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合作 特别的使命
文章作者:吴德群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 点击数次:250 供稿时间:2011-9-22
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鸟瞰图。(效果图)
这是一片特别的土地,一次重要的历史机遇选择了这里。
这是汕尾市海丰县西部一片463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深汕两市合力打造的新城区:深汕特别合作区。
这里依山面海,交通便利;这里区位优越,充满商机。它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深圳和汕尾正在这里探索一种特别的区域合作新模式。
承载重托肩负使命
广东省委省政府把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深汕合作区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作为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切都在有序运行。今年2月18日,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深汕特别合作区基本框架方案,明确要求将合作区建成区域发展协作区、合作机制创新区、产业合作和劳动力转移模范区,努力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5月21日,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分别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授牌,合作区开发建设驶入全面推进的快车道。
深圳、汕尾两市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代市长吴紫骊高度重视合作区工作,多次召开协调会,积极推进各项建设工作。7月25日,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工作方案由两市市委市政府印发。
建设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
与深圳携手,汕尾走到历史前台。汕尾经济相对落后,但丰富的土地资源及区位优势,可以与深圳实现优势互补。几年前,深汕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就一起商讨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吸引了一批深圳企业前往考察、投资,在此背景下建立了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园。去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率深汕两市党政领导视察汕尾后,深汕特别合作区应运而生。
这个特别区域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包括鹅埠、鮜门、小漠、赤石四镇,总面积463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目前人口7.5万人。合作区合作期限为30年,从2011年至2040年。
合作区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依山面海,海岸线42.5公里,自然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它通过东部沿海高速、深汕高速与深圳相连,距深圳市中心约1个半小时车程,距盐田港仅45分钟,厦深铁路横贯全境并设有鮜门站,正在规划建设的潮莞高速、广惠汕轻轨连接合作区,交通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在行政架构上,深汕特别合作区设立党工委和管理委员会,实行合署办公,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委托深圳、汕尾市委市政府管理,赋予地级市一级管理权限。
按照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合作区发展目标,到2016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体制机制成熟运转、各个功能区基本形成”的广东重要的高端产业基地、粤东重要经济增长极,逐步形成现代化综合性新城区和全国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
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径
作为广东省惟一的特别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承担着体制机制创新的使命。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马裕滨表示,将在开发模式、投融资模式、集约节约土地、行政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径。
在开发模式方面,合作区探索采用规划单元开发模式,积极引入有实力、有品牌的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合作区的开发建设,并通过特色园区开发、专业园区集群等方式加快推动合作区发展。
在投融资模式方面,合作区将组建合作区建设开发公司和土地开发投资公司,作为合作区重要的投融资平台,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争取省市扶持资金等,积极拓宽渠道,降低成本,控制风险,推动合作区加快发展。同时,深圳市政府也将加大对产业转移园区的扶持力度,完善产业转移工作体系。
在集约节约土地方面,严格控制用地标准和项目准入门槛,探索分期供地和先开工后签土地出让合同的土地供应模式,加强对已出让用地的批后监管,适当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切实节约集约用地。
在行政服务方面,为就近向合作区企业提供“一条龙”审批的便捷服务,管委会将园区内的一栋未启用的标准厂房,按中低标准简易装修为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的临时办公楼,相关行政服务机构全部进驻,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马裕滨特别提到,合作区将按照“总部+基地”、“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吸引总部在深企业将部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合作区,引进为扩大生产能力和完善市场布局进行向外扩张的企业,形成与深圳“大分工、大合作”的跨区域大产业链,带动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手机专业园等多个园区,完善合作区产业链布局。
他进一步解释说,“总部+基地”,就是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在深圳,生产、装配基地在合作区,利用深圳的品牌优势、合作区的资源优势,实现互补和双赢,带动汕尾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