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外廬生。 于 2025-4-4 02:30 编辑
《海陸豐科舉功名錄》訂補 香港 黃山
筆者嘗於2017年對吳福欽先生的《海陸豐歷代進士舉人貢生錄》進行訂補,當時只發表了〈《海陸豐歷代進士舉人貢生錄》中之舉人訂補〉一文,而副貢生、拔貢生等部份則從未發表。後來又經黃少林先生先後向他分享了我在某拍賣網站所見黃道珪水墨畫,由宗人黃信敏所發見的黃時雨(黃裕)家族墓碑,以及〈邑侯黃公生祠記〉。上述大部份都為吳先生在2019年增訂版的《海陸豐科舉功名錄》所參攷,其後筆者亦於同年11月23日獲先生贈書。2024年12月,友人凌霖來訊查詢有關陸豐縣恩賞舉人林祝三事,因斯又決定撥冗整理當時舊稿,及手頭現有資料再次訂補。凡耳聞而未經眼者,謹慎起見俱不補入。關於李實、黃守謙、姚恭三人,筆者均作攷證,詳見拙作三篇。另吳書所載暫無異議部份,為免累贅均不重複錄入。
一、進士、貢士、薦辟 新補章輔國1人。
進士 黃 易 海豐人(陸豐),字維齋,順治十六年己亥科會試第四十二名貢士,殿試三甲第一百八十名進士,通政司觀政。 據《順治十六年己亥科會試三百五十名進士三代履歴便覧》載,字維齋,而其出生官年為崇禎十二年 (1639),與實年相差八歲。 陳芳胄 (1651-?) 海豐人(陸豐),康熙十二年癸丑科會試第五十七名貢士,殿試第二甲第二十四名。 洪晨孚 (1676-?) 海豐人,字古愚,號存齋,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會試第二百四十一名貢士,殿試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進士。 據《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會試三百十五名進士三代履歴便覧》,字古愚。吳書雖據洪晨孚履歷逆推生年,惟誤作順治十五年(1658)生。按逆推結果與《履歴便覧》一致,出生官年為康熙十五年丙辰歲(1676)。 莊汝揚 (1683-?) 海豐人(陸豐),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會試第一百五十名貢士,殿試第三甲第八名進士。 葉潔齊 海豐人(陸豐),葉瓊標曾孫。 彭如幹 (1734-1804) 陸豐人(五雲下江村),原名如榦。 按吳書據彭如幹個人履歷年歲逆推,以為當生於1738年,而族譜所載1738年為誤,實際上是忽畧了官年與實年的問題,應以實年為準。 吳 占 海豐人,嘉慶十九年甲戌科會試第四十六名武貢士,二十二年丁丑科殿試第三甲第三十七名武進士。 筆者前文已據武殿試金榜指出吳占為丁丑科武進士,但吳書仍舊認為是甲戌科。按考生參與會試,無須在同年參與殿試,而吳占旗竿夾石亦明云甲戌科會試。今查《起居注》,亦載吳占為丁丑科武進士。 黎夢連 (1795-?) 海豐人,黎必發曾孫,惠州府學,道光元年辛巳恩科第十三名武舉人,道光九年己丑科武會試第三十六名武貢士,殿試第三甲第四名武進士。 李國清 (1850-?) 海豐人,附籍歸善,武監生,同治九年庚午科第十六名武舉人,同治十三年甲戌科會試第六十二名武貢士,殿試第三甲第八十五名武進士。 翁天祜 海豐人,字嘉林,號應侯,光緒十二年丙戌科會試貢士,光緒十五年己丑恩科殿試第三甲第二十五名進士。
