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一支”战史 第二章:恢复和发展武装斗争(4) 第四节 一九四七年的基本经验 一九四七年,是江南地区恢复和发展武装斗争的第一年,是江南部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的第一年。一年来,江南部队粉碎了国民党的十三次进攻,进行了大小战斗七十五次,毙伤敌一百四十人,俘敌一百四十九人,敌起义三十人,共歼敌三百一十九人;缴获轻重机枪十挺,步枪三百六十四支,手枪三十一支,军毡五十三张,电话机十三部。这一年,江南部队从几十人发展到二千七百九十二人,拥有重机枪三挺,轻机枪二十九挺,冲锋枪三十八支,步枪一千六百五十六支,手枪四百九十三支。部队的组织形式,由分散活动的武工队,发展到能集结作战的连队,并且建立了主力部队,活动地区也由分散的据点,发展到基本上联成一片,各部队都建立了各自的根据地或游击据点。在我部队根据地,组织了农会和民兵,全区农会会员三万六千七百余人,民兵二千三百八十余人,成为一支可靠的后备力量;个别地区已经开始建立了区乡政权。这就为以后的大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年来主要的经验是: (一)坚持党的领导。江南地区恢复和发展武装斗争,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中共广东区委作出恢复武装斗争的决定,并提出实行小搞,准备大搞的方针。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及时的,方针也是符合实际的。江南地区一年来在恢复和发展武装斗争所取得的成绩,就是贯彻执行这一决定和方针的结果。 一九四七年,江南地区在恢复和发展武装斗争的过程中,一直是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领导下,在中共江南特派员(以后中共江南工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而且得到江南各地方党的大力支持。江南地区恢复武装,是以东江纵队留下坚持斗争的小分队和复员干部、战士以及从地方党抽调一批党员、干部作为骨干发展起来的。这是江南地区恢复武装斗争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各地党组织的大力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恢复和发展武装斗争的胜利的。江南部队从建立那天起,就坚持党对部队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执行党的决定和指示;就在部队建立各级政治机关,配备各级政治干部,加强部队的政治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及时地进行审查和恢复复员干部、战士的党组织关系,在连队、武工队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这对于保证党对部队的领导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对于巩固部队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建立与发展部队。江南部队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毛泽东的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思想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说过:“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重建武装部队、恢复武装斗争的中心任务就是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战争。在重建武装开始时提出“反三征”“破仓分粮”、“减租减息”、“借粮救荒”、“维持治安”的口号,是当时群众的迫切要求,起到了动员群众的作用,因而。从一开始就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在恢复和发展武装斗争的过程,江南部队注意到把军事斗争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除部队的机关、连队、武工队都做群众工作外,部队还组织了民运工作队,专门负责开展群众工作。在军事活动的掩护下,各部队积极领导广大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借粮救荒等群众斗争,在斗争中组织农会、妇女会和民兵。这就不仅在军事斗争中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而且有力地推进部队的发展和扩大。 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对于部队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最初,江南部队采取武工队的组织形式,在统一领导下,采取分散发展的方针,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当时组织了很多武工队,特别是坪龙、大鹏地区几乎每乡都有武工队活动。这些武工队,有以东纵留下坚持斗争的小分队为基础组成的,有以东纵复员人员为骨干组成的,有以地方党党员干部为骨干组成的,也有东纵复员人员和地方党的党员干部联合组成的。他们与当地群众有着紧密联系。他们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他们到处活动,到处袭击那些反动的乡村政权、反动地主武装和联防队;他们到处联系群众,做群众工作,组织农会、民兵,动员群众参加部队。这些武工队就象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有的开始时才几个人,三、四个月以后就发展到二、三十人,甚至六、七十人。当时总结出一条经验:哪个部队活动面越大,接触群众越多,群众工作开展得越好,那个部队发展就越快。 