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yx 于 2011-11-20 11:54 编辑
海陆风按:沙坑北遗址位于捷胜城西南四公里处,遗址东南面约一公里是沙坑村,南面距龟龄海约二公里,逶迤的丘陵山地成为该遗址北面的天然屏障,东面有淡水山坑向南流出龟龄海。... ...据考古研究,宝楼山遗址已属青铜时代,年代约为西周至春秋时代,约距今2500多年。
从远古走来的海陆丰
六千年前的文明
一 、新石器时代遗址
1、沙坑北遗址
沙坑北遗址位于捷胜城西南四公里处,遗址东南面约一公里是沙坑村,南面距龟龄海约二公里,逶迤的丘陵山地成为该遗址北面的天然屏障,东面有淡水山坑向南流出龟龄海。由于历年来造林砍林,该遗址受严重破坏。出土文物有磨光石器和夹砂粗陶片。
石器,只有双凸面磨光石斧,没有发现石制饰物和其他器类。
陶器,多为夹砂粗陶器,有夹砂陶罐、釜残件等。器形呈敞口、斜肩、鼓腹。器表加浅褐色陶衣,饰绳纹、刻划纹、篦点纹等。烧制火候低。
还有制作精良的泥质软陶陶器,有圈足盘、敞口罐等,并有彩绘圈足盘出现。敞口罐的颈部有较精细的刻划纹,或饰篦点纹。
这类遗址还包括捷胜东坑遗址。
沙坑北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为五千年至六千年。
2、沙角尾遗址
这一类型的文化遗址包括捷胜沙角尾,田墘南町、石鼓、东州坑沙坝仔等处,沙角尾遗址较有代表性。
沙角尾遗址位于捷胜城东南三公里处临海山坡上,西北面距沙角尾村约一公里,东面背山,西南临海。遗址所在地是红粘土临海山坡,不长草木,水土流失较严重。三角尾村原地名为“沙角尾”,《粤东考古发现》一书写作“三角尾”。
沙角尾遗址的文化特征:
石器,主要是多型号的磨光长身石斧、石奔,有少量的有肩石奔。还有呈叶形的磨光石箭镞。
陶器,主是一种矮圈足陶罐,饰曲折纹,腹部饰一周附加堆纹。有的罐口沿带流。器表饰绳纹、斜方格纹、叶脉纹、曲折纹等纹饰。
沙角尾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约距今四千多年。
3、菝仔围遗址
这一类型遗址包括菝仔围、施公寮、径尾、桥仔头、竹仔脚、沙坑南、牛肚、东坑南、海埔圩等处。菝仔围遗址较有代表性。
菝仔围遗址位于遮浪施公寮半岛的菝仔围村(现名新围村)东北面约半公里的双山仔南坡,北面二公里是碣石湾,西一公里是白沙湖。遗址所在地“双山仔”是东西相对的两个馒头形小山岗连接的沙丘,面积约20多亩。
菝仔围遗址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由于沙土流失,文化遗存已披露地面,俯拾皆是。其文化特征是:
石器:主要是一种横截面呈梯形、刃口多数成半圆弧形的长身石奔,有一种成弧凹形刮削器,也有少量的有段石奔。还有穿孔石斧、石箭镞、石矛、石戈等。而且还出现了石制饰物。所有石器都通体磨光,种类较多。
除了磨光石器外,还有较多的半成品打制石器和石制工具,说明了该遗址还是一处较发达的制造石器的加工场。
陶器:夹砂陶器,以夹砂红陶和夹砂黑陶为主,也有夹砂灰陶和泥质软陶。陶衣呈黄褐色。夹砂陶器以手制为主,壁厚,多数为敞口、斜肩、鼓腹、圜底。主要器物有圜底釜、大口尊等,器表饰绳纹。
还有一种亚腰圆筒形陶器座和一种独特的陶支脚。陶支脚的形状,一头成啦叭状,另一头制作稍为倾斜的两个犄角状,倾斜的内面烤火痕迹清楚,背面没有烤火痕迹,可见陶支脚的放置是喇叭状朝下,两角朝上,以二个或三个陶支脚组合成炉状,上端的角顶住圜底釜,作烧煮食物之用。
