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
查看: 10900|回复: 6

论《汕尾模式》的可行性 ——贝岭居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9 19: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汕尾模式》的可行性
                                                         
                                               作者:贝岭居士

   “汕尾模式”一词,是本人最近在一篇名为《汕尾的希望所在》的文章中首次提出的,是就有关广东汕尾地区经济发展而言的一种探索思路。因为其明显地有别于我国现有的普遍的经济发展形式,故按地名称其为“汕尾模式”。
   “汕尾模式” 是在广东产业“双转移”战略基础上派生出的一种因地制宜的特殊形式。所谓特殊形式,是指它是利用了地域条件、政策差异、前瞻趋势以及历史人文等因素在内的一种有前提条件的发展形式。具体地说,就是在《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目前还是“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合作区还有待确认)这个“双转移”成果的基础上,将深汕特别合作区从产业合作拓展到全面合作;从200平方公里园区拓展到汕尾市的全境;并在目前行政区域不变情况下,将汕尾实际上作为深圳一个行政区来运作,从而将《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简称为《深汕特区》,参照深圳特区政策或者部分政策,形成一个崭新的“汕尾模式”,以促进汕尾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人在《汕尾的希望所在》一文中自喻这是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建议。之所以这么高调,是因为看到这对汕尾来说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众所周知,汕尾从原海陆丰两县的基础上建市后,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发展缓慢,成了全省的经济尾巴,并且,在全国众多的沿海城市之中也一直排在尾巴。本人曾将其比喻为一架错装了汽车发动机的飞机,只是滑行而飞不起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没有起来,在升级建市后也没有起色,如今在全省产业战略调整时期再不抓住机遇,那就无话可说了。由于落后的太多,必须有超常规的发展速度才行,而要有超常规的发展,就必须有创新的思路,按部就班的发展方式是来不及了。 这也就是本人在研究了省的“双转移”战略、深汕产业转移园和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的情况后,认定这是一个绝好的机遇,运筹得当或可出奇制胜。况且,天势来了,地利有了,人总不能再懵懵懂懂了,不敢说我独醒,起码帮着呐喊也好吧!
          为此,在《汕尾的希望所在》刊出后,既有朋友的鼎力支持,也有围观者的“呵呵”干笑。这不奇怪,正如我在前文中已经讲到的,“此事的难度是明摆着的,不仅涉及到深汕两市,还涉及到省甚至中央。但作为背水一战的汕尾,为此去‘杀出一条血路来’将是功德无量的!”。这样听起来可能有点“悲壮”的感觉了,其实不然,不论从国家层面到省的层面,甚至人们较担心的深圳方面是否有如此浓厚的合作兴趣?在本文中我都将会从各个层面进行分析,将主观与客观规律相结合,从而得出“汕尾模式”切实可行性来。这也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从国家层面看“汕尾模式”的可行性
          改革开放初期,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逮着老鼠就是好猫”,全国出现了了形式多样的发展模式,著名的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虽然体现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温州的民营性质和自生自灭的形式,苏南的政府超强干预的形式,但都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广东的经济也是在许多不同的经济模式下发展起来的。
          现在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了,国家对区域的经济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指导,从国家层面展开了区域性的发展战略规划,如“长三角发展规划”、“珠三角发展规划”“国家中部地区发展规划”等等,几乎覆盖了全国的各大区域。各地在此形势下也都纷纷力争能进入国家层面的规划中去,享受到更新一层的政策优惠。就连经济特区的深圳也沉不气了,再度申请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头衔。说到这些,似乎汕尾是要想成为国家层面上的话题,其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通常是可以这样来理解,但如果来个反向思维,情况也许就会出现另外的可能。设想一下,国家发改委在对各大区域进行规划之后接下来该做什么?可以肯定的说,他们接下来是在静观自己“沙盘作业”的反响程度如何了。作为一个战略级的重大规划,部署之后,下面的反映如何是制定者们最为关注的。而作为珠三角自然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之一,这个大“窗口”里有什么风吹草动,出现任何一个有价值的回馈信息,都不会逃过他们视线的。那么珠三角在落实规划中的主要动向是什么呢?是“双转移”!这是既是广东经济决策上的创新,也是实际发展中的主轴。所以,一切有关这个发展主轴的动向,不论是省的层面还是国家的层面都不会忽视的。
          分析之下我们就能看到,作为“双转移”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新鲜事物——“汕尾模式”,就不仅是一种发展思路的探索,完全有可能进入国家层面的视线。作为省的层面就更不用说了,既能为“双转移”找出一个拓展的典型,又能解决一个落后的老大难地区,何乐不为?何况,作为“汕尾模式”的双方,也并非等闲之辈,一个是经济特区深圳,一个是革命老去海陆丰,不论从哪方面讲历史讲,都可以说上几条既深远又现实的意义来。
