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713|回复: 0

[文学] 一位小学校长的红色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4 12: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汕尾日报
汕尾日报记者   沈绿洋

近日,戴镜兵撰写的海陆丰红色文化《热土地上的红飘带》一书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

说起此书的出版,还有一段因缘:2021年4月27日,省林业局领导带队到我市黄羌林场了解革命老区建设情况,参观了位于林场的红二师师部、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第17师第49团团部、海陆紫县苏维埃政府等旧址。当时戴镜兵作为林场特邀红色讲解员,为省林业局领导一行作讲解。当省林业局领导了解到戴镜兵用10多年的业余时间,翻山越岭,深入到当年开展革命斗争的山村进行调查,热心寻找当年牺牲的众多革命英烈的后人,通过座谈、访问,收集了大量革命斗争时期的史料,连续编写了100多个红色革命故事,又从中精选出45个故事,汇编成《热土地上的红飘带》一书时,很受感动。省林业局领导回去后,很快邀请戴镜兵前往广州,在该局众多领导、前辈、专家面前,畅谈为什么写作《热土地上的红飘带》一书、意义何在?

此后,在省林业局和黄羌林场的鼎力协助下,《热土地上的红飘带》一书顺利出版。

mmexport9b83d5d15f567cea05b96a606d7beed0.jpeg
戴镜兵在写作中。

(一)

戴镜兵系黄羌镇双圳小学(又称海丰县“八一”学校,一个学校两块牌子)校长,却对海陆丰红色文化有着一段挥之不去的情结。要理清这段情结,还要从2008年9月25日这一天说起。

那一天,戴镜兵以海丰县“八一”学校校长的身份来到广州军区参加会议,出席会议的除了全省“八一”学校的校长外,还有各市、县负责教育的领导和市、县武装部政委。

午餐时,戴镜兵与一位外市人同桌,饭后闲聊。

他问戴镜兵:“你来自哪里?”

戴镜兵说:“汕尾市”。

外市人听了一脸懵懂,反问戴镜兵:“汕尾在哪里?是不是很多海盗的地方?”

戴镜兵说:“不是的,你知道彭湃同志吗?”

外市人马上接口说:“知道,他是海陆丰人。”

戴镜兵答:“我就是彭湃故乡人,海陆丰的。”

接着,外市人又向戴镜兵提出了叧一个问题:“你那里怎么会有‘八一’学校?”

当年,广东省仅有21所“八一”学校,都是建在革命根据地,至于“八一”学校为什么建在戴镜兵的家乡,那时的戴镜兵真的不知道。

戴镜兵只能老老实实回答外市人:“不知道”。

那一刻,戴镜兵真感到羞愧。

从广州参加会议回来后,戴镜兵为了揭开“八一”学校为什么会建在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的答案,四处寻找资料,如饥似渇地阅读着革命史料。

戴镜兵在寻找革命史料的过程中,得到许多烈士后人的帮助,自愿把前辈留下的珍贵史料慷慨相赠,让他倍感荣幸。一些长期从事党史研究的友人们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戴镜兵还从网上购买了一部分有关海陆丰革命斗争史的书籍。

从2008年至2016年,戴镜兵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研读《海陆丰革命斗争史》、《彭湃传》、《彭湃研究文集》、《红二、四师史》、《海陆怒潮》、《海陆丰妇女运动》等等书籍。

通过8年的认真学习,戴镜兵不但弄清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程,还知道了彭湃战斗的一生。同时,戴镜兵还专门研究了红二、四师以及红军49团的战斗过程。

在研读史料的过程中,戴镜兵发现海陆丰人民诸多敢为人先的事迹,比如“全国第一个县级农会”“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中国第一部《土地法》”等等。英雄的海陆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彭湃的领导下,为了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前仆后继,英勇奋战,不怕牺牲,涌现了千千万万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然而,汕尾市(原海陆丰地区)却很少有人深入了解这些本土烈士气吞山河的英雄壮举。戴镜兵有了书写这些红色故事的冲动,然而,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

(二)

2016年的暑假,一群从广州来汕尾市进行社会调查的大学生坚定了戴镜兵撰写海陆丰红色故事的决心。这群大学生的行程安排中有一项“到高潭革命老区找红色故事”。

戴镜兵问学生们:“你们干嘛要选择到高潭找红色故事?”

学生们回答:“我们从网络上了解到高潭镇是全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那里有深厚的红色底蕴,到那里去肯定可以找到许多感人的红色故事。”

戴镜兵对学生们说:“错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海陆丰诞生,是由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农民运动之一,彭湃同志从赤山约点燃农运圣火。高潭中洞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大后方,了解历史多读史料,网络文章只能作为参考。要找红色故事,你现在所站的足下就有,何必舍近求远?”

学生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位学生对戴镜兵说:“我们真的不知道。”

直到此时,戴镜兵才下定决心,走向红色村庄,挖掘红色资源,撰写红色故事,把海陆丰红色文化宣传出去,一方面可以作为教育下一代的红色素材;另一方面让世人通过海陆丰的红色故事了解海陆丰。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海陆丰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牺牲的革命烈士和革命群众高达4至5万人,解放后被人民政府评定为“革命烈士”的有4883人。所有烈士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红色故事,海陆丰的红色故事素材极其丰富,取之不尽。

撰写红色故事必须准确把握历史背景,充分了解烈士的生平,尊重事实,还原历史。所以,戴镜兵每写一篇红色故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翻阅史料,采访烈士亲属,实地考察烈士故乡和烈士战斗过的遗址或旧址。一篇红色故事从准备到脱稿,要花费不少时间与心血。值得欣慰的是,几年来,戴镜兵撰写了100多篇红色故事,其中很多故事已在《汕尾日报》等媒体上发表过,并有二十多篇在市、县征文中获奖。他的作品得到了革命英烈后人和读者的点赞与好评。他也被汕尾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被汕尾市红色文化研究会聘为研究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与义务,拼尽自己全力,把战斗在海陆丰的先烈们的红色故事挖掘、撰写好,传承后人,同时让先烈们永垂不朽!”戴镜兵如是说。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东溪口之战的英勇背影 ——记海丰可塘卓氏一
[三唯论点] 向阳而生,逐梦前行
[三唯论点] 革命征途上的璀璨星辰 ——记坚强的革命战士
[三唯论点] 做一名合格的红色宣传员
[三唯论点] 笑看风云,静赏花开
[三唯论点] 立冬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