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成才至关紧要、相当重要。至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便充分印证了这一道理。
实践中,设若周围人都不思进取、不想干事,久而久之,必然会于心理层面,对想干事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冲击与影响。甚至周围人不但不干事,还对干事的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心灰意冷,宁愿随波逐流、混沌度日、蹉跎岁月。
由此营造能干事的良好生态,绝非空穴来风、无稽之谈,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主动地为人才提供能干事的良好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妇孺皆知,然而为何孟母要如此“折腾”?实因临近屠宰场也好、靠近殡仪馆也罢,都不利于孟子身心发育、快乐成长,尤其是对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诚然,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大抵能够抗得住外在干扰、抵得了外来诱惑。但尽可能不使其分心分神,使其安之若素,无疑更有利于心无旁骛、事半功倍。
努力营造有为者有位、优秀者“受宠”的正向舆论氛围。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生于世除了物质需求之外,更有心理需求,而且呈阶梯式攀升,希望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彰显生命的终极意义。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努力营造能者上、优者奖的舆论氛围,定然让甘于平庸、止步不前者也产生强烈的恐慌感,不敢、不能继续“躺平”,而是幡然醒悟、崇德向善。
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作为者撑腰、为无意过失者担责。一些时候,一些能干事者之所以选择沉默不言,一方面除了有“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枪打出头鸟”。一旦出了差错,就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既然人家有担当,就应该积极主动地为之“站台”“背书”,为之“再担当”。尤其做着前无古人的创造、创新性事业,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显而易见,更加需要领导者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基础上,挺身而出,勇于担责、敢于揽过,让能干事者心无杂念、一往无前。
实践一再表明,当事人能否干事,固然强调的是本领本事,是进取心事业心,但如果没有能干事的环境与氛围,一切都是枉然。
营造能干事的良好生态,让能干事者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方能引致模仿效应、激发竞争意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推动单位或整体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