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43|回复: 0

[人物] 信仰的火焰:杨望的热血青春与不朽英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仰的火焰:杨望的热血青春与不朽英魂
◎戴镜兵

微信图片_20250221152943.jpg
望烈士像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熠熠生辉,他们以短暂的生命,铸就了永恒的精神丰碑。杨望,便是这样一位用热血与青春谱写壮丽篇章的英雄。他的一生,如同一束炽热的火焰,在黑暗的岁月里燃烧,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
    1906年,杨望出生于海丰县城河园社的一个贫农家庭。贫困的生活没有磨灭他对知识的渴望,11岁才得以踏入小学的校门。高小毕业后,他毅然投身到海丰农民运动的浪潮之中,从此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
    19252月,东征军克复海丰,这是海丰农民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海丰总农会改称海丰县农民协会,杨望担任农会特派员,肩负着前往公平组建区农会的重任。他深入乡村,走家串户,向农民们宣传着团结的力量,讲述着改变命运的希望。在那个封建压迫根深蒂固的年代,农民们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杨望的到来,就像一缕春风,吹进了他们的心田。他耐心地倾听农民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逐渐赢得了农民们的信任和支持。
   
同年4月,海丰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杨望有幸被选派入所学习。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更系统的革命理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农民运动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个充满革命激情的地方,他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毕业后,他继续投身于农运工作,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对革命事业的热忱,当年冬转为中共党员,并被派任团海丰地委童子军委员会书记。
    19268月,海丰县农民协会举行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杨望凭借在农运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当选为执行委员。之后不久,他调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在广东省农民协会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动农民运动的发展,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文章,发表在《少年先锋》上。这些文章,如同一把把利剑,刺痛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神经;又像一盏盏明灯,为广大农村青年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他的文字,充满了对农村青年的关怀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71月,杨望被广东省农民协会派往潮汕协助潮梅海陆丰农会办事处工作。然而,风云突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杨望毫不犹豫地回到海丰,参与领导海陆丰武装起义。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大小数十次战斗。每一次战斗,他都冲锋在前,毫不畏惧敌人的枪林弹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推翻反动统治,为了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二次起义胜利后,杨望担任海丰县临时革命政府主席团委员。第三次起义后,他在中国共产党海丰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县委委员,任农民部长。1118日,海丰举行工农兵代表大会,杨望在开幕时代表县委发表演说。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21日,他被选为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委员。11月下旬,在海丰重新成立以彭湃为书记的东江特委后,杨望成为委员之一,他的责任更加重大,也更加坚定了他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决心。
    192712月末,陆丰地方反动武装白旗党乘红二师回海丰大本营之机发动叛乱,占据县城。19281月初,东江特委任杨望为陆丰县委书记,训练宣传队,随红四师前往陆丰平叛。收复县城后,杨望率宣传队随红四师前往石寨村安抚农民。然而,该村农民受反动派欺骗,关闭寨门,不让红四师进入。在这关键时刻,杨望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只身进寨,面对地主民团团丁的威胁,他毫不退缩,诚恳地对他们说:我是不怕死的,你们要杀尽可杀,不过请你们准许我说几句话,说完以后由你们杀。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敲开了团丁们心中的那扇门。他向他们讲述农民的痛苦,揭露豪绅地主的罪恶和欺骗伎俩。团丁和农民们听得热泪盈眶,深悔不该受豪绅蒙骗、反对苏维埃政府,表示愿永远站在革命一边,即刻大开寨门欢迎红四师进去。接着,杨望又领导农民配合红四师,直捣地主反动武装的巢穴——惠来县的葵潭。
   
19283月,广东国民党当局重兵进攻海陆丰,杨望奔走于海陆丰之间,组织农民抗敌。他深知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只有发动农民,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当年4月,广东省委举行扩大会,杨望因其在革命斗争中的卓越表现,被选为省委委员。6月,东江特委和潮梅特委合并,仍称东江特委,杨望仍任委员,并任新成立的海丰、陆丰、惠阳、紫金四县暴动委员会主席,指挥四县农民武装反围剿斗争。
    同年91日,杨望率领农军在海丰县城以北新寮村伏击来扰的地方反动武装,打得他们狼狈奔回县城。杨望身先士卒,直追至城外五坡岭。然而,不幸的是,他被潜伏在附近白衣庵的民团团丁暗中瞄准射击,杨望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2岁。他的生命戛然而止,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这片他为之奋斗的土地上。
    杨望的一生,是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他从一个普通的贫农子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了革命事业,他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他的足迹遍布海陆丰大地,他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他的地方。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担当。他的牺牲,让无数人为之悲痛,但他的精神,却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付出,不能忘记他们的牺牲。杨望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永不退缩。让我们铭记他的名字,铭记他的功绩,让他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放光芒。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信仰的火焰:杨望的热血青春与不朽英魂
[三唯论点] 宋华明:革命的微光
[三唯论点] 海丰平东红色之旅
[三唯论点] 革命之魂:华水塘地下党组织的英勇事迹
[三唯论点] 七百勇士的荣光
[汕尾资讯] 黄旭华精神对我的人生鼓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