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9312|回复: 0

[论汕尾] 《辉煌的战绩 悲壮的历程》之四 转战大南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辉煌的战绩   悲壮的历程》之四
  转战大南山
作 者: 黄 振 雄
      
      绵延起伏的大南山呈东西走向,面积5000平方公里,横卧于潮普惠之间,故潮普惠革命根据地亦称为大南山革命根据地。这里曾经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
        早在1923年11月,彭湃和他的亲密战友陈魁亚就在潮梅地区开展农民运动,成立了“惠潮梅农会”;1925年5 月,彭湃派陈魁亚带领陈颂、彭奕、吴棣伍和海丰农讲所部份学员到潮普惠三县开展农运工作。数月后,潮普惠地区农民运动如火如荼。1926 年1月,彭湃到大南山,普宁县七千多农民和五百农军远离县城二十多里迎接;海陆丰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后,彭湃亲自指挥红四师的十一、十二团于1928年1月从陆丰向惠来、普宁发展,从而使海陆丰根据地扩大到潮普惠,苏区面积达6000 平方公里,人口约100 万,进入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全盛时期。
      
     1928 年3 月下旬,彭湃率东江特委从海丰撤到大南山;6月,东江特委和潮梅特委合并,仍称东江特委,彭湃任书记,辖原来两特委区域;10月,彭湃接中央通知,离开大南山前往上海中央工作。同月,成立海陆惠紫特委,海陆丰不再归属东江特委领导。而东江特委的海陆丰籍干部继续在潮梅地区坚持战斗,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如陈魁亚、林甦、林道文、郑振芬、周大林等为潮普惠根据地,以及创建于1930年5月的东江革命根据地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海陆丰人民和潮普惠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1930年4 月下旬,国民党61 师16团第3营纠集地方警卫队和民团共二千余人侵犯大南山。此时在大南山的红47 团兵力仅100 多人,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危急之际,红49 团星夜奔赴大南山。
     
    大南山峰峦叠嶂,山势险峻。东江特委机关的所在地林招村是敌人此次围剿的主要目标。4月27日夜,二千多敌人悄悄迫近林招村,准备次日天未亮时发起袭击。可敌人没料到红军早已筑置工事严阵以待。一阵枪声迎面而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也粉碎了敌人妄图偷袭的阴谋。
      敌军只得登上林招山北麓,向红49 团主阵地排金山发起进攻。红军居高临下,沉着应战。弹药不足,战士们推大石砸敌,拾起末爆炸的德制手榴弹回炸敌军。敌人的猖狂进攻,被红军战士一次次击退。上午十时,驻守排金山东面阵地的红47 团及时加入战斗,从侧面击敌。47 团多使用驳壳短枪,虽威力不大,但敌人侧面突然遭袭,不由慌乱退却。于是49 团吹起冲锋号,一阵猛打猛冲,击溃敌军,乘胜将敌人赶下了山。
         敌军凭着人多势众,不久又组织轮番冲锋,数次冲上山头阵地。战士们抱着同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与敌血战拼杀。排金山上短兵相接,杀声震天,刀砍枪刺,血肉飞溅。连长赖侠身先士卒,挥刀率领战士冲入敌群,不幸中弹,英勇牺牲。下午3时,彭桂团长见战场形势严峻,遂命令排金山以西警戒的特务连投入战斗,另派一队战士向县城方向进军,佯装袭击惠来县城。敌军此次倾剿而出围剿大南山,见红军突然奔袭县城,恐县城有失老窝被掏,又久攻不下,遂无心恋战,在红军的顽强反击下节节败退。敌正规军和警卫队黄昏时分涉河逃回县城,民团亦顿作鸟兽散,随着夜幕降临悄悄遁去。
        
      战斗结束,红军取得胜利。这一仗毙敌100 多人,俘虏23 人,缴枪200 多支,弹药一大批;红军亦有不少伤亡。林招保卫仗是红49 团组建以来首次有规模的阵地阻击战,体现了49团指挥员高超的指挥能力和战士们英勇顽强敢打硬仗的战斗作风,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打出了军威。
        是役使红49 团在潮汕地区威名远播。战后团政委黄强调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工作,49团继续留在潮普惠地区帮助农民暴动,先后攻入流沙、棉湖等圩集,在棉湖击毙敌营长陈思成,碾转战斗 至六月,才离开大南山经五华返回海丰。
      此时莲花山下战火重燃,海陆丰根据地的人民再次面临危难,新的考验正等待着刚刚征战归来的红49 团。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红色血脉:我的不解之缘
[三唯论点] 《 辉煌的战绩 悲壮的历程》之六
[三唯论点] 《辉煌的战绩 悲壮的历程 》之 五 威震敌
[三唯论点] 《辉煌的战绩 悲壮的历程》之四 转战大
[三唯论点] 辉煌的战绩 悲壮的历程之三 根据地复兴
[三唯论点] 纪念抗日战争80周年系列文章之三 人民的正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