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379|回复: 2

[习俗] 西秦戏-艺术特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0 17: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秦戏表演风格粗犷豪放,雄浑激昂,长于武戏,其武打技巧取法南派武功。西秦戏脚色分"打面行

      西秦戏"、"打头行"、"网辫行"、"旗军行"几种,"打面行"包括红面、乌面、丑等;"打头行"包括正旦、花旦、蓝衫、婆脚等;"网辫行"包括老生、文生、武生、公末等;"旗军行"包括乌军、红军等。西秦戏传统剧目有一千多个,其中较有影响的包括《龚克己》、《三官堂》、《宝珠串》、《贩马记》等"四大弓马戏",《打李凤》、《棋盘会》等"三十六本头戏",《斩郑恩》等"七十二提纲戏"等,《回窑》、《葛嫩娘》、《秦香莲》、《赵氏孤儿》、《游西湖》等剧目也深受观众欢迎。
      西秦戏的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曲调有正线、西皮、二簧、小调四类。正线是西秦戏的主要声腔,又分二方、平板、梆子三种。西秦戏唱、白沿用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乐队分"文畔"、"武畔"两种,"文畔"使用头弦、二弦、三弦、月琴、唢呐、号头等乐器,"武畔"主要使用锣鼓等打击乐器。
      西秦戏,源远流长。陕西田益荣先生在《秦腔史探源》中说,明万历年间,陕西陇右(今甘肃天水)有位刘天虞(同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挚友)来广州做官,带了个西秦腔班子,经江西流入粤东、闽南、台北一带,后来在海陆丰地区扎根,与当地民间艺术、语言结合,遂逐渐游离于本腔(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西秦戏(载陕西《艺术研究会萃》第三期)。
甘肃一带,又有一说是明崇祯年间,李自成的败军沿闽赣边界进入广东之后,败军中一些陕甘艺人在海陆丰聚班演戏所留下来的。
西秦腔系明代在甘肃产生的戏曲声腔,据史籍载,甘肃陇山之东(即陇东,今陕西陇县一带),古为秦州属地,南北朝时设陇东郡,后置陇州,由于地处秦国之西,故此秦地民俗,习惯称为“西秦”。于此,可见甘肃调,由地域方位而称“西秦腔”似是无疑的。清吴太初《燕兰小谱》云:“……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今人张庚、郭汉城也说:“总之,琴腔也好,甘肃调或西秦腔也好,名称虽异,实际上是一回事”。他们又认为:“……远至东南沿海的广东潮汕一带,仍有当年辗转流传过去的西秦腔(今称西秦戏)被保留在那里,在当地安了家,落了户。”(均见《中国戏曲通史》)

      现在西秦戏的主要声腔正线调,也许就是早期西秦腔(老二黄)的遗声遗调,如流行至今的正线剧目《二度梅》、《大红袍》、《仁贵回窑》、《刘锡训子》、《李旦走国》、《游园耍枪》等,秦地明代史籍均有记载,至于传统“四大传”、“八小传”、“四大弓马”、“三十六本头”、“七十二小出”等,皆普遍被保留在秦地诸剧种之中。

      那么,以“52”(合尺)定弦的剧目何以叫“正线戏”呢?这可能是沿袭了秦人喜欢以乐器和音乐特色给声腔取名的习惯——如将同州腔称为“梆子腔”、西路戏称为“乱弹”一样,待到清初至乾隆年间,同样以“52”定弦的江西宜黄腔和湖南祁剧、安徽徽剧的二黄腔流入广东,影响了西秦戏,前辈艺人们为了以正视听,便把自己原来以“52”定弦的老二黄,区别于同样以“52”定弦的外来声腔而称“正线”(音乐定弦叫“合尺线”,剧目演出叫“正线戏”),以示“正统”、“正宗”之意,究竟是否如此,尚待众家研究。

      至于西皮腔,《中国戏曲通史》载:“西皮戏,兴起于湖北,但它不是从湖北本地民间曲调中成长起来的,而是外来声腔,即梆子腔在当地演变形成的。一般认为,梆子腔由山陕地区传到湖北襄阳一带,形成具有特色襄阳腔,后来再经湖北艺人的丰富加工成了“西皮腔”。这个“外来声腔”,究竟是指什么地方的呢?清人张亨甫与谢章铤均认为“西皮”来自“甘肃腔”(见《金台残泪记》、《赌棋山庄词话》)。西秦戏已故名老生曾月初生前曾说:“世代相传我们的老祖宗是从陕甘带着正线、西皮一起来的。”这样看来,“西皮腔”,似乎也是 “甘肃调”变化过来的。我想,上面既然对西秦戏的本腔——“正线调”的渊源与内涵作了一些探讨,这里关于“西皮腔”就不多赘了。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汕尾萌娃,即将上央视!抢先看!
[城事报料] 我市举行第19届国际钢琴预选赛启动仪式
[城事报料] 试问:这是在提升汕尾形象吗?
[城事报料] 我市将举办西秦戏表演艺术家唐托先生诞辰一百
[汕尾资讯] 汕尾华附董事会太霸道!
[城事报料] 海子之光爱心群为家乡寻找孤寡伤残,进行扶贫

发表于 2011-9-20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9-20 19: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