泥质软陶,呈浅红色或浅灰色,器形多见敞口、斜肩、鼓腹,主要器物有大口尊、釜等,器物的肩和腹部用手制,口沿有轮制痕迹,壁较薄。器表饰方格纹,圆圈乳丁纹、斜方格带突点纹等纹饰。有的罐口沿对称的两边穿制两个小孔。还有一种泥质陶罐,器表饰云雷纹,烧制火候较高。
在泥质软陶陶器中,多数还以两层或三层不同的陶土夹制成同一件陶器,证明了菝仔围先民们已掌握到不同陶质的溶合特性,具备了一定的制陶技术。
上述文化特征属新石器时代末期,上限自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下限与浮滨类型文化相似。距今约二千五百多年至三千多年。该遗址有连续发展的特点。从石器的器形特点表明,石石奔和刮器削的刃部或弧凹形,这是用于雕木头或刻制独木舟的工具。石矛、石戈等用于狩猎。可见,菝仔围先民是从事捕捞鱼虾(原始渔业)、原始农业和狩猎获取其生活资料的。
4、沙坑南遗址
沙坑南遗址(《粤东考古发现》一书称为SOS)位于沙坑北遗址南侧,东北面一公里是沙坑村,南距龟龄海约一公里,东面有淡水山坑向南流出海。出土文物的特征:
石器:石石奔的横截面呈梯形,有一种成弧凹形刮削器。还有石箭石族、石矛、匕首和石戈等石器磨制特别精良,数量和器类都较多,是一处重要的制石箭工场。
陶器:主要是一种饰绳纹的夹砂粗陶器。还有一种饰方格纹的泥质纹陶陶罐,口沿用轮制,腹部用手制而器身颇薄。这种方格纹陶器与菝仔围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泥质陶陶器相类似。
据研究,沙坑南遗址属于新石时代末期。贝壳碳十四化验测定的年代是公元前1050年(差距100年),即距今三千年左右。
5、东坑南遗址
东坑南遗址(《粤东考古发现》一书称为TAS)位于捷胜东坑村南侧,东临东坑湖,西二公里是东坑盐町,南距坑海一公里,北距东坑村二公里,东北面有山塘围沟淡水山坑,流经遗址东面出海。遗址面积约五十多亩。其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征。
石器:主要是一种数量较多的、呈孤凹形的刮削器。有一种横截面成梯形的石奔。还有石箭镞、石矛、石戈等。
陶器:夹砂陶器有黑陶和红陶二种,主要器类是敞口罐。还有一种矮圈足夹砂陶碗,器表饰绳纹。
泥质陶有浅红色和灰色二种,主要是一种有流带把壶,有一种直口陶罐和烧制火候较高的陶奔,器表均饰方格纹或双线方格纹。有的方格纹陶已烧制成近瓷的硬陶,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制陶技术。
在文物普查中,我们还在东坑南遗址发现了带深粽色厚釉的泥质陶片,由此说明,用釉的年代可上推以新石器时代。
以上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征表明,东坑南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该遗址的木碳样本的碳十四化验,年代测定于公元前1175年(差距400年),即距今三千年左右。
6、埔上墩遗址
埔上墩遗址位于汕尾镇西面二公里处,东约一公里坎下城,南临汕尾海,北面紧靠埔上墩村。因植树和耕种,遗址受破坏较严重。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征:
