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435|回复: 3

[华侨区] 六大工程惠民生——访华侨管理区区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4 09: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要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一心一意研究问题、一心一意推动工作、一心一意谋划发展,抓紧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使十八大精神真正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推动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对如何使十八大精神在华侨管理区早日生根、开花、结果,华侨管理区区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欣显得信心十足、从容淡定。
  李欣认为,当前侨区在发展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思路和举措,与十八大精神高度吻合,与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决策高度一致。下来的着力点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让思路更清晰、举措更有力、工作更扎实,努力实现侨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记者:十八大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侨区在贯彻主题主线上有什么思路和举措呢?
  李欣:侨区的前身是陆丰华侨农场,农业是农场的传统产业,也是经济支柱产业。这些年,侨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优质名贵水果种植业,先后成功引进了马来西亚红杨桃、菠萝蜜、莲雾、金蕉、桂花梨、葡萄等,其中红杨桃已是远近闻名、当属国内唯一。水果种植是侨区大多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下来我们要着力从三个方面对特色水果业进行优化发展:一是择优淘劣,改良品种,引导、组织、扶持群众扩大优质、名贵、珍稀品种的种植面积;二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集约型生产经营模式,创建品牌、名牌,拓宽销售渠道,扩大经营规模;三是引进技术、人才,发展侨区水果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巩固、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侨区将依托自身优势,探索、拓展以生态、旅游、度假、休闲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努力寻求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跨越发展,这是侨区委经过认真调研后形成的战略性选择。
  记者:“人民”是十八大报告中的一个热词。侨区将如何借十八大东风,继续推进民生工作,构建好民生工程呢?
  李欣:我把报告认真读了一遍,觉得涉及到民生的,在报告中体现得非常多。可以说,在十八大报告中,民生是主角。解决好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是十八大精神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稳定和谐侨区的根基所在。侨区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遵循市委郑雁雄书记对侨区工作提出的“惠民生、保稳定、谋发展”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群众最关心、最受惠的六项民生工程。
  一是实施侨区公共照明亮化工程。首期已投入资金110万元,完成了侨南路北段、华兴路中段、府前路等侨区主干道的公共照明LED灯具更新换代改造,实现了侨区群众多年期盼的夜幕下的中心区“灯火辉煌”。我们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全区主要道路、公共场所全面普及LED照明灯具。
  二是加大对公共环境卫生的投入,着力推进侨区净化工程。决定春节前在中心区公共场所设置生活垃圾收集桶,添置垃圾运输车辆,初步改善中心区的卫生状况。同时,我们正在积极申请省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争取建设2座垃圾中转站和遍布各自然村的垃圾收集点,配套相关的垃圾清运设备,还侨区群众一个净化、美化的生活环境。
  三是启动侨区群众文化体育广场工程。该广场规划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500万元,将建成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集文化、体育、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场所。该广场将是侨区有史以来靠自筹资金、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
  四是启动100套保障房工程。该工程的享用对象主要是低收入、无购房能力的学校教职员工、医院医护人员、归难侨职工群众,让他们“住有所居”。保障房建设将采用区管委无偿划拨土地、上级拨付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配套的方式筹集资金。该项目目前已完成选址、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争取明年上半年建成交付使用。
  五是启动250套危房改造工程。项目将采用“按揭房”模式,委托开发商按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的土建造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资金筹集采用“区管委无偿划拨土地、上级财政补一点、争取社会赞助一点、银行贷一点、自己出一点”的办法。该项目目前已完成选址、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力争在一年内建成交付使用。
  六是计划启动“麻雀”小学撤并工程。侨区规模最小的小学仅有70名学生,配备校长、教师7名。多所“麻雀”小学的存在,既严重影响教育质量,又浪费教师资源。我们计划保留规模最大的区中心小学和五区小学,将其他6所小学撤并,学生按居住区域进行合理分流。这个项目初步估算约需投入600万元。“麻雀”小学撤并工程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让侨区近千名儿童改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质量。
  记者: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侨区如何加强党的建设,锻造一支敢于担当、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呢?
  李欣:走过六十年蹉跎岁月的侨区,目前已经步入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的特殊时期,特别需要一种“立大志、做大事、创大业”的理想信念。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侨区承担着接收、安置海外归难侨的国家任务,在历史上曾经以国营农场的体制运营了近半个世纪,单纯的农业产业结构与“大锅饭”的经营模式严重束缚了侨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地方财政收入远远无法满足自身的运作与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中央、省、市对侨区的建设与发展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从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有力保障了侨区的生存与发展。但“输血型”的扶持措施在客观上导致了侨区“造血”功能的日渐萎缩,同时也助长了干部队伍“等、靠、要”依赖思想的日趋形成。
  针对这种不良状况,侨区委号召全区党员干部摒弃“不担当、不作为、躲猫猫”等不良作风,弘扬“讲担当、敢担当、会担当”的机关文化。要求全区党员干部净化“脸庞”,重塑侨区清新形象;净化“手脚”,培育侨区创业环境;净化心灵,树立侨区复兴大志。经过认真学习、严肃整改,目前全区上下已经逐渐形成了廉洁勤政、厉行节约、艰苦创业的良好风气。今后,我们将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包括精神追求、执政基础、党内民主、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基层党建、反腐倡廉、党纪建设等八个方面的党建任务和要求,继续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党建工作和机关作风建设,着力锻造一支纪律严明、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坚强团队,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人心思进、民主公平、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社会环境,为实现复兴侨区的理想信念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和纪律作风保障。
  我相信,只要全区上下同心同德,加倍努力,不懈怠,不折腾,求真务实,奋发图强,勤劳、善良、智慧的侨区人民一定能够开创侨区发展的新纪元,侨区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记者 钟必远)
--汕尾日报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华侨管理区筹集资金于今年建成了新点桥新桥,
[汕尾资讯] 侨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
[汕尾资讯] 侨区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汕尾资讯] 侨区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汕尾资讯] 10多位陆丰爱心人士到华侨管理区敬老院开展慰
[汕尾资讯] 侨区人民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活动

发表于 2012-12-24 11: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
发表于 2012-12-24 14: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发表于 2013-1-14 13:42:2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跟真的似的,那屌丝比前几任还屌,能少贪一点就阿弥陀佛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