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td][/td][/tr]
作为一直排在全省末尾的汕尾市,这几年终于砍掉落后尾巴,并正在争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排头兵,这一重要变化可以说是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拐点,很能说明区域协调战略的成效。 我们依托深圳“腾笼换鸟”、“双转移”,傍“大款”,依托深圳的经验、品牌、信用来辐射带动汕尾的发展。 “作为一直排在全省末尾的汕尾市,这几年终于砍掉落后尾巴,并正在争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排头兵,这一重要变化可以说是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拐点,很能说明区域协调战略的成效。” 在昨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指出,汕尾要主动对接融入珠三角,构建与珠三角东岸地区产业同构互补关系,打造粤东地区通向珠三角的桥头堡。 缩小区域差距,发挥比较优势 郑雁雄介绍,汕尾连续五年发展速度高于全省约5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五年增长了2.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了近两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倍。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位居全省第二,税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位居全省第一。 在这个过程中,汕尾统筹解决“做大总量”与“转变方式”双重矛盾,谋求“后发先转型”,发展“深汕合作、海岸经济、宜居城乡、人文环境”四大战略。 “中关村(汕尾)云计算科技园、腾讯数据中心、灏芯微电子、金庄移动电视、科亮特LED等项目相继落户汕尾,汕尾有望形成珠三角东岸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郑雁雄说。 汕尾,如何真正乘势而上? “我们认为汕尾争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排头兵,不是去拼GDP、拼总量、拼项目,而是要在后发地区中率先实现转型升级,缩小区域差距,并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区位和环境优势,使新思路、新制度、新举措的效果充分显现。”郑雁雄说,汕尾的三大优势就是区位大转变、产业大聚集、队伍敢担当,这也是争当排头兵的底气。为此,汕尾作出一系列的部署,比如提出“深海城人”四大战略,就是深汕合作、海岸经济、宜居城乡、人文环境。 过去,汕尾是“边角地”,但随着区位的大转变,汕尾变成了珠三角东岸地区的近邻,实现“一小时经济圈”不是问题。作为靠近广州、深圳、东莞、惠州这四个市唯一的沿海市,汕尾接受辐射的机遇无穷,肯定能喝上“头啖汤”。 去年5月,汕尾与深圳合作建设总面积达463平方公里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挂牌,并进而发展电力能源、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现代旅游、现代物流、现代农业六大基地。 这是汕尾打造粤东地区通向珠三角桥头堡的一大实践。 依托深圳经验辐射汕尾发展 对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设,郑雁雄直言,“现在整个财政的管理机制全部交由深圳主导。一个需要,一个情愿,还有一个好婆婆,深圳来真的,没有必要担心。” 他说,汕尾正努力做大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效应,依托汕尾455.2公里的海岸线发展海岸经济。目前,电力能源、电子信息业两大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明显。“未来5到10年,我们判断,有上千亿元的产值,这是汕尾历史上没有过的。” “我们是依托深圳‘腾笼换鸟’、‘双转移’,傍‘大款’,依托深圳的经验、品牌、信用来辐射带动汕尾的发展。”郑雁雄指出。 据悉,借助2010年协办第16届亚运会帆船赛、2011年承办第四届粤东侨博会的机遇,汕尾启动市区“四规合一”规划修编,大力建设“海在城中,城在山间”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憩滨海新城,城市面貌大为改变,200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喜爱的休闲城市”,2010年上榜中国最具魅力城市。 “我们以抓经济的力度抓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郑雁雄说。 南方日报记者 胡良光 辛均庆
来源:南方日报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阳光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