇迹。

医者,生而为人,生而为众人。30多年来,该中心的医德医风满意率始终保持100%,被评为全军医德医风先进单位。有患者写来感谢信:常人做不到的你们做到了,儿女做不到的你们做到了。

很多在这里住院的患者立下遗嘱,自愿捐献遗体或者器官,为临床医学和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帮助。这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举动,就是对医患同心同德的最好诠释。

“医德医风并非单纯地强调不为名利,更重要的是救治苍生的精神。”74岁的老专家王鲁宁说,这里就像一块净土,大家都能在事业里找到成就感。

那年,为了帮助中心医生尽快掌握心脏搭桥技术,患有心脏病的老专家赵毅刚主动当“第一例病人”,让年轻医生在他身上做手术。

呼吸科教授俞森洋认为:“必须把医学当成事业去做,不能当成一项普通的工作。医生要有技术,更要‘有温度的技术’。”

无论在哪个科室,医护人员们每天问得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您好点了吗”“您还有哪里不舒服”。每次交流结束,他们总不忘鼓励病人“您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查房,下班最后一件事还是查房,这是很多医生雷打不动的习惯。即便是在节假日,很多不值班的医生也都习惯到病房里走一圈。

到了冬天,他们会先用手把听诊器焐热,再给患者听诊;给患者看病时,会扶着患者慢慢躺下;等检查完之后,再慢慢扶起来……医者仁心,就在这样一些细节中悄然流露。

“周六一定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一定。”这早已成为该中心医护人员的常态。护士周翠鸾的女儿写作文,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护士长,因为“那样就能少给妈妈排班,能多在家陪陪自己。”

既回报历史功臣,又兼济天下苍生。

加号,是消化科专家吴本俨每次出普通门诊的常态。他的原则是:外地患者,尽量加;危重患者,必须加。

这位“一号难求”的消化科专家总是想多看几个患者,“看到患者摆脱病痛困扰,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这些医护人员的眼中,医学是一门用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面对患者的痛苦,他们永远尽心尽力,用真诚温暖患者。

“没有什么比革命前辈脸上的微笑更让人陶醉。”这是他们的集体幸福观。

这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显得既简单又不那么简单。回想起一幕幕采访场景,笔者忽然想起一位抗美援朝老战士为第二医学中心的题词:“这里汇聚着一群心怀理想主义的共和国军医。”

对生命的执着追求,是他们幸福的“秘方”。

来源:解放军报


楼主热帖
[看大杂烩] 论拍照角度的重要性,原来美女的照片都是这样
[看大杂烩] 大家以后小心了,千万别坐在门口了
[休闲生活] 盯上肠道的“减肥”险招
[休闲生活] 让健康成为新时代家风
[热点资讯] 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发布 探望权
[热点资讯] 五大平台及相关主播向消保部门提交整改报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