貢士 謝衷寅 (1650-1681) 海豐人,寄籍普寧,康熙八年己酉科第三名舉人,康熙十八年己未科會試第九十六名貢士。 顏廷光 海豐人,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會試第十三名武貢士。 據上諭檔,道光三年十月十九日旨︰「朕本日殿試中式武舉弓石,內……補行殿試之廣東顏廷光、福建廖瑞開二名,俱石不符,著再罰停殿試一科。」從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到道光三年癸未科已歷五科,顏廷光可能因身體理由,一直都未能通過殿試中的舉石考試,連同罰停道光六年丙戌科殿試,前後至少被罰停兩次。
薦辟 吳志仁 海豐人(海頭),字仕漢,洪武間舉人材。 吳 疇 海豐人(海頭),字南麓,萬曆間舉人材。 章輔國 海豐人(陸豐赤坎),章美子,章華國弟,崇禎間舉人材,番禺縣訓導。 陳秉裕 陸豐人,例貢生,嘉慶元年舉孝廉方正。 林昉開 (1814-?) 海豐人,字捷超,號植初。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拔貢生,三十年舉孝廉方正。
二、舉人 新補黃袞輔、林昂霄、姚來儀、李鳳鳴、梁棟材、曾際中、林夢熊7人。
盧功名 海豐人(惠來華清)。 吳 弘 海豐人,建文元年己卯科歲貢生,龍溪縣教諭,永樂三年乙酉科應天中式舉人。 筆者前文經已指出,前清方志避清高宗諱改作宏,乾隆《海豐縣志》誤作舟,吳書又因之析作二人。另諸志均忌諱建文年號,書作洪武三十二年,吳書誤作三十一年。又明代方志均作龍溪縣教諭,只有乾隆《海豐縣志》作武昌教諭,疑誤。 陳 貞 海豐人。 明代方志均作貞,前清方志避清世宗諱改作正。 吳 瓛 海豐人,來賓縣教諭。 乾隆《海豐縣志》作柳州教諭。按來賓縣即屬柳州府。 余 德 海豐人。 按歷代方志均作姓余,至乾隆《海豐縣志》、《陸豐縣志》始作姓俞。按光緒《北流縣志》亦作姓余,惟誤作歸善人。 林 南 海豐人,歷南京刑部司務,陞員外郎、戶部郎中、補姚安軍民府知府。 林世典兄指出,民國《姚安縣志》作林枬,而有關其外任地,歷代方志均作姚安,與其祠堂匾額仝。惟乾隆《海豐縣志.林南傳》誤作「補知淮安府」,吳書因之而誤。 林恩涇 海豐人(陸豐大樓)。 萬曆《惠州府志》作字仲楊。 謝 恩 海豐人,字承夫。 按歷代方志均作姓謝,乾隆《海豐縣志》誤作彭,科年亦誤。 浦 恩 海豐人,字君錫,金谿縣教諭。 按萬曆《惠州府志》始作知縣,致後世方志有斯一說。 吳 璜 海豐人,字以佩,歲貢生。 按嘉靖丙辰《惠州府志》載吳璜由歲貢中式舉人,惜缺載歲貢科年。 彭 魯 海豐人(五雲),字希參。 蔡 蘭 海豐人(陸豐),字善甫。 李 棠 海豐人(陸豐甲子新寨),字時愛,號見伯,李良知子。 王大觀 字君化,一字熙臺。 周曰壽 字居仁。 蔡春邁 海豐人(陸豐),字可魁。 林可盛 海豐人(陸豐),林思溶曾孫,萬曆十九年辛卯科第五十三名舉人。 吳書作五十五,據書中功名匾額照片釐正。 王一鏜 海豐人。 筆者前文已指出,歷代方志均作鏜,乾隆《海豐縣志》誤作堂。 龔鍚胤 海豐人(陸豐)。 按萬曆《惠州府志》、康熙《廣東通志》作胤。筆者前文已指出,前清方志避清世宗諱,分別改作印、允。 黃袞輔 海豐人(陸豐東埔),字漢昇,號陽震,天啟四年甲子科第三十五名武舉人。 據黃茂高先生提供《華寮東埔黃氏族譜》節鈔本補。 黃世耀 海豐人,字聖圖,號疑圖。 廣西富川縣福溪村的黃世耀生祠有〈邑侯黃公生祠記〉石碑,宗人黃信良曾於2004年到當地訪問時筆錄,後來收錄於郭漢儒先生的《二十四孝輯錄》中。但是次筆錄出現不少魯魚亥豕的情況,不易理解。有鑒於斯,宗人黃信敏於2017年4月自駕遊到當地進行拍攝,再經筆者標點整理。