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硕炫 于 2024-8-18 09:46 编辑
简谈中元节汕尾民俗活动 农历七月十五,民间俗称为“七月半”,道教叫中元节,又称鬼节,佛教叫盂兰盆节,这是个“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传统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节,汕尾民间称为“鬼节”,也就是地府(阴间)鬼魂的节日,其来源于神奇的传说:地藏王菩萨(阎王爷)阴间放母和目莲救母。民间有一种说法是“七月半”这一天地府(阴间)的大门敞开,死者可以回到人间探望亲人。因此,在汕尾地区,中元节的地方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下面简单聊聊: 祭祀祖先:据史料记载,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七月半祭祖习俗是本土文化的产物,民间有慎终追远的传统,通过祭祖来表达后人对前辈的思念情怀。宋朝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汉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因此,祭祀祖先是汕尾地区中元节的一个重要的民俗活动。祭拜祖先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中元节)举行。汕尾市民往往会在家中或祠堂摆放各种供品,如米饭、丰盛的菜肴、茶酒、水果、糕点、包饼、香烛、锭宝等,虔诚祭拜祖先,请老祖宗尝新,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这是“敬祖念亲”“崇恩报本”孝道文化的体现。
举行祭孤:祭孤又称为施孤,也就是祭祀孤魂野鬼,向其提供各种供品。中元节期间,汕尾地区有些地方的民众会自发组织举行祭孤活动,备有各种供品和纸布匹,为无主孤魂超度,让孤魂野鬼吃饱穿暖,希望它们得到安宁,不要危害人间。中元节的主题是“祭孤”。祭孤是以食用物品施给无主孤魂,使其尽早投胎转生的仪式。其实,祭孤活动并不限于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整个七月都可举行。每到此月,汕尾地区各大寺庙也有举办盂兰盆会,超度亡魂。 举办法会普度:盂兰盆会是中元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汕尾市的一些寺庙会组织善男信女举行盂兰盆法会,搭起孤棚举行施孤、放焰口、放生、演戏、放水灯等活动。通过诵经、布施等方式,济度六道苦难众生,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法会为亡魂超度,让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投胎入世,或往生极乐世界。清朝王凯泰写有一首《中元节有感》的诗: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这首诗道出了中元节“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美妙,凸显了中元节的包容性和广泛性。 放水灯:在汕尾一些沿海乡镇,中元节晚上会举行放水灯活动,人们将制作精美的水灯放入河流或大海,寓意照亮亡魂的归途。放灯的习俗就是为了让鬼魂可以托生。 烧纸钱:中元节期间,汕尾市民往往会在祠堂烧纸钱给祖先,在野外公祭场地烧纸钱给孤魂野鬼,希望它们在阴间能够安宁,钱元足用,不要骚扰民间。(当然,在烧纸钱时要注意采取安全措施,遵守有关规定。) 吃传统食品:汕尾地区的人们在中元节期间习惯吃一些特色食品,如咸重(层)糕粿、甜重(层)糕粿等,这些食品以前各户自家炊熟备用,现在汕尾地区各地市场都可以买到,这些食品既用于祭祀,也是家人团聚时的美食。
开展社区活动:汕尾地区一些社区会组织中元节民俗活动,如演大戏(西秦戏、白字戏、正字戏、潮剧)、舞狮舞龙、放焰火等,增添民间节日气氛,丰富地方民俗文化生活。 避免夜间外出:根据民间传统信仰,中元节期间阴气较重,特别是在晚上,被认为是地府鬼门大开的时候,阴气最重,容易遇到不干净的东西。因此,为了避免撞鬼或被冤魂纠缠,人们在这天一般都少外出,尤其是晚上,主要是避鬼,免惹晦气,以避免不吉利。 当然,中元节的民俗活动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其核心都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对亡者的怀念以及对和谐社会的祈愿。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地方传统文化,也展现了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尊重,体现了人们敬畏天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和弘扬感恩文化的时代风尚。中元节(七月半)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展现了汕尾地区其独特的地方文化和对传统的尊重。 硕炫写于8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