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汕闽人0660 于 2012-7-27 10:48 编辑
汕尾風情《海陸奇葩》 广东省海陆丰传统武术图文视频(万仙拳.吕睦水拳) ---- 蔡惠進
【万仙拳】:鹿境“永和馆”创立于民国初年,馆内三十余人,馆址原设在田书房,当时聘请拳师万维新(称万师、万仙)。曾担任彭湃警卫员的拳师万维新(烈士),原系五华县长乐河口人,后迁居惠阳坚(歧)岭(现海丰莲花崎岭村)。他宗支张天师(张陵)创立的道教第一山,江西龙虎山正一派。万维新传授的“虎形拳”,乡民沿称为“万仙(种)拳”,此拳之形劲起于臀尾、突出提胸收腹、两脚开立、正身四平马步、子午桥手、紧档沉胯、力沉下桩、腰如钻杆、固而铁架、技击快速,有怒虎出林,两爪排山之势。虎拳:骨动百节全身宗气,一气整贯始终不懈,起如排山倒海,落而天剑斩妖。练拳时,鼓实全身之劲力达三关(双爪),起落有势,怒目强项,扣为钢钩刺如刀,出手软如绵,上身硬如铁,劲有明暗,法有粘闪。整套动作贯穿子午正身,以三七四六马步,骑龙步,半跪为主要步伐,加上跌、扑、滚、翻,体现出一扑、二滚、三扫的特点,有爪、钩、漏、抛、拆、盖、扣、擒等手法。 套路有:老虎伸腰,威虎平视,猛虎负隅,三爪连势,吞吐一阳指,虎静视,回身恶虎摆尾,夹羊撞山,虎爪托天,虎形猴步,三猫势,奇虎飞天,漏手扑地,反爪三七势等,腿法有中弹腿、弹蹬扫挂、垫脚等等。秘决曰:“少林虎拳主练骨,全身百骨经火炉,百练成钢扣如刀,双爪降魔力奇著,秋月秘传卅二招,奇技幻弯红映绿,起如排山海落势,落似天剑斩路妖,行如洪流决闸水,跃扑翻滚似狮出,苦练三载可成功,跃峰过海尽平去”。 武馆棍师曹福(莲花山埔仔人),棍术称“溜仔棍”(双头棍)。当时传下拳棍师有:鹿山的吕睦水、吕义珍、吕守龙、吕守靖、吕啻(称为“五虎”);鹿南的吕水华、吕周蔡等。续后拳术由吕睦水执教,棍术为吕义珍担纲。吕守龙传下高徒有:袁伟、陈荣等。永和馆虎狮班由山头社村传承至今,狮馆灯笼一面写上“鹿境吕、一面写上潜山县正堂”。值得一提的是,清道光年间,一代武师吕乃顺的武术套路在鹿境乡已失传,实感可惜!当时有一句口头禅:文有吕月槎(贡爷),武有乃顺公(吕乃顺、字式琴,长期在马宫长沙设馆授徒,牌号为“蟠桃广进师,广东吕贤堂”) 。(海丰县鹿境乡吕校选提供资料)蔡惠進整理 【吕睦水拳】:吕睦水为“万仙拳” 承传人之一,是万维新之高徒。又承练鹿境传统拳种之一的 “朱家螳螂拳”、罗山拳、刘阿梅拳、凹师拳等,从师多人,招数多样。徒弟有吕从友(老五宁)、吕娘伟、吕强等。老五宁亦练习文师拳,1943年移居香港后,在港设馆收徒,1964创立“香港少林朱家螳螂派惠丰建身学院”。传人有吕良(子)、吕荣、吕娘古等100多人。吕荣又名吕荣再,少年跟家乡池口村吕雪引学罗山拳。1962年定居香港、再从师吕从友,尽得朱家螳螂拳法真传。1997吕荣再创立香港“少林朱家螳螂派吕从友国术同学会”,任国术及麒麟金狮总教练,亦兼“香港新界米埔陇敬意花炮会”国术教练。 (吕荣再提供资料)蔡惠進整理
呂良、娘古表演鹿境萬仙拳
吕荣师徒表演朱家螳螂拳
该贴已经同步到 汕闽人0660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