石器:主要是一种横截面成梯形的石奔、石斧,有一种磨制精良的石矛,石矛的两边刃部锋利,器身中间刻制一道凹陷血槽。这种石器在香港大屿山石壁和深圳蛇口等地都有发现。
陶器:夹砂陶以夹砂红陶和灰陶为主,外加浅红色陶衣。器形多见敞口、斜肩、鼓腹、圜底。器表饰绳纹。主要器物有圜底釜、圈足器等。
泥质软陶有泥质黑陶和灰陶二种,外加黄褐色陶衣,器表饰方格纹或双线方格纹。器物有小平底和圜凹底罐等。
该遗址的年代,上限自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下限至春秋时代,距今约二千五百多年至三千多年。
海埔墟石戈出土点
海埔圩石戈出土点位于田墘镇内湖海埔圩南侧海滩,南临白沙湖海(田墘湾),对岸是菝仔围遗址,西二公里有竹仔脚遗址,北面背靠过岭山。1984年在该处出土石戈一件呈褐色,援长15.4、内长4.8厘米,中间钻一孔,孔径一厘米,通体磨光。此石戈与菝仔围和东坑南遗址出土的相类似。
二、青铜时代遗址
1、宝楼山遗址
宝楼山遗址位于东涌宝楼村东侧山谷中的龙岗埔,东面和北面紧靠羊牯岭山,西距东涌圩六公里。约于1938年,意大利籍麦兆汉神出神甫曾到宝楼山遗址采集到铸造青铜斧、青铜铃、青铜发簪的石范和夔纹陶及小量绳纹陶片等文化遗存。但是,当年他却没有发现石器的遗存。
1984年,在文物普查中,因为该遗址严重水土流失及多年来耕耘的关系,没有找到青铜器,却发现了磨光石奔一件。
这件石奔,成梯形状,由深灰色细砂岩制成,长6.5厘米。刃部向一边倾斜,这是使用磨损的痕迹。
铸造青铜斧、青铜铃、青铜发簪的石范在宝楼山遗址发现,说明该遗址是一处很重要的青铜器铸造工场。
宝楼山出产锡和铜矿,这一时代的宝楼山先民们已掌握了较进步的采矿生产技术,打制出各种器类的范模,烧炼铸造出各种青铜器。
据考古研究,宝楼山遗址已属青铜时代,年代约为西周至春秋时代,约距今2500多年。
2、青铜兵器出土点
青铜兵器出土点位于后门镇东面二公里的后澳海边的第二级台地上,东南距海约30多米,南面靠山,东北面约500米是广汕公路,后面是第三级台地。1984年8月,群众在该地挖贝壳时,于一米多深的贝壳层中,发现了十多具尸骨,在三具没有头骨的尸骸肋骨处,分别插着一件青铜兵器。尸骨已被群众收捡移位。我们闻讯后,到现场将三件青铜兵器带回馆保存。其中有:短剑一件,中间凸起有脊刃部稍向内收,骨交扁平实心,正面有一圆穿。残长19.54米。
矛一件,短身,中间隆起有脊至骨交部、骨交后部成弧形,正面有一圆穿,共同銎近棱形。通长13.5厘米、叶宽4.1厘米。
錍一件,体薄长、宽身,两面前端凸起两条棱,中间有一椭圆孔,两棱向后渐收缩成一条较宽的脊。残长8.2、宽3厘米。《辞海》引《方言》第九:“(箭镞)其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或谓之钯”。海丰出土的錍,体薄身宽有棱,正与《方言》中描述的相似。这在广东还是首次发现。经研究,以上三件青铜兵器属于春秋时代。
过去,宝楼山遗址曾有青铜斧、青铜铃等范模的发现,这次发现的三件青铜兵器,亦有可能是当地铸造的。
这三件青铜兵器出土时分别插在三具没有头骨的尸骸的肋骨处,另外十多具尸骸都有头骨,这可能是春秋时代南方部落之间在战争中、战胜者对战败者的首领“割头请功”的缘故。这是发生在本县境内春秋时期的战争事件的实物证据。
(选自《海丰文物志》,作者:郑正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