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网络安全宣传周(一)| 中国工商银行汕尾分行:安全意识要加强,培养信息保护好习惯
近几年,个人信息泄露案件频繁发生,为提升人民群众对自身信息防范意识,9 月5日至11 日将举行2022 年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工商银行汕尾分行落实监管部门要求,推进网络安全宣传,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提醒公众注意个人信息保护。
案例一:二维码的正确使用
经营快餐生意的覃先生接到一个订餐电话,电话里有人要丁35份快餐,总共消费499元,并希望通过微信付款,覃先生没有多想,在对方的指导下把自己微信二维码上的数字报给了对方。不久,覃先生收到一条转账499元的短信提示,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原因是错把付款码当做收款码来使用。
安全解读:
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无法有效区分“付款码”和“收款码”来骗取受害人的付款码信息,以达到骗取。另外不法分子通过替换商户的收款码、共享单车二维码、罚单二维码等方式更改收款账户,或发布隐藏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一旦受害人扫码支付,便可轻松获取受害人的钱财。认清各类二维码作用,不要随便扫描陌生二维码,扫描后若要填写个人信息坚决拒绝,安装安全软件并定期扫描。
案例二:恶意充电宝诈骗
任女士某此出差途中,手机没电了,恰巧周围没有充电设备,于是借用一名男士的充电宝。次日任女士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称手里有任女士手机中的所有信息,包括一些重要的客户资料,向任女士索要赎金。经调查任女士的信息泄露源头是借用他人有病毒的充电宝充电造成的。
安全解读:
病毒充电宝是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病毒的充电宝,通常放置在公共场所,一旦受害人连接充电,手机便会自动下载木马病毒,不法分子通过读取受害人通讯录、银行卡、支付宝等信息实施诈骗、勒索等非法活动。日常应从正规渠道购买充电宝,尽量不借用陌生人充电宝,连接充电宝后若出现“信任”选项不要点击,最好用电源方式给手机充电。
案例三:盗用指纹诈骗
姜先生的手机解锁和支付需要指纹识别,一日姜先生和朋友在酒吧喝酒,在付费时姜先生使用了指纹支付,随后其朋友送醉酒的姜先生回家,在姜先生熟睡时,用姜先生的指纹支付向自己转账5200元,并删除了姜先生手机上的转账记录和扣款短信。
安全解读:
指纹识别诈骗是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使用指纹解锁和指纹支付过程中的漏洞实施诈骗的行为,在日常使用中一是开通指纹支付后应限额并妥善保管手机,避免被人盗用;二是尽量避免他人指纹录入到自己的手机中;三是在使用指纹验证前检查指纹触摸键上是否有其他异物。
案例四:网购退款的真假识别
陈女士在某网购平台上购买了一件价格几十元的物品,因对物品不满意申请退款。经沟通网点同意退款并指导陈女士通过某支付平台办理退款手续,款项很快就退回至陈女士的银行卡,但金额却为1万元。网店电话紧跟而至,声称是误操作,要求把钱退回指定账户。幸好陈女士警惕高,立即报案。经调查,在办理退款时陈女士实际上是点开了支付平台的贷款页面。
安全解读:
不法分子冒充网购平台客服,以“商品有质量问题”或“交易异常”等“退款”理由诱导买家开通支付平台的借贷项目,并以“错转”为借口要求受害人将钱款退回至指定账户。由于不法分子能准确说出订单详情,因此很容易获取买家的信任并实施诈骗。注意鉴别网址真伪,网购退款要使用电商平台官方网站,不点击陌生链接,千万别贪小便宜上大当。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以上案例仅是冰山一角。维护自身财产安全首先个人要提升安全意识,培养良好习惯。汕尾工行在此提醒,经常用于网络支付的银行卡不要存放太多资金,设置消费转账限额,尽量签约短信通知服务和盗刷保险服务;不同网络支付账号建议设置不同的复杂密码;用于网络支付的设备应安装安全软件并定期扫描;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进行网络支付或退款等操作时应登录正规网站;不要告诉他人网络支付的密码和验证码等关键信息。
每天积攒反诈小知识,防范诈骗于未然。汕尾工行也将持续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网络安全领域重要法律法规,全面营造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供稿:汕尾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