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爱读书,激励着他创作出让人感受到光亮的文字,记录自己,也书写他人。他就是深圳“打工作家”陈再见,读书成就了他的深圳梦想。
走进陈再见的家,这间约2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最显眼的家具就是那摆满书籍的书柜,最贵重家当应该就是那台用来创作的电脑了。
书香伴着打工生活
怀揣着渴望走出去的闯劲,2004年,22岁的陈再见离开了家乡陆丰甲西镇,在深圳宝安一家生产MP3的电子厂找到了工作,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
“第一个月就领到了780元的工资,足足是在家乡做代课老师时收入的两倍多。”至今他还记得这份喜悦。这就样,一干就是四年,勤奋踏实的他很受老板赏识,逐渐从一名普通工人升到工厂的管理层。
看似枯燥的打工日子里,陈再见的精神世界因读书而显得非常充实。高中辍学的他,仍然保留了书香做伴的生活。
正如他在《深圳梦想》一文中所描述当时他打工生活:流连于旧书摊,痴迷于那些过期的打工文学杂志。不加班的夜晚,当工友们去逛街、去唱K、去溜冰场溜冰时,他却独自在宿舍里感受那些关于打工的文字。他倾听了王十月笔下那声声入耳的出租屋里的磨刀声;也倾听了曾楚桥笔下的幸福咒……
写作乃心之所属
虽然在工厂打工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但他总觉得自己的心并不在此。
“夜深时,我更多的是在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也想发出声音,它们哽在咽喉,如痰在口,哽得我异常难受。”陈再见如此形容当时的心情,“我想写东西。”
2008年,他偶然在报刊亭邂逅了本报《打工文学》周刊,何不试着投稿呢?记录自己,也书写他人。利用空隙时间,他开始在废弃的报表纸上写下一些文字,回到宿舍趴着铁床继续写。有时通宵达旦地写,然后再找网吧将文字敲出来。没想到他第一次向本报《打工文学》周刊投稿的两篇文章散文《家里还有汤》、诗歌《租》,都刊发了。
“看到发表的处女作,那种开心胜过于领到工资。”陈再见笑着说,“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周刊的力量太大了,她如同一位老师,扶着我在文学的道路上一步步走下去。”此后,他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正如他所形容自己创作时的心情,“我是那么的激动,如一颗燃烧的球,我自信能写出让人感受到光亮的文字……我终于看见了打工路上属于我的阳光。”
与写作融为一体
为了专心创作,他曾辞工在家自由撰稿,后来,他又到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如今他是一家杂志的编辑。他的工作、生活以有利于写作为中心,与写作融为一体。
每天上午6点至10点,是他雷打不动的写作时间,平均每天能创作三四千字。他坚信“一个天天写的人,不怕成不了作家”。
如今,他已是广东作协会员,在《中国作家》、《长江文艺》、《长城》、《四川文学》、《文学界》、《鸭绿江》、《山东文学》、《青海湖》、《厦门文学》、《广州文艺》、《特区文学》等刊发表作品100万字;有小说被《小说选刊》选载。
“只要有一颗热情的心对待生活,就能有所收获,就能获得成功。”同陈再见聊天,能被他的乐观向上精神深深感染。“虽然我对文学的追求志向很高,但对物质生活却看得很轻。”他告诉记者,自己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能靠文学受到这么多人的肯定,已经很知足了,他会坚持写下去。
本报记者 张爽 实习生 徐蔚昕/文 记者 雷小舟/图
2012年05月05日宝安日报
该贴已经同步到 春临天下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