但是,江南部队没有满足于这种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又及时地提出在分散发展的基础上适当地集中,从各武工队抽调兵力建立战斗连队和主力部队,这样,江南部队就有了全区性的主力大队,各大队也有了自已的主力中队,部队的战斗力就进一步提高了。同时也就逐渐形成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的体制。这种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对于部队的发展和取得武装斗争的胜利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在战斗中锻炼部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一九四七年是战斗频繁的一年。恢复武装斗争初期,部队就主动出击。当时部队主要是一些武工队,打击对象是一些反动的乡村政权和一些反动地主武装及联防队;所以,多数战斗采取袭击战术。这些战斗虽然规模较小,每次战斗歼灭敌人几个人、十几二十人,但都是我部队主动出击的,每次战斗几乎都能取得胜利,不仅消灭了敌人,以缴获的武器来装备自已,而且有利于动员群众,扩大活动地区。因此,在恢复武装斗争初期采取这样的作战方针是正确的。 随着我部队的发展,敌人的进攻规模越来越大,我部队则采取避实就虚的作战方针,即在敌人进攻时,我避敌锋芒,转到外线歼灭孤立、薄弱之敌,或根据情况在内线伏击弱敌。袭击和伏击是当时部队的基本战斗形式。在袭击和伏击敌人时,都是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如在敌人第二次进攻坪山地区时,我部队转到外线活动。五月,袭击镇隆联防队,俘敌五人,缴步枪七支。六月,袭击横岗县警队,歼敌十余人,缴步枪十六支。七月,在敌人第三次进攻坪山地区时,我部队就在坪山附近猪肠坑伏击国民党惠阳县长梁国才。十一月,在敌人第四次进攻坪山地区时,我部队也是在坪山附近牛王爷伏击徐东来部张泽中队。这时,江南部队已经集结三、四个连的兵力,歼灭敌人一、二个排到一个连,战斗力有了明显提高。 当然,这个时期江南部队也打了一些被动仗,或者打得不好的仗。在全年七十五次战斗中,被袭和遭遇战斗占了二十二次,这个比例还是相当大的,而且在这些战斗中遭到损失。如十二月海丰可塘战斗,我红星队被敌包围,陈伯强、卓英杰、林敬等十二个同志牺牲。这些被敌包围、袭击的战斗,多数是在我部队胜利发展而产生和平麻痹、轻敌思想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些战斗的失利,给我们的教训是沉痛而深刻的。就是在一些自己主动出击的战斗中,也有一些仗打得不好的,如六月的沙河战斗,十月的王母战斗等,是没有打好的。这些打得不好的战斗,多是情况不明,布置不周,袭击不成,转入攻坚而遭到挫折的。但是,从总的来说,当时部队的作战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基本上是主动的,大多数战斗是成功的,胜利的。如果江南部队不是在一九四七年频繁的战斗中得到了锻炼,取得了丰富的战斗经验,提高了战斗力,就不可能在一九四八年反“清剿”作战中打出沙鱼涌、山子下战斗这样的歼灭战。
(四)开辟和建立根据地。根据地是进行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是不能够长期地生存和发展的,这种根据地也就是游击战争的后方。”因此,江南部队在恢复武装斗争一开始,就注意到根据地的开辟和建立。江南部队先从建立惠东宝沿海根据地抓起,然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海陆惠紫五边山区根据地的开辟和建立。实践证明,这样部署是正确的。怎样开辟和建立根据地呢?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说过:“建立根据地的基本条件,是要有一个抗日的武装部队,并使用这个部队去战胜敌人,发动群众。”江南部队就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来开辟和建立根据地的。首先是武装部队问题,没有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根本谈不上开辟和建立根据地。因此,首先要抓的就是部队的重建和发展,部队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根据地逐步形成的过程,其次,在部队建立起来之后,就要使用部队去歼灭活动地区的敌人和粉碎敌人的进攻,把敌人控制的地区变为我部队控制地区,第三就是发动群众,部队本身要做群众工作,也要组成民运队专门负责开展群众运动,领导群众向敌人斗争,在斗争中把群众组织起来。当然,这三件工作是交互进行的,并不是做完这一件工作再做另一件工作的。江南部队就是这样去建立惠东宝沿海根据地和开辟海陆惠紫五边山区根据地的。到一九四七年底,这两块根据地已经取得初步成绩,建立起武装部队,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群众也发动起来了,组织了农会和民兵,而且有的地方已开始建立人民政权。这就为以后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根据地打下了基础。江南部队正因为有了这两块根据地,才能在对敌斗争中相互支援,有力地粉碎敌人的进攻和“清剿”,并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三年游击战争,战胜了敌人,取得了解放江南、配合解放广东的胜利。 附;江南部队战斗序列表 江南部队战斗序列表 (一九四七年) 中共江南特派员 蓝造 副特派员 祁烽 (后中共江南工委书记蓝造,副书记祁烽) 惠东宝人民护乡团团长兼政委 蓝造 司令部参谋长 叶维儒 曾建 供给处处长 曾尧 副处长 吴送 税务总站总站长 李木 政委 廖新华 第一大队大队长兼政委 罗汝澄 副大队长 肖伦 第二大队大队长兼政委 曾建 副大队长 李群芳 温汉光 第三大队大队长 张军 政委 杨培 副大队长 林文虎 李和 惠紫人民自卫第一大队大队长 高固 政委 胡施 惠紫人民自卫第二大队大队长 黄友 政委 黄振 海陆丰人民自卫总队队长 蓝训材 政委 刘志远 副总队长 庄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