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1-8-3 20:19 编辑
砍尾争当排头兵、又被人为斥排尾
阅读2009年9月16日羊城晚报A10版《产业转移扶持金全部分完》—— 昨日最后一场战罢,转入城市中仅汕尾和惠州在五场“争夺赛”中空手而归。我感到惊讶和郁懑, 省政府成百亿元产业转移扶持金由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珠海(劳动力转出城市),梅州、河源、肇庆、韶关、清远、阳江、潮州、汕头、云浮、揭阳、江门、湛江、茂名(劳动力和产业转入城市)等19个城市各分到5亿元,而且梅州和河源中标二次,各得10亿元,唯独汕尾和惠州没有。 产业转移扶持金当作娱乐圈的争夺比赛,确是前所未闻。惠州是发达地区少这5亿元还无所谓,但汕尾是经济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多么需要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多么渴求省政府的扶持金。 此次省政府发放的产业转移扶持金,历时一年,几次评论,由各市市长对本地区产业转移的概括述说辩论,再由17个所谓评审专家评审鉴证评分,分数高的“中标”,报导称:“惠州和汕尾尽管‘参赛’两三次,但终因实力不敌参赛对手,成为全省仅有的两个无缘分享这块财政‘大蛋糕’的城市。 这其间,各市市长都纷纷上阵,施展自己的口艺才华。我觉得我们汕尾市的郑市长口才极好,还经常在南方网,天涯论坛客座演讲,有着雄辩之口才,他雄心壮志,侃侃而谈, 而且信誓旦旦提出“在汕尾宁愿断臂不当尾”的雄才胆略。可在产业转移扶持金的激烈争论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还无能说服所谓评审专家的认可,给出高分,我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这里面可能有一定的潜规则,因为从娱乐圈的新闻八卦传闻中,就有某某女能被选上主角,就得有财色,陪导演上床,出卖肉体色相;有人要想成名,在比赛能得到评委喜欢,那就得背后有所“努力”,这就是娱乐圈中的潜规则。 官场有官场的潜规则,不信,从媒体披露出来贪官的钱财,都是从为得到个人利益的人送上门的潜规则。特别看了电视剧的清朝贪官和申,更感官场的黑暗腐败和官场互相争轧的恐怖。前几天,在广东新闻中,媒体9月1日广州开学日采访小学生长大后的理想,有位6岁的女童便说出:“我长大要做官。”“要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童言无忌,但少少年纪说 此话,说明社会环境的污浊,贪官之多,贪官有很多东西,谁人不想? 其间,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潜规则,办事如碰到老熟人、老同事、老同学、老战友…… 在处事中也会多多少少给些面子,自自然然会有一些另外的“恩赐”。或者我们的郑市长书生气十足,还年轻,人际关系肤浅,不懂得潜规则,也可能汕尾又遭斥排尾的缘故。 汕尾市已是欠发达地区中的排尾市,前个阶段,市委市政府草拟发展纲要,雄心勃勃要砍尾,争当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我觉得,除了宣传鼓动激励民众的斗志,发奋图强,还得有上一级领导、省政府的扶持。不然,象一穷光蛋站在破烂不堪的住宅上,高喊着我要在这建造一座别墅,谈何容易? 这次5亿元的产业转移扶持金汕尾被排斥出局,一分钱都得不到扶持,正是给想要砍尾,争当排头兵的汕尾领导浇下了一头冷水,对汕尾的经济雪上加霜。这种由所谓专家评审的金钱分配,隐藏着潜规则,可说是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正是“当官不为民,不如回家卖蕃茨”。纵观历史,汕尾是个集中原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海陆丰文化多元文化的地区,过去长期来隶属惠州府管辖,血统相连,现在同惠州双双失利,难免令人狐思惑猜。如今汕尾市的第一二三把手都是有着潮汕文化细胞的领导者,难道他们没有把潮汕文化真正溶入汕尾的多元文化中来? 【河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