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林 于 2011-8-23 18:09 编辑
汕尾八景之金厢银滩 金厢滩滨海旅游区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颁布的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该旅游区位于汕尾市陆丰金厢镇的观音岭下海滩,是碣石湾海滩的组成部分。南临大海,北依观音岭山脉,西距陆丰市市城区20公里,东离碣石镇5公里,陆金碣(陆城至金厢镇、碣石镇)公路沿海边贯穿旅游区。这里也是汕尾八景之一的“金厢银滩”。海滩素以“神、海、沙、石”四者兼备而闻名遐迩。当红日冉冉东升之际,金厢海面便成了一幅金辉熠熠的壮丽画面,迭迭金波,点点渔帆,群群海鸥,绵绵柔沙,和谐地溶于这个画面,有着浓烈的诗情画意。金厢滩命名之由也许本于此。海滩呈新月形状。这里沙细柔白,滩浅水清潮平。在长达18公里的“S”型的海岸线上,岬角与海湾交错分布,景色怡人,最大的岬角有金厢角和观音岭。这里海潮与礁石相撞,树影婆娑,风光旖旎。登高远眺,远处大海茫茫,帆影点点,岬角湾内狭长的新月形海滨沙滩,像一条银色的裙带系在苍绿大地与蓝色海洋之间,构成一幅壮丽的南国海滨岬角天涯风光。春夏时节,位于观音山主峰的云中居、栖云宫,云雾缭绕;登山游玩,胜似云阁仙境。这里轻涛薄浪,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21.8摄氏度,6月至9月海水水温为25摄氏度。海水清澈,透明度为50至90厘米,没有“三废”污染。潮汐为正规全日潮,全年9个月波高在0.4米以下,6至8月平均波高为0.7米,是海水浴、帆板、潜水、游艇等水上运动的理想场所。海边沙滩宽50至70米,沙细而不含砾石与贝壳,既松软又不陷脚。潮下带为石英细沙,波度平缓,2米等深线离海岸有200米左右。故被称为“粤东旅游的黄金海岸”。 金厢海滩长达10公里,海中距岸100米处水深才1.5米,坡缓、沙白、水清、浪小。金厢海滩除了沙柔水澄之外更大的特点是岸边奇石摩肩接踵,如叠如砥,似禽似兽,呈白呈褐,见动见静,千姿百态,无奇不有,连江海中也石群嶙峋。这使金厢海滩拥有得天独厚的石岸和金滩,是开发海滨浴场、海上观光,以及帆板、潜水等海上运动的理想场所,有开发海滨浴场和旅游胜地的“天生丽质”。分布于海岸和海中的奇礁异石众多,其中较著名的有:龙石、镇海石、龙牙石、双叠石、企鹅石、白礁、乌礁、“和尚追尼姑”、“皇帝帽”等,每个奇礁异石的背后大多有着一段奇妙的传说:相传南宋末年,宋帝昺逃难到碣石湾时天色已晚,身心疲惫,于是在一块大石底下比较平坦的地方歇息,少帝脱下龙袍当被子很快便进入了梦乡,在梦中南海观音菩萨出现在他面前教导他说:“如今元番作乱,你身负复兴社稷重任,必须奋起西行,募集天下志士,在十龙山重创基业。”宋帝昺正要穿戴拜谢,突然狂风骤起把他的金冠龙袍卷走,坠落海中,观音菩萨也无影无踪了。少帝惊醒,冠袍却真的不见了。此后宋帝昺记住观音菩萨的话一行往西走来到九龙,却怎么也找不到“十龙”。按照观音菩萨的指点到了九龙再加上自己的真龙天子就是十龙了,但少帝却参不透,轻率地放弃了九龙来到厓门,最终兵败被迫跳海自尽。在宋帝昺跳海的时刻,当时金冠坠落的海面上浮现了一块形似冠帽的礁石,这便是现在的“皇帝帽”。在龙袍坠落的地方浮现了一块横卧海边的巨石这就是现在的“龙石”。此外还完好保存着先人留下的多处石刻,汕尾市境内最大的摩崖石刻“镇海石”,该石耸立于沙滩上,围宽8米、高5米。相传北宋名将杨文广奉圣旨带兵平南蛮边陲十八妖洞,路至观音岭时突然飓风大作、海浪滔天,风浪淹没道路,杨文广拔剑插地,随之风平浪静,后剑化为一柱巨石屹立于海滩边,明神宗万历年间,分守道胡时化手书“镇海石”三字,由钦差兵巡道郑岳、钦差参将成大儒立于海滩石柱之上。“扬威止水”则是明万历庚子年胡国卿题刻;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镇碣使者邓万林、黄如山等人分别题刻“永镇安澜”、“天水一色”、“天水相与永”。金厢滩洲渚雄奇的“龙石”,高达14米,面积3000平方米,其状如一巨龙在海边饮水,故称“仙龙饮海”,从远处望,其造型栩栩如生。石上刻着我国现代已故著名诗人、版画家、书法家赖少其为纪念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于1927年冒险去香港而作的五言诗:“洲渚夜如釜,遥天一砥柱,抢渡碣石湾,猛似下山虎。”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在叶挺、聂荣臻护卫下,于此由中共地下党南塘区委书记黄秀文化装成渔翁,渡他出海,再由杨石魂护送至港,后返穗参加广州起义。海岸边还有原中顾委委员王首道为此挥毫写下了“周恩来总理渡海处”八个金光闪闪大字的纪念碑。还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题刻“粤东旅游黄金海岸”于石上。以上的摩崖石刻,其书法艺术精湛,属祖国的文化遗产。金厢海滩的巨石,有的留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脚迹,有的蒙上一层神秘传说的色彩,为海滩生辉增色,为游人助兴添趣。奇礁异石、书法石刻构成了金厢滩的一大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