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久前市武术协会成立庆典活动表演中,47岁的黎小聪为大家展示的侠家拳和绵里针36式,和黎小聪同为侠家拳第六代传承人之一的吕守遵为大家展示的十三枪棍,被评为优秀表演奖,这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侠家拳是海丰传统拳中较新发展的一种拳种。该拳种有何特点,传承如何?记者和市武术协会有关负责人日前前往海丰城东关后村探访。
在关后村,侠家拳传承人黎小聪及其弟子们身着练功服,英姿勃发,看来已作好施展身手的准备。随后,在黎小聪的带领下,一班小伙子们随着师父的口令,一招一式习练侠家拳,看到个别学员手脚动作不到位,黎小聪马上给予指正。师徒们精神抖擞,还各自向我们展示了拿手的拳式,让人眼界大开。
侠家拳的步法手法独具一格,引起在场人员的兴致。黎小聪对此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据他介绍,侠家拳主要步型有开立步、马步、横弓步、虚步、丁步、独立步、仆步、盖步、插步、跪步等。步法有太极车步、三角步、四象步、七星步和八卦步等。侠家拳主要手型有拳、掌、法指,爪、勾和凤眼拳等。手法有抛拳、扑翼拳、直拳、吸拳、挞拳、切拳、蟮拳、金刚拳和冲锋抛拳等。腿法有弹腿、穿心腿、斜飞腿、踹腿、横扫腿、勾腿、虎尾腿等;肘法有横肘、斜肘、压肘等。
“我自小习武,后来习练侠拳,对侠家拳尤其喜欢。侠家拳基本特点是放拳如猛虎,出枪似蛟龙,拳法刚烈威猛,动作长桥大马、大开大合,以发长劲、抛劲为主,冲击力大,其中冲锋抛拳如万马奔腾,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黎小聪说。“练侠家拳能强身健体,希望该拳能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学员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一旁的吕守遵也对记者说。
据了解,侠拳传承人黎小聪、蔡锦溪、吕守遵等,跟侠拳第五代掌门人邓镇江系统的学习了侠拳、洪拳及各家南派拳,得其真传,成为侠拳第六代传人。1986年黎小聪开始在海丰传授侠家拳,深得广大武术爱好者喜爱,带动200多人习练侠家拳。他1994年参加全国“黄山杯”中华武术比赛荣获三等奖,2012年7月荣获首界澳门国际武术套路锦标赛金奖。吕守遵擅长侠拳、洪拳、刀、枪、棍及内外软硬气功等,也参加了多项赛事并获奖。
侠家拳属流派之一,相传为李胡子从四川峨眉山传入广州,因李胡子号称“大侠”故名。侠拳的特色是长桥大马、长劲、直桥为主,速度快而劲猛、身法活而步型高,进退灵便,手法多,快速多变,动作幅度稍大,劲道势猛。
侠家拳套路是:十二支桥、小罗汉、大罗汉、虎鹤双斗等。侠拳中的初级拳是十二支桥。这套拳以四种基本拳法组成,每种拳法分三个动作。练习要求要以内劲慢慢行拳,一方面练习拳法的准确性;一方面以意运气,当作易经筋一般练习内劲之用。小罗汉拳动作简单,但活动范围大,拳法刚烈,套路以抛拳、冲拳抛拳的连贯性为主。虎鹤双斗是中级拳,以练虎爪、鹤顶等手法为主,重以形的锻炼。大罗汉是高级拳。以练身法躲闪的过程中,连消带打、不招不架的实战功夫。
侠家器械有:单刀、左把枪、九点十三枪响棍等。侠家棍枪:以左手为前锋手,又称“左把侠家枪”。枪法有弹、挡、格、遮等。在动作中以棍法多于枪法。枪法只在重点发力动作之后的连接间使用,以补棍法之不足。侠家器械套路工整、流畅、发力清脆,是兼顾表演和技击优点的好套路。(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王小冰)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阳光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