吳書不知為何將「號疑圖」改成了「號聖圖」。按聖圖或疑圖,均典出《莊子.齊物論》「是故滑疑之耀,聖人之所圖也」。另吳書載為「恩選舉人」,「恩選」二字顯然為衍字。 龔昌胤 海豐人(陸豐),龔錫胤弟。 按康熙《廣東通志》作胤。筆者前文已指出,前清方志避清世宗諱,分別改作印、允、衍。 盧鼎銘 海豐人(陸豐大塘),盧弘治弟。 林耀先 海豐人(陸豐尚書埔),字振高,號揆于,一號愧于。 李 嶙 海豐人,惠州府學。 林望春 海豐人,惠州府學。 筆者前文已指出林耀先、李嶙、林望春三人為隆武二年丙戌科廣東鄉試中式,吳書誤解為福京鄉試。 黃道珪 海豐人(東城),字子特,號韞菴。 筆者所發見的黃道珪水墨畫,其署名題字「麗江黃道珪」。按陸安、麗江俱為海豐雅稱,吳書有所誤解。 洪首闢 海豐人,平樂府教授,候補知縣。 鄧廷喆 東莞人,寄籍海豐,榜姓陳,康熙十七年戊午科第八名副貢生。 盧天遂 海豐人(陸豐大塘),字秉藩,盧鍛孫,寄籍潮陽,榜姓余。 葉本培 海豐人,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舉人。 筆者前文已訂正科年,惟吳書未改。 陳君恩 海豐人。 按《廣東貢士錄》所載康熙八年己酉科有幾人遺漏,筆者前文已據本省方志訂補是科名次,惜至今仍未能確定陳君恩名次。 林 [礻垂] 海豐人(陸豐尚書埔),字符玉,林耀先子,歲貢生。 雍正《廣東通志》誤作林錘。 張傳會 海豐人(青坑嶼嶺)。 汪仲山 海豐人,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武舉人。 筆者前文已訂正科年,惟吳書未改。 黃脫麟 海豐人(陸豐上坊塘)。 按雍正《廣東通志》、光緒《惠州通志》誤作黃曉麟。 黎繼昌 海豐人,惠州府學。 黎際泰 海豐人,黎際會弟,惠州府學。 林茂秀 歸善人,附籍海豐,惠州府學,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第十名副貢生。 曾養滋 海豐人(陸豐西山),曾萬里曾孫。 曾養深 海豐人(陸豐西山),曾萬里曾孫。 黃而淳 海豐人,惠州府學。 黃德星 陸豐人,名恭景,字振聚,號聚東。 卓 竣 海豐人(可塘山仔村),字潤愷,惠州府學。 黃穆敖 海豐人(陸豐),惠州府學,歲貢生。 吳書誤作副貢生。 陳天順 海豐人,惠州府學。 鄧勇讚 海豐人,雍正十年壬子科第四十名武舉人。 曾養直 海豐人(陸豐西山),曾萬里曾孫。 黃兆鳳 海豐人(陸豐上坊塘),黃脫麟子。 李鷹揚 陸豐人(甲子大石腳),字運岩。 葉 開 (1724-?) 陸豐人,乾隆五年癸酉科拔貢生,乾隆九年甲子科順天鄉試第一百二十四名舉人。歷直隸文安縣知縣、廣東嘉應州學正。 光緒《嘉應州志》誤作「正葉間」,吳書據斯析作二人,今據《搢紳錄》釐正。 方 鼎 海豐人,乾隆六年辛酉科第二名副貢生。 林昂霄 (1735-1782) 陸豐人(大安玉瓜坑),字履尊,一字履坤,號叢圃,遷居福建臺灣府臺灣縣,臺灣府學,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福建鄉試第八十三名舉人。歷甘肅通渭縣知縣、鎮原縣知縣、署平涼縣知縣、永昌縣知縣、署平涼府鹽茶同知。 按林昂霄涉及甘肅冒賑案,查出貪冒賑銀一萬九千七百兩,虧空計銀四千九十兩,判處斬立決,最後歸葬原籍陸豐縣。有關該宗貪污鉅案的始末經過,可參考阿桂《欽定蘭州紀畧》、林柏安《一氣通下上:清乾隆年間甘肅的蠹捐與冒賑》等。 林 菶 (1736-?) 海豐人,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順天鄉試第一百五十七名。