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区新港街道红卫渔业村,村民以深海捕捞作业为主业,村民祖辈多是疍民。长期以来,当地渔民风俗习惯受到了汕尾本地居民潜移默化影响,形成了既保留了疍家文化又融合了汕尾本土文化的红卫族群特色文化。
近年来,红卫渔业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渔村、渔俗、渔歌等疍家文化为切入点,结合特色渔民文化保护和传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村居治理新模式,织就暖心益民“幸福网”。
红卫渔业村文艺队成员在排练。
党建+疍家文化 
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红卫渔业村承载着底蕴深厚的疍家文化,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为基层党建工作赋予了丰富素材和广阔舞台。基于此,红卫渔业村结合本村特色,积极探索“海上党建”与“陆上党建”相结合的特色海陆共治之路。
红卫渔业村以海上党支部为载体,大力实施渔民党员培养计划和党员先锋船活动,建强海上党组织堡垒。通过以渔业振兴为导向,与推进渔业产业发展、安全生产、反走私反偷渡等重点工作相结合,打造“老船长调解队”特色涉渔调解品牌;充分发挥村内老船长“村情熟、有威望”的优势,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船头岸口。
近两年,“老船长调解队”协助村“两委”调解矛盾纠纷8宗,调解率100%,实现了海上共治共管、信息共享、安全共助、发展共富,把党的组织阵地从陆上延伸到海上。
红卫渔业村以疍家文化为魂,党支部为经纬,编织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深耕善治”之网。该村创新议事协商机制,通过组织召开船长会议、组长会议、村民座谈会,以“冒热气”“接地气”的方式,用“一杯茶”将一群人凝聚成“一条心”,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和决策,汇聚多方智慧,打造社区倾听民声、汇聚民智重要平台。
红卫渔业村还根据该村居民散居的特点,通过“云MAS”信息平台与村民线上互动,结合“入户联心”工作,发动片区“老大妈”链接陆上散居村民“一张网”,及时收集村情民意。
今年以来,“老大妈”服务队排查上报村民矛盾纠纷事件10起,收集村民意见建议25条,走访慰问困难村民58户,实现了以党支部为主轴,汇聚多方力量,发挥各自领域资源优势,群策群力,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所急”。
产业+疍家文化
赋予集体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红卫渔业村积极盘活原有物业资产,对现有物业进行改造、升级,还开展招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预计2024年年度经营性收入将超50万元。
红卫码头和掇鸟街是渔民聚集和海产品干货交易之地,红卫渔业村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推行海味干货“统销统购”新模式,通过村经济联合社、村的船头家、掇鸟街海味干货商铺三方签订海味干货购销协议书,实现本港海味干货全周期管理。截至目前,已有3艘渔船和2家海味干货店签订海味干货购销协议。
近年来,随着网络短视频、线上直播卖货之风盛行,红卫渔业村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通过在社交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推广特色小吃“红卫粽”“渔民丸”和本港海味干货等特色产品,助力村级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民生+疍家文化
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乡村发展离不开物质、精神两方面,物质文明发展好了,精神文明同样不能落后。红卫渔业村深厚的特色文化如何保留传承?保护好红卫渔业村的民俗印记,守住渔村文化的“根”,成为该村发展新的突破口。
红卫渔业村以建立村史馆和村民之家为契机,广泛收集汕尾港、红卫民兵相关史料,挖掘红卫渔家文化故事,通过船坞模型、历史照片、名人事迹等展现渔村深厚的历史文化,留住红卫记忆;鼓励村文艺队成员积极创作文艺作品,打造红卫渔业村文旅名片;推动“红卫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让红卫疍家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有所悟,让村民领略到疍家文化的魅力与深厚底蕴,铸牢文化之魂。
红卫渔业村亦注重以文化人,聚焦家风、民风建设。为了让渔家文化更加深入村民心中,红卫渔业村结合新时代乡村治理要求相结合,制定了涵盖移风易俗、文明乡村、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村规民约,对推进红卫渔业村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红卫渔业村以“入户联心”为抓手,全覆盖联系散布在全区的户籍村民854户,完善推进教育、济困、养老、医疗、军人优抚、村民丧葬等“一条龙”村民福利。自今年4月开展活动以来,红卫渔业村联户人员走访群众937人,收集意见建议41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个。
“经常有村干部过来拉拉家常、讲讲政策,帮助村民解难题,号召村民参与建设,如今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作为一名红卫人感到很自豪。”红卫渔业村村民林先生说。红卫渔业村把文化传承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温暖人心的服务,切实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通讯员 新港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