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文脉渊源,往往不是单一的、固态的,也不是随机的、无序的,而是多元的、 动态的、有机的、有序的。汕尾的文脉传承就具有这种特点。
(一)从迁徙文化看渊源
我国南方多数地方的第一文脉是迁徙文化,汕尾也不例外。汕尾民系的来源多元化,主要是因为古代中原大量汉人南迁。汕尾方言划分为福佬(河洛)话、客家话、占米话和军话四种。军话和占米话只局限于海陆丰的少数村落,其语言混杂了粤语、福佬话、客家话和北方官话。海陆丰方言占绝大多数的还是福佬话(约占80%)和客家话(约占15%)两种。福佬话来自福建南部的闽南话,它与海南话、雷州话、潮州话和台湾福佬话同为闽南方言的分支。
从迁徙时间、特点看,汕尾的迁徙文化与晋唐的开疆辟土、宋元的随军避难及明初卫所军 制的建立关系密切,所以至今汕尾方言中还保存着许多中原官话的特征。从迁徙路线看,汕尾民系多数走沿海线,从河洛走到闽南再到海陆丰,文化上亲海亲水,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特色。从行政管辖设置上看,汕尾先隶属于南海郡,东晋析博罗县东设海丰县(今汕尾市)时归属南海郡;东晋以后至宋元明清,长期属惠(循)州府管辖;民国3年(1914年)至民国9年海丰、陆丰隶属于广东省潮循道。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段时间汕尾曾归汕头地区管辖,建市之前属于惠阳地区行署,所以才衍生了汕尾亦潮亦客、亦惠亦汕的多元兼容的特点。
(二)从红色文化看力量
到了20世纪20年代,看汕尾的文脉,恐怕就要转一个大弯——不看彭湃缔造的红色文化不行了。时至今日,彭湃领导的红色农民运动以及后来海陆丰地区在大革命时期发挥的巨大影响,至少给汕尾文化注入三大力量:一是革命性。以彭湃的烧田契为标志,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以其彻底的革命性取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的第一个胜利,彭湃被毛泽东誉为“农民运动大王”,这是海陆丰人的宝贵财富;二是创造性。在“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海陆丰精神引领下,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第一面工农武装红旗、第一个红场、第一个红宫等多项第一诞生了,这既是彭湃领导的结果,也与海陆丰的海洋文化不无关系,与迁徙文化中的冒险精神、开拓精神不无关系;三是组织纪律性。海陆丰农民运动的组织纪律性是当时所有农民运动中最令人称道的,这可能得益于汕尾迁徙文化中的士族、军人成分,也是后来海陆丰人豪迈、义气、外向的性格特点的重要源头。
(三)从妈祖文化看信奉
妈祖是东方海上女神,被海边人尤其是渔民奉为保护神。妈祖信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 海峡两岸颇为盛行。海陆丰地区信奉妈祖在广东省内可谓全省之冠,最大的妈祖广场、最高的妈祖像、最古老的妈祖庙、最大型的妈祖文化节,除了妈祖老家福建湄州之外,恐怕无处可比。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妈祖精神也悄然融化为汕尾人的一种重要特质:一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不屈精神。妈祖精神表现出一种对征服自然的愿望、智慧和力量,唤起人们与自然抗争从而改变命运的积极情操;二是尊老爱幼、积德行善的价值取向。积德行善是妈祖文化的基本内核,在妈祖崇拜之中逐步外化为海陆丰人的自觉行为,起到其他说教无法达到的教化作用;三是多元兼容、感恩怀古的行为习惯。妈祖在信众的心目中是兼容、平安、和谐的代名词,人们向妈祖祈求平安、稳定、平和的同时,也把自己置身于大海般宽大、祥和的妈祖情怀之中,使感恩怀古成为行为习惯。
(四)从雷公文化看褒贬
有一句传言,叫做“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其出处难以考证,但传言之盛却使每一位研究汕尾文化者不得不多动脑筋。有的说是因为彭湃农民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一切反动派而得名;有的说是古代的海陆丰与雷州一样,存在与雷公密切关联的一系列传说;比较多的说法是坊间所传海陆丰人像雷公那样彪悍、不好惹,令人敬而远之。其实,在道教众神中,雷公是正义、力量的代表,号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其来历有说是玉清真王的,有说是黄帝的,有说是闻仲的,都是正派神仙。在中国和北欧的神话中,雷神都是众神中力量最强大的,这与中国成语“雷霆万钧”的含义如出一辙。很多人只知道雷公管打雷,不知道雷公的真正职责。《历代神仙通鉴》称其“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左传》有“天怒,遣雷公击而毙之”的记载;民间也有“做坏事要遭雷劈”的说法。如此看来,雷公之称并非贬义,反倒有点“政法委书记”的味道。只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执法者,大都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长相,有声大气粗的毛病,如四大天王、韦驮、钟尴之类,才使人们对有“天上雷公”之称的汕尾人,误解为“敬而远之”。
(五)从民俗文化看底蕴
汕尾处于福佬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港澳文化的交会区域,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既具备中原、越瓯、广府和西北文化特色,又独具一格的多元海陆文化。现保存大量有浓烈地方色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正字、西秦、白字和皮影戏四个稀有剧种均有300年以上历史;渔歌、麒麟舞、滚地金龙、钱鼓舞、英歌舞、河田高景、公平八音、客家山歌等民间艺术已成品牌;全市民间艺术资源有5大类69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8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23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31项;诞生了一批省级民间文化之乡。2008年1月,汕尾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全国唯一的以地级市为单位的综合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成为汕尾民间的重要生活、娱乐及交往方式,也成为 滋养汕尾人文精神的重要元素。
(六)从开放文化看未来 ​开放文化是以主张开放兼容、交流合作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主要有海洋文化、华侨文化、商贸文化等。汕尾是这方面的富集地、先行者。汕尾的海岸线占全省海岸线的11%,陆地海岸线全长达455公里,为粤东第一。汕尾拥有粤东三大海湾之二的碣石湾、红海湾和品清湖、白沙湖等难得一见的海上潟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尾就因其对外开放、舟楫云集而进入孙中山的治国方略,被誉为“小香港”。开放的文化态度、勇敢的冒险意识、刻苦的创业精神支撑了汕尾人持续不断地外出闯荡、海外谋生、异地创业,单是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就达130多万,活跃在珠三角经济舞台的营商人士也有数十万之众。历代从汕尾走出去的海陆丰人,成长出彭湃、谢非、陈其尤、黄鼎臣、柯麟、吕以辇、钟汉英、黎希干、彭士禄、黄旭华、钟敬文、马思聪、杨成志、丘东平等众多名人,也哺育出钟声坚、林伟华、卢绍杰、涂辉龙、龚俊龙等一大批名商巨贾和经济人才。 (本文署名著者郑雁雄先生为汕尾市原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