原籤掣四川仁壽縣知縣,調山東日照縣知縣。 莊 昌 陸豐人(上砂),字命賢。 姚來儀 海豐人,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第二十五名武舉人。 黃書紳 (1746-?) 陸豐人,原名聖紳,字儉言,號佩之,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拔貢生,四庫全書謄錄,四十四年己亥恩科順天鄉試舉人,籤掣湖北麻城縣知縣,與章學誠主修《麻城縣志》。 按《乾隆己亥恩科鄉試齒錄》載「黃聖紳……丙寅年(1746)生」,而其上奏的個人履歷年歲逆推,則生於1748年。可知1746年為實年,1748年為官年。光緒《惠州府志》貢生部份作「黃書紳」,舉人部份則誤作「黃聖甲」,吳書因而誤析為二人。 林 瓊 陸豐人。 吳書作天水縣知縣。按前清並無天水縣。 溫覲威 陸豐人,監生,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順天鄉試第五十五名舉人。 按新的旗竿夾石作「順天鄉第拾伍名舉人」,重造時應有脫文。有關溫覲威鄉試作弊事,清高宗最後不作追究。《清高宗實錄》乾隆五十八年三月二日上諭︰「昨於正大光明殿補行覆試……朕逐加披閱。內廣東舉人鄭綱、溫覲威二卷,詩文疵謬,字畫模糊草率。軍機大臣調驗原卷比對,竟如出兩手,其中情弊顯然。……除三科以上、年分較遠者免其追究外,……此次覆試之卷,不特斥革者,疵累不一而足,……本應徹底根究,從重嚴辦。姑念事隔有年,並有中在例前者,是以姑從寬典。……即各士子,亦當洗心滌慮,績學自愛,以副朕諄諄訓誡讀書人。」 黃 俊 海豐人,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第三十一名武舉人。 黃九歌 陸豐人,歲貢生。 光緒《惠州府志》誤列嘉慶間,吳書因之析作二人。 莊文琴 陸豐人(浮頭)。 鍾學洙 海豐人。 吳書作學珠,以為學洙為誤。按鍾學洙字魯泉,其典故與孔子有關。孔子為魯人,《禮記.檀弓》載曾子言「吾與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間」。《史記.貨殖列傳》亦云︰「而鄒、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 林雲鶴 海豐人,歷臨高縣教諭兼攝感恩學、昌化縣教諭。 黃景材 陸豐人,字世居,號天實,嘉慶六年辛酉科拔貢生,同年中式舉人。 吳書析作二人。 蘇 韜 海豐人,惠州府學,嘉慶六年辛酉科第三十名武舉人。 方奎光 海豐人,嘉慶十八年癸酉科第十三名舉人。 吳書衍「恩賜」二字。 林光綠 海豐人,原名光祿,字念淇,號竹隈,林濟子。 其原名據林濟履歷齒錄補。 莊澄江 陸豐人(上砂)。 黃應期 海豐人,黃俊子。 莊崑岡 陸豐人(上砂),名玉秀,字廣居,號玉堂。 莊澄波 陸豐人(上砂),字纘章,號宗洛。 劉興敏 陸豐人,字其修,號葆性。 李鳳鳴 (1796-?) 陸豐人,道光元年辛巳科第四十七名武舉人。 何澤珍 海豐人,字育杏,號潤之。 梁棟材 (1784-?) 陸豐人,惠州府學,道光八年戊子科第三十五名舉人。 彭衍臺 陸豐人(五雲下江村),字伯淳,號雅南,彭如幹孫。監生。四會縣訓導。 據《搢紳錄》補,道光二十六年四月選。 曾際中 (1813-?) 陸豐人,道光十五年乙未科第三名武舉人。 黃漢宗 字衍潛,號夏航,黃榮子。 黎丹青 海豐人,黎夢連子。 