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市甲子镇是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中心镇,也是汕尾市重点镇、陆丰市三大镇之一,地处陆丰市东南部,位于著名的甲子渔港之滨。距陆丰市区东海镇51公里,东隔瀛江与甲东镇相望,西与甲西镇相连,北与惠来县接壤,南临南海,是甲子港周边两县五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全镇陆地总面积14.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公里,辖14个居(村)委,其中居委会13个,村委会1个,总人口约14万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2.5万多人。
甲子镇[汕尾市] - 简介
甲子镇是一个古老、发达较早的粤东重镇。原称甲子门,因港口有大石壁立,排列如门,与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字相符,因此取名甲子。甲子之名,始于西汉、宋元年间。当年,因为战乱导致“北向南迁”,福建及中原一带人民便搬迁来此聚族而居,到明朝初期,已经形成颇具规模的市镇。为防御倭寇海盗,明朝在甲子设所。民国时,曾有区、镇建制。1957年划出甲东、甲西后,定为县直辖镇,1958年改为人民公社,1980年10月成立镇人民政府。甲子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地带。地质表层以黄土为主,含沙量较多且坚实。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左右,终年温和多雨,阳光充足。水产和土产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甲子镇[汕尾市] - 待渡山
待渡山位于甲子镇东隅嬴江岸边。待渡山海拔不高却满山苍累。山头,天生一块块造型乖巧的大小石头。山坡,一株株不知名的小树,有柑树般大,枝繁叶茂,婆娑多姿。树木之间,幽径交错,乃文人墨客览胜怀古之处,朋友恋人欢会抒情之所。
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相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赵罡及其弟两帝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他们得到甲子进士邑人范良臣进食劳军,赐之为右仆射,渔民郑复翁率众勤王,被封为都统;二帝惊魂稍定,胆量大增,故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现山上还有“进食亭”的遗迹。为明代万历年间参将张万纪、守备胡文恒驻甲子时兴建。进食亭又名帝子亭,为仿木结构,面积约20平方米,内塑有陆秀夫、范良臣为宋帝进食石像,并刻有“君恩如海”四个字。进食亭下还建有一处“将军宿”,以慰郑复翁忠心报国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