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5-4-20 20:24 编辑
和优秀人士交往,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向优秀人士学习,是人生最大的幸事。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与你交往的人不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甚至还会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斯言不欺人。的确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向什么样的人学习,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向勤奋的人学习,你就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向积极的人学习,你就不会消沉。和智慧的人在一起,向智慧的人学习,你就不会愚钝。与行业的优秀人士在一起,并向他们学习,你就会慢慢登上行业的巅峰。科学研究发现,人是唯一容易受到暗示的群体。与优秀的人士在一起受到积极的暗示,会对你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会激发你的潜能,促使你不断进步。所以,应想办法接近优秀人士,与他们交朋友,向他们学习。
非常幸运,因为偶然的关系,有幸陪同杰出著名数学家、汕尾人杨必成教授。早在2024年8月,他老人家回母校掏钱并颁发“旭华奖(助)学金”的时候,就与他老人家接触了,还有幸与他一起吃顿晚餐,聆听他字字玑珠对人生的看法,他的家国情怀真的令人佩服。
2025年4月8日上午,汕尾广播电视台记开展“汕尾大咖·点赞家乡”主题活动,专访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著名数学家、博士生导师、汕尾中学校友杨必成教授。采访地点分别是杨教授的母校汕尾中学和杨教授家乡“杨成志纪念馆”。在采访之前,杨教授还给母校汕尾中学“必成班”上了一堂《我是怎样学习数学的》。我很幸运,全程陪同杨教授,有机会耳提面授接受他的教诲。果然与贤人志士相处就是不一样,给人有一种“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收获。虽然自己已经早早过了知天命之年了,但是,他的励志言语,还是让人听起来心涌澎湃、热血沸腾,内心时不时涌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壮怀激烈的豪气。
特别是聆听他给学生的一堂课,他用深入浅出的言语,诙谐幽默讲述自己从无数学遗传背景,历经波折求学、下乡自学、大学苦学,最终在数学领域取得诸多成就的经历,告诉高中学生:人生一定要有目标,要矢志不移,心无旁骛地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对照杨教授,我之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缺的就是他的做法。特别是在奋斗的年龄,我总是碌碌无为,虚度年华,不思进取,把金色年华浪费在前行的道路上。
很羡慕现在的青年学生,有幸聆听他的课。我这么一个快退休的人,听他的励志课堂,都这么慷慨激昂,那么对正在奋斗的青年学生来说,应该更是热血沸腾。如果当年自己的学生时代,就能接触这样的杰出人物就好了。
更佩服的是,在车上、在午茶桌上,这位80岁的老科学家过人的精力和渊博的知识,让我感觉他真的不是一般人。四五个小时的讲课、采访、交流,他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么的平易近人,那么的善始善终。本来,按照中医的看法:多言耗气。但四五个小时的说话,都没有让老人家有一丝疲倦。我还担心他承受不了,问他累不累。老人家却豪气冲天地说:没问题,没事的。
近距离和他交谈,他口若悬河,古今中外、文理科知识,他无所不知。作为一个数学家,他会背诵《唐诗三百首》、会背诵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他毫无愧色说:一首诗词,不管长还是短,他能够看两遍就能够背诵起来。第一遍理解,第二遍背诵。因为时代的原因,他30多岁才上大学,也才开始接触ABC,本来已经失去学习外国语言的最佳年龄,但是,他才不管这个不利因素,也不管没有专业教师的传授,硬是把英语玩得驾轻驭熟,在国际数学论坛上,用英语讲述他的发现,解释他的学术成果,和国际学术大咖无障碍地交流。他居然说:他的英语比汉语要好得多。
虽然只是接触他半天,却让我获益良多,成为我的一笔精神财富。感谢杨教授,祝福您健康长寿,继续在数学界遨游,给国家给国际数学界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