張光棟 陸豐人,號松雲,歷廣東開平縣、羅定州、普寧縣教諭。 其仕歷據張兆熺、張兆焜履歷齒錄補,並無吳書所載的晉江縣知縣。 黃金階 海豐人,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第二十六名武舉人。 何鑑賞 海豐人,字建敲,號肖巖,拔補平海千總。 黃重輝 (1845-?) 海豐人,同治六年丁卯科第四十九名武舉人。 林夢熊 (1841-?) 陸豐人,同治六年丁卯科第七十四名武舉人。 楊紀鳳 海豐人,字秀凱,號皡廷,一號達之。 何楙徽 (1877-1927) 海豐人,字可解,號舜廷,別號益齋,舉人,揀選知縣。宣統元年廣東法政學堂最優等畢業,以知縣分省補用。
三、恩賞舉人、副貢生及獎勵副貢生 新補羅舜臣、莊廷重、朱丹鳳、蔡虎變、葉孔亨、呂心鏡、林鎮峯、彭顯殷、翁耀鈐9人,訂補黃象嘉、黃灝、陳洪疇3人。謹依科年及上諭排列如下︰
恩賞舉人 彭一猷 陸豐人,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第一名副貢生,因年屆九十歲以上,同年恩賞舉人。 按其功名匾額恩進士,即指恩賞舉人。 羅舜臣 陸豐人,乾隆五十三年戊申恩科恩賞舉人。 莊廷重 陸豐人(上砂),字文揚,遷居四川成都府金堂縣,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四川鄉試恩賞舉人。 許元衡 陸豐人,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恩科恩賞舉人。 吳書誤載其為歲貢生出身。 謝兆崇 海豐人,嘉慶六年辛酉科恩賞舉人。 黃綏平 (1721-?) 海豐人,嘉慶九年甲子科恩賞舉人。 鍾三錫〈朗溪黃老師福夀圖贊〉有「嘉慶八年臨歲試……海邦推為第一人」句。按詩意並非考獲第一,而是考生當中最年長者,吳書誤解。據〈廣東巡撫臣孫玉庭跪奏爲年老諸生三場完竣未經取中恭摺奏聞仰祈聖鑒事〉載︰「海豐縣學附生黃綏平,年八十四歲」。 朱丹鳳 (1722-?) 陸豐人,嘉慶九年甲子科恩賞舉人。 曾毓雄 海豐人,嘉慶十二年丁卯科恩賞舉人。 同治《海豐縣志》誤作「嘉慶戊辰科恩賜」。按是科於嘉慶十三年上諭恩賜,或因斯而誤。 黃象嘉 陸豐人,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第八名副貢生,嘉慶十二年丁卯科恩賞舉人。 筆者前文訂補疏忽,未有補上恩賞舉人。 李成巍 陸豐人,嘉慶十五年庚午科恩賞舉人。 吳書誤載其為歲貢生出身。 吳景崇 海豐人,歲貢生,嘉慶十八年癸酉科恩賞舉人。 光緒《惠州府志》失載其為歲貢生出身,依《起居注》補。 彭拱圖 陸豐人,嘉慶十五年庚午科恩賞副貢生,十八年癸酉科恩賞舉人。 林祝三 陸豐人,嘉慶十五年庚午科恩賞副貢生,十八年癸酉科恩賞舉人。 功名匾額記錄其為「欽賜第十二名舉人」。按恩賞功名並沒有名次之分,斯實為當時畫蛇添足之句。 林大觀 陸豐人,道光二十年庚子恩科恩賞舉人。 吳書誤載其為歲貢生出身。按《上諭檔》,林大觀為附生。 陳 尚 陸豐人,同治六年丁卯科恩賞舉人。 吳書誤載其為歲貢生出身。
