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676|回复: 0

[陆河] 奠教育基业 开民智先河 ——记教育师导彭翊寰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5 09: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奠教育基业  开民智先河
           ——记教育师导彭翊寰先生
作者:叶左杰  彭世仓
微信图片_20221115094531.jpg
彭翊寰先生,讳秉浚,陆河县水唇仑岭人,一八八五年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幼禀颖资,少显头角。一九零四年(清光绪三十年)十九岁时,参加县试,名列榜首。一九零五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廷实行废科举,创建新学,时陆丰知县李礼修,遂将"龙山书院"改为“陆丰第一高等小学堂”。
彭翊寰先生得风气之先,向往新学,于一九零六年负笈陆城就读,次年转入惠州丰湖中学,一九零八年考入那时广东最高学府—
广东省高等学堂。由于他刻苦读书,每试为全班之冠,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以最优异成绩毕业于该高等学堂。彭翊寰先生不慕名利,嫉雅崇正,一生执着追求振兴陆丰教育事业。大学毕业次年,陆丰县长程昌鼐闻其名,聘任他为陆丰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校长。就任后,提倡科学,自兼英文、数理化课程;注重为社会服务的教育宗旨;对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使校风与学风日新月异,深得学生爱戴和社会称誉。他在《丁班毕业赠言》一文中,以学业和就业问题,谆谆勉励告诫学生:"…猛着祖鞭,以求深造,慎毋谓吾已毕业,诩诩然自足,此仆所谓学业问题,以告诸生者也;……以立身报社会,以报社会者报国家,此仆所谓职业问题,以告诸生者也。"语重心长,听者感奋。
当时海丰中学获知先生德才兼备,数聘他移席该校,而他则以兴办桑梓教育为己任,一再宛辞。不趋名骛利,尤足令人敬佩。
一九二一年,彭翊寰先生被陆丰县长陈岛沧委任为陆丰教育局长。自此,先生如鱼得水,得以发挥其才干,发展陆丰教育之心愿。他殚精竭虑,不遗余力,通过调查研究,洞察陆丰教育实际状况后,撰写《陆丰教育状况及进行之计划》一文。该文列举陆丰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除地区条件外,一针见血指出:"教育落后在于无人重视,顾自兴学以来,所有县知事,或铜臭之徒,或脑筋陈腐,只知唆剥民脂,对诸民政,多存五日京兆之心,因循敷衍,其稍认真学务者,仅一二人;"其次提到师资人才缺乏,"陆丰于科举初废之时,赴省就学师范者,约有三十多人,大都一年或半年或四个月毕业者为多,其年半以上者少数,入完全科者仅二三人"。再次列举教育经费短绌,教师薪俸微薄的实际状况。该文在计划学校教育事项中,提出要整顿已成名校,推广国民学校,筹设平民夜校、师范学校等;在社会教育中,提出要推广阅报社,筹办宣讲、禁演有伤风败俗之戏剧等。先生在任内身体力行,全力投入教育事业,逐步使计划付诸实施。经两年多的努力,教育有很大的进步,学校数由四十余所增至一百余所,学生数由二千余增至六千余。
为筹办师范学校,一九二一年,先生赴省参加教育大会时,与海丰教育界人士陈伯华商定,共同筹办师范事,后经有关人士支持,将海丰中学改为陆安师范,教育经费由两县负担,于一九二二年秋正式招生开课,该师范开办后,为海陆丰两县培养了大批人才和师资。
随着教育发展的形势要求,先生积极筹划创办陆丰中学。在当时县政府与地方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一九二四年秋,在原陆丰第一高等学堂校址,创办了陆丰第一所中学一陆丰县立中学(后改为陆丰县立第一中学校、龙山中学)。从此,陆丰教育事业得以不断发展。
彭翊寰先生先后任校长、教育局长十余年,为发展陆丰教育竭诚尽责,成绩卓著,受时人敬仰与后人怀念,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为其撰写像赞曰:“于教育有建树,为邑里之师导,其人虽殁,光远弥耀”。
     一九二四年,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开创了海陆丰革命新局面,彭翊寰先生拥护孙中山先生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支持国民革命。一九二五年夏,彭湃、吴振民等为考查陆丰地方状况及救济陆丰农民疾苦起见,于五月四日,率领军官校、农军讲习所、农民自卫军近百人的宣传队从海丰到陆丰县城。时任县长徐健行,积恶心虚,闻风逃窜。在宣传队到来之时,彭翊寰先生积极组织迎接,并参加开会商议有关事宜。彭湃鉴于陆丰农民之疾苦,认为非积极救援不可,提议由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粮食救济委员会,“筹备会会议到会者,有署代表王直公、彭翊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部指导员彭湃,陆军军官校特别区党部代表吴振民,陆丰农民协会代表庄曼禅(庄梦祥)”。救济委员会成立时,"由委员会各委员公推县署代表彭翊寰为主任,农民协会代表庄曼禅为秘书“(载一九五二年五月十一日《陆安日报》"宣传队出发陆丰期间之经过及调查状况”一文。原件存海丰档案馆)。先生自任职后,执行决议,严禁运米出口,调查富户积谷,开仓平粜,筹款从县外购米等,做了大量工作,为救贫苦农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九二五年九月,军阀陈炯明部重陷东江,下旬,进占陆丰县城,彭翊寰先生于此时为避政乱,弃职回归故里,息影田园,随后携眷到河婆居住。一九二八年二月下旬,未料平地风雷,竟遭奸豪诬陷,被到达河婆的国民党十一师余汉谋部以“共匪”之名逮捕。众多亲朋闻讯,立即四出奔走营救,但救援莫及,不幸于是月二十六日(农历二月初六日)惨被杀害于河婆圩,时年仅四十四岁。
先生被害后,国民党的报纸《广州国民日报》于三月二十四日还登载:“二月二十三日,该师(编者注:指十一师)到达河婆时,……拿获共产党彭翊寰等二十余人,就地枪决。”(载于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广州民国日报》。原件存广东省档案馆。)
一九二九年秋,陆丰国民党当局为挽回政治损失,平息民愤,笼络民心,在陆丰和河婆两地,分别举行彭翊寰先生的盛大追悼会,各界人士、生前友好及亲属都前往参加祭吊,途为之塞,仪式隆重,气氛悲壮。主祭亲属有乃兄彭淑平、弟璧池、子展南、成慧、成骥、侄史饶、泮南等,其间,两县各地各阶层人士,所送挽联、写悼念诗文之多,难以尽数。诸多挽联诗文中,对先生的生平业迹均给予高度的评价,并寄以深切的哀思。
彭翊寰先生子侄后辈,多受高等教育,学士、硕士、博士,人才辈出,彼等为继承遗志,积极倡导,筚路蓝缕,创办了陆丰县第二中学校和吉云中学,为发展陆丰教育完成了先生未竟之业。
摘自《陆河文史》第三辑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用生命书写忠诚的烈士 ——记陆丰上英镇浮头
[三唯论点] 东溪口之战的英勇背影 ——记海丰可塘卓氏一
[三唯论点] 向阳而生,逐梦前行
[三唯论点] 革命征途上的璀璨星辰 ——记坚强的革命战士
[三唯论点] 做一名合格的红色宣传员
[三唯论点] 笑看风云,静赏花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