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载:11月27日早晨,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学院一名年仅21岁的男生被发现猝死于宿舍。据其同学说,男生是不太爱运动的“宅男”,平常睡觉时间都是在凌晨1至2点间。同月,成都大学一名学生参加校园活动时猝死,生前曾在网上留言:“10天4个半通宵顺利完成作业。”一件件年轻人熬夜猝死事件让人震惊,记者在百度搜索上输入“熬夜猝死”,竟发现仅今年被媒体报道的就有数起,死者基本上是年轻人。有调查显示,20岁左右的年轻人有近八成在零时以后上床睡觉,甚至有人为游戏闯关连续几天只睡1小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上网、“搓麻将”是年轻人熬夜的主要原因。
学生是熬夜主力军
汕尾市有数万名大中专学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中的“夜猫子”为数不少。职业技术学院的小黄同学对记者说,学校对住宿生有较为严格的作息管理,一般晚上11时要求熄灯,同学也会相互制约,所以宿舍里熬夜上网还不算严重,但对于一些在外租房的同学来说,他们就不受管控了。小黄对记者说,有几次他在租房的同学宿舍过夜,发现几名同学都上网到半夜一二点,同学称这是年轻人该享受的生活。
小黄说,大中专生的学习压力不算大,住宿生的学习和生活比较有规律,一些同学也会坚持打球等锻炼,还有的在课余时间会从事家教等职业,他认为这样可以提高自身学业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毕业进入社会打下基础。相比较而言,在外租房的同学可能家庭条件比较好,同时也没有受到约束,除熬夜上网外,结伴宵夜也很流行,学校附近的大排档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凌晨。他说,一些同学因为熬夜第二天早上起不来上课也是常有的事。
相对于大学生上网熬夜,为高考而“夜战”的高三学生只有羡慕忌妒恨的份了。高三学生小陈对记者说,其实在进入高二后,自己和班里同学一样,晚上写完作业已是零时,第二天早上6时左右就要起床,通常是闭着眼睛在擦牙、洗脸。他说,平常的体育锻炼就是上下学时骑自行车往返,有时候一想回到家就又要扎进书堆里就害怕,就会和同学慢慢地骑,甚至到奎山公园里兜圈,看到在公园里优闲地运动和玩耍的老人、孩子,他很羡慕。
年轻上班族熬夜多样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年轻上班族对网络的沉迷更甚于在校学生。在市区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女青年小林,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网虫”,由于单位工作清闲,不用“坐班”,她每天上网玩游戏、聊Q、看电影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第二天总要睡到上午10时后才起床。用她的话说,早餐和中餐一起解决,省时省力。记者偶尔在上午见到她,总是一脸的睡眼腥松,打着呵欠说,又熬夜了,睡眠不足。小林说自己也很清楚熬夜对健康的损害,特别对女孩子来说,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是最好的美容品,但就是戒除不了网隐。在看了最近几则年轻人因熬夜猝死的新闻后,她感到害怕,为彻底戒除网隐,前几天她特意把在东北老家的父母“请来”汕尾,以监管自己频频上网,也让父母过个“暖冬”。小林得意地对记者说,从前天开始,她早上七时就和父母到海滨大道做运动,“很久没闻到早晨的清新气息,早起虽然有点不习惯,但运动后人真的精神了,一定要坚持下去。”小林说,这两天她每日的上网时间已从原来的五六个小时减到两小时,彻底戒除网隐是她目前最大的目标。
相对于网络,年轻上班族下班后“搓麻将”现象同样在我市很常见。市区的阿琳和丈夫都是“80后”,她说丈夫婚前就爱交际应酬,在解决一些问题时也很容易就找到“帮手”,所以她也觉得丈夫挺能干的。但婚后丈夫的夜生活更加丰富了,几乎每天晚上都“搓麻将”到凌晨一二点才回,有时候人刚到家,又会被一起打麻将的人来电叫出去吃夜宵。对此,阿琳多次规劝丈夫要早点回家休息,但丈夫反过来叫她晚上多出去走走看,称“半夜两三点街上还很热闹,大把的人在吃夜宵。”并表示自己那么辛苦去应酬也是为了这个家。前个月的周末,阿琳的丈夫又打了一个通宵麻将,到中午起床后就狂吐不停,脖子疼得不能动。阿琳赶紧把他送到医院,不到30岁的他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在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星期。
阿琳说丈夫受到这次教训后,终于知道了健康生活的重要,下班后一些应酬能推则推,但一段时间后原来的麻将友在三缺一时还是会不断地来找他,丈夫常常抵不住诱惑,又偷偷溜出家门去“搓麻将”了。对此,阿琳深感无奈,甚至希望丈夫再一次病倒,她想“那样可能就真的能远离麻将桌了!”
曾从事多年体育教学的卓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年轻人熬夜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是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带来的危害却一样严重,而多做户外锻炼是消除健康隐患的根本。(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邓帼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