恩賞副貢生 林步雲 海豐人,嘉慶六年辛酉科恩賞副貢生。 同治《海豐縣志》誤作「乾隆辛丑科恩賜副榜」。 陳王才 海豐人,嘉慶五年庚申恩科恩賞副貢生。 蔡虎變 (1726-?) 海豐人,嘉慶九年甲子科恩賞副貢生。 葉孔亨 (1733-?) 陸豐人,嘉慶九年甲子科恩賞副貢生。 劉映宸 海豐人,嘉慶十二年丁卯科恩賞副貢生。 董奎光 海豐人,嘉慶十二年丁卯科恩賞副貢生。 佘見龍 海豐人,嘉慶十二年丁卯科恩賞副貢生。 陳三俊 海豐人,嘉慶十三年戊辰恩科恩賞副貢生。 吳晉標 海豐人,嘉慶十三年戊辰恩科恩賞副貢生。 黃 灝 陸豐人,嘉慶十三年戊辰恩科恩賞副貢生。 郭元登 海豐人,嘉慶十五年庚午科恩賞副貢生。 疑即郭衛邦,待攷。 陳昌泰 海豐人,嘉慶十五年庚午科恩賞副貢生。 李 章 海豐人,嘉慶十五年庚午科恩賞副貢生。 劉兆璜 海豐人,嘉慶十八年癸酉科恩賞副貢生。 林永貞 陸豐人,道光十一年辛卯恩科恩賞副貢生。
獎勵副貢生 呂心鏡 (1880-?) 海豐人,宣統元年廣東法政學堂政治特別科優等畢業,二年獎勵副貢生。 陳洪疇 陸豐人,宣統元年己酉科拔貢生,同年廣東法政學堂優等畢業,二年獎勵副貢生。 林鎮峯 海豐人(歸豐),字紹豐,號梓蓬,宣統元年廣東法政學堂中等畢業,二年獎勵副貢生,以州判分省補用。入民國後歷紫金縣法官、梅隴水利局局長。 彭顯殷 海豐人,宣統元年廣東法政學堂中等畢業,二年獎勵副貢生。 翁耀鈐 海豐人,宣統元年廣東法政學堂中等畢業,二年獎勵副貢生。
四、恩貢生 陳有能 海豐人,萬曆二年甲戌科恩貢生。 章朝賡 陸豐人,章日[火著]孫,海豐縣學。 盧肯堂 陸豐人(碣石)。 吳日熀 海豐人(梅隴溝尾村)。 吳書誤作日晃,恩賜貢生。 李如蓮 (1791-?) 陸豐人。 何盈科 陸豐人(甲子)。
五、選貢生、拔貢生 新補謝天挺、鄧鳳2人。
黃應蕃 海豐人,萬曆六年戊寅科選貢生。 蕭應瑞 海豐人,萬曆八年庚辰科選貢生。 王 達 海豐人,字彥沖,萬曆十年壬午科選貢生。 黃迪緒 海豐人,字元業,萬曆十二年甲申科選貢生。 周熙載 海豐人,萬曆二十二年甲午科選貢生。 盧雲鵬 惠來人(華清),附籍海豐,萬曆二十七年己亥科選貢生。 謝天挺 海豐人(陸豐大安),號吉卿,萬曆間北京國子監選貢生。 彭 炳 普寧人,寄籍海豐,崇禎間拔貢生。 黃宗祐 海豐人,字子對,一字方賀,黃守謙孫,考授知縣。 曾 佐 海豐人(陸豐西山),曾萬里孫。 陳 琮 海豐人(陸豐),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拔貢生。 按乾隆《陸豐縣志》誤作戊寅科。攷《大清會典》,於康熙三十六年選拔貢生。 鄧 鳳 東莞人,寄籍海豐,字鳴岳,鄧廷喆子,惠州府學,雍正元年癸卯科拔貢生,長寧縣教諭。 彭雲際 (1720 -?) 陸豐人,乾隆十八年癸酉科拔貢生。歷廣東西寧縣教諭、萬州學正,原分籤陞湖南嘉禾縣知縣,調四川鄰水縣知縣。 林 濟 (1761-?) 海豐人(歸豐),字舜舟,號巨川,林菶子,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拔貢生。 黃其章 (1760-1825) 陸豐人,字世琦,號蘊諸,黃治孫,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拔貢生。 林 楷 海豐人,林汝梅、林格兄。 林光遠 (1806-?) 海豐人,字念傑,號澹湖,一號耀垣,林格姪,林恩熙弟,道光十七年丁酉科拔貢生。 莊紹賢 (1808-?) 陸豐人(浮頭),字國佐,號象閣,莊文琴孫,道光十七年丁酉科拔貢生。 莊學揚 (1807-?) 陸豐人,字伯鋐,號清喦,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拔貢生。 吳元翼 (1828-?) 海豐人,字鳳儀,號與可,咸豐十一年辛酉科拔貢生。 《咸豐辛酉科明經通譜》載吳元翼於道光丁亥年十二月十八日生,中西曆換算屬1828年。 吳寅恭 (1842-?) 陸豐人,字晉嚴,號燮臣,同治十二年癸酉科拔貢生。 