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年来临,“开学第一课”怎么上?这个暑期, 甘肃兰州将观看、学唱、感受红色题材儿童剧《大豆谣》作为“开学第一课”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红色经典,接受一次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在心中播下一颗爱党爱国的种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的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们带领中小学生,在富春江边的红色教育点聆听党员志愿者讲述当地的抗战历史;在贵州省盘州市盘县会议会址,一所中学的学生们参观陈列馆,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朗诵《我的祖国》。
以红色第一课,开启全新学期,意义深远。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说道。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习近平对他们提出了殷殷嘱托,在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中,习近平说:“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近年来,学校的各类红色教育不断加强,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看国防教育展览、定期开展主体班会、举办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等,让学生缅怀先烈、牢记历史,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树立远大人生理想。越来越多的家庭将红色教育纳入日常生活。每逢节假日,红色景点成为许多家庭出行的重要选择,到革命纪念场馆瞻仰,了解革命历史;去革命先辈故居参观,实地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风范;在革命历史发生地,上一堂历史课,聆听革命故事。通过实地感受,学生们对书本上的历史知识有了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
要让孩子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还需要发挥好社会大课堂的作用,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加入进来,用更加立体、生动、可感的方式,用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让孩子学习历史、感悟精神。越来越多的革命纪念场馆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应用VR等新技术,让孩子们以更加真实可感的方式,体验革命先辈们亲历的奋斗过程;一些革命纪念地打造革命战争年代实景,让孩子们当一天小红军,参加“长征”,沉浸式体验革命的艰苦。
切实上好每一堂“开学第一课”,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播撒下爱党爱国的种子,他日定当长成棵棵参天大树。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