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3-7-15 17:24 编辑
关于“汕尾改名”的民意甄别问题 ——再复幽壹的“汕尾改名”主张 郑溢涛
幽壹兄:
在“汕尾改名“的问题上,别的常识(包括我所特别侧重的“思维导向”问题)我不想多说,“当局的立场”我则不得而知不敢妄猜妄评,且对你的“放开市民讨论”这一建议做些补充。 “放开市民讨论”,应该就是“集思广益,广泛听取民意”之类的意思吧。这是公民网络时代的应然之态,自然是很好的事!稍可欣慰的是,我看到网上这两天的情况,似乎是反对改名的声音多了一些、大了一些,个人认为也理性了一些。 有人说,即使是全部汕尾网民都反对改名,在所有汕尾民众中,也只是“少数派”!一旦从网络延伸到全民投票,支持票肯定占上风! 也许事实正是这样吧。但问题是:票(人)数多的,“民意的含金量”就高吗?有没有“人数居多,含金量却不高”的民意呢?这就必须在“程序民主”之外对“民意含金量”进行甄别了。 不错,“民意”这玩意,是不能小觑的,常常可作大旗,甚至是“杀手锏”!问题是,对于民意的“含金量”,也不能不做具体分析!“真金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事,虽然不是常见,但也绝对不是没有!仅举一例:庐山会议上的民意,你认为真金在谁手里呢?(老毛曾对彭德怀说:“也许真理在你手里。”历史证明不是“也许”,基本是“确实”。) 不是所有事打上“多数民意”的徽记就“真理在握”的!更何况,有时候“含金量”不高的民意,弄不好会被某些需要所挟持。撇开幽壹指出的可能存在的“当局立场”的问题,假设如今还提“改名”纯粹出诸民意,这民意就是天然的“合理诉求”么?我认为恰恰是要进行客观分析并加以合理引导的!事实上,无论改名的“始作俑者”是什么人和机构,所持理由之一,估计都会打上“民意”的标志。这不仅仅源于现如今的施政理念的要求,更可能因为一般人都能看出在“改名”这件事上打这张牌“很有赚头”——估计如果全民投票,反对的人尽管比支持的人多了理性,但支持的人却必定比反对的人多了人数(出于某种习惯或心结,许多人平日都知道自己是“汕尾市人”,可一碰到有人说改名的话,会不经多少思考就呼应)。这样一来,少数服从多数嘛,稳赚!在这个问题上,从学理的角度,可能幽壹兄无意中只注意到了人数,却忽略了对“质数”的甄别;或许你根本就是看到了此中“玄机”,存心要在民意的“人数”上面看取“稳赚”——因为你心底里就是赞同改名而弃置学理分析的! 也许你们会指斥我:说支持改名的人缺乏理性,是对同胞的污蔑!这问题我不想再重复回答,请看我的新旧文章就是! 尽管从网上看到反对改名的声音多了一些,也想到如果全民投票也未必是多数支持改名,我仍要在这里特别提醒对“民意含金量”的甄别!另外,这里也表个态:对于城区的改名,我倒是投赞成票的!
该贴已经同步到 郑溢涛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