黃濟川 (1857-?) 陸豐人,字耀臣,別號芝舫,黃觀瀾孫,光緒十一年乙酉科拔貢生。 余埏俊 (1862-?) 海豐人(南塗古住村),字致格,號逸夫,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拔貢生,候選直隸州州判。 張兆焜 (1861-?) 陸豐人,張光棟子,張兆熺弟,字昌謙,號質盦,又號雪颿,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拔貢生,分發福建直隸州州同,入民國後署橫縣知事。
六、副貢生 新補朱孔陽、陳錫周、鍾三錫、馬金4人。
林奇化 (?-1660) 海豐人(陸豐),字逢周,私謚英敏,天啟元年辛酉科副貢生。 林世典兄家族藏《西河堂有芹公系捷勝林氏族譜》鈔本作字逢周,乾隆《海豐縣志》同,乾隆《陸豐縣志》誤作字道周。 廖維翰 海豐人,天啟二年壬戌科歲貢生,七年丁卯科順天中式副貢生。 章日煥 海豐人(陸豐赤坎),章輔國子。 彭 超 海豐人,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第三名副貢生。 陳 煦 海豐人,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第八名副貢生。 黃植逵 海豐人(陸豐東埔),字蓋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第十名副貢生。 陳 珙 海豐人,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第一名副貢生。 陳天章 海豐人,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第九名副貢生。 許正宗 海豐人,康熙五十年辛卯科第一名副貢生。 謝錫冕 海豐人,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以五經中式第十四名副貢生。 程萬里 海豐人,惠州府學,康熙五十九年庚子科第五名副貢生。 黃廷賓 海豐人,本姓甘,雍正四年丙午科第十名副貢生。 吳書另析出甘廷賓一人。 葉更新 海豐人,雍正七年己酉科第十名副貢生。 洪 泰 海豐人,雍正十年壬子科第三名副貢生。 黃坤亮 海豐人,乾隆三年戊午科第十二名副貢生。 鄭青錢 海豐人,乾隆三年戊午科第十四名副貢生。 謝運申 海豐人,乾隆六年辛酉科以五經中式第九名副貢生, 沈春光 海豐人,乾隆十二年丁卯科第十三名副貢生。 黃雲翮 陸豐人,黃繼度子。 馬方猷 海豐人,惠州府學,乾隆十八年癸酉科第一名副貢生。 朱孔陽 陸豐人,乾隆十八年癸酉科第三名副貢生。 陳錫周 陸豐人,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第四名副貢生。 鍾三錫 海豐人,字康侯,惠州府學,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恩科第九名副貢生。 馬 金 陸豐人,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恩科第九名副貢生。 黃 顥 陸豐人(石寨),字列濟,號瀠泗,惠州府學,乾隆六十年乙卯科第一名副貢生。 吳書作黃瀠泗,誤作舉人。 林時開 (1806-?) 海豐人,道光十四年甲午科第九名副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