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确定位,树立品牌。康养旅游应充分考虑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突出的山地特色,把握后发优势,精心设计康养体验活动项目,建设高质量、高品位的康养旅游示范样板。在打造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医疗保健、地方特色、高端打造四大原则,在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资源的基础上,深挖气候养生、壮医养生、运动养生等康养文化资源。
2.发挥优势,丰富产品体系。立足长远发展,针对不同区域资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和开发进度,因地制宜打造康养体验亮点,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着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康养旅游产品体系。
3.完善旅游设施,差异发展。根据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逐步优化完善康养旅游环境,有的放矢地打造高、中、低档次的“吃、住、行、游、娱、 养”康养服务体系。近期重点进行康养各功能区水、电、路、通讯等内部综合基础设施,以及停车场、厕所、垃圾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景区可进入性和吸引力。
4.培养人才,构建人才体系。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康养服务质量的保障和前提。要借鉴国内外优秀康养景区的管理经验,制订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快康养旅游人才队伍体系建设,搭建招才引智平台,构筑康养旅游人才高地。
探索构建康养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组织合作,聘请相关学者教授为顾问,引进具备医疗保健、康养护理等专业知识又善于旅游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挖掘员工潜能,逐步培训素质过硬的从业人员,建立健全森林康养旅游人才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