          从深圳方面上看“汕尾模式”的现实性
          深圳方面的态度如何,是“汕尾模式”能否实现的关键,也是人们感觉最没有底的一个方面。最普遍的疑问是深圳为什么要与汕尾全面合作?这对它自身有什么好处?
          的确,深圳与汕尾两地的差别之大是有目共睹的,仅从GDP来看就一目了然了。以2009年为例,深圳的GDP是8200多忆,而汕尾则是400忆左右,相差是二十倍。这也还是需要我们进行反向思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们只有进行深入分析,来理明合作一方到底想什么要什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俗话说“大有大的难处”,深圳面临的问题肯定不比汕尾少,其对发展的急切和热情也绝不会低于汕尾,因为不进则退的道理,对谁都是适用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深圳眼下主要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创新,一个是拓展。而“汕尾模式”恰恰都蕴涵了这两方面的主题。
          从创新来说,深圳以往一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但这个势头近些年来随着内地诸多的异军突起,深圳已经显得不那么强势了,这也令全国的目光不再聚集在它的身上。但创新仍是深圳一张保底的牌,是不会轻易丢掉的。不去创新就不是深圳了,它也就失去了立市之魂!所以,对任何有利于深圳发展的创新之举,深圳都不会漠视的。况且,深圳在实践“双转移”上是一马当先的,从粤东到粤西,从省内到省外,甚至是海外,它都在努力的耕耘。而作为其中“汕尾模式”这个创新做法,如果成功不也正是深圳自己在“双转移”实践中的创新成果,何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从拓展上看,深圳更是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去推进。这些年来在深港合作上,深圳从“剃头挑子一头热”开始,以“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姿态,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赢得了对方的信赖,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而中央有关“珠三角发展规划”出台后,深圳又是积极主动地与同为珠三角东岸的东莞、惠州展开合作,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至于当前与汕尾的合作,应该是深圳在拓展方面的又一次重点推进。或许人们会说,深圳与香港和莞惠的合作都是有利可图的,那么与汕尾这么落后的地方合作又有什么可图之处呢?的确,深圳汕尾两市相比是不在一个级别上,但并不是没有可比性的。比如,虽然深圳在经济总量上是汕尾的二十倍,但它的土地面积却只有汕尾的二分之一,这正是深圳所缺乏的,也是深圳今后发展中所面临的“四个难以为继”的重中之重。发展空间的局限成了深圳自身发展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在目前靠国家政策无非解决的情况下,以合作的形式去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深圳正在探索中的方向。当然,或许人们会问,土地面积大于深圳的地方多着了,为什么就要同汕尾合作呢?这也不难解释,因为,它们两地有着特殊的地缘,从陆上相距仅有100来公里,从海上走也才50 海里。距离相近交通也十分便利,目前有两条高速公路相连,下来明年还将开通高速铁路,再加上海运线路,地缘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那么除了土地汕尾还有什么可以吸引深圳的呢?当然有!想一想汕尾的特点是什么?特点可能会有好多,但最大的特点就是落后!这不是玩笑话,现在的落后,就意味着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正好是深圳方面可以大展手脚的地方。
   还有就是与汕尾的合作,可以使深圳更加丰富其在与外部合作上的层次和力度。如深港合作,是着眼于国际的空间;深莞惠合作,是着眼于珠三角的中心地位;而深汕合作,则是跳出珠三角去探索更为广阔的前景。同时,这在政治意义上和区域平衡发展上都会为深圳带来不少的加分,这点就不必在此展开论述了。总之,深汕的合作是建立在互补的基础上的,得到的也肯定是合作的“双赢”局面。其实,深汕早就应该走上合作之路了,当然,如今能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算是另有一番滋味。
   以上从国家和省的层面以及深圳方面做了一些分析,力图说明在“汕尾的希望所在”一文中提出的“汕尾模式”的可行性。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属于对外部方面的。而本人担心却是汕尾的自身方面,其理由的依据就是“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这个基本的哲学道理。本人在“汕尾的困惑”一文中,归纳分析了汕尾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困惑,如“名气的困惑”、“人气的困惑”、“地理的困惑”以及“方向的困惑”,这些困惑或多或少的困扰了汕尾的经济发展。但存在困惑的根源,还是那句话:“发展是硬道理”!一旦经济发展起来,其它的困惑必将迎刃而解。
          本文算是对“汕尾的希望所在”一文的补充和对“汕尾模式”一词的解释。当然,所谓的“汕尾模式”只是个人的一个思路,一种纸上谈兵而已。在网上提出这一论点后,也有网友戏为“纸上谈兵”,本人也就此回复了一个贴子。 现在就将那个回复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纸上谈兵?是也,又非也!君不见,当今世界,多少事不是从“纸上谈兵”开始?网络之上,谁人不是在“纸上谈兵”?全国两会,万千提案不也是“纸上谈兵”?孙子兵法,不更是“纸上谈兵”?的确,吾辈也仅有“纸上谈兵”之能,不过是谈多了,谈到点子上了,或许可以让那些有决策之能者,在其位施好政。政通人和,与吾等“纸上谈兵”之人也好。
          
          
           2010年 3月14日于深圳


转载自“天涯社区”

0.jpg 该贴已经同步到 汕尾小虾的微博

楼主热帖
[站务管理] 给镇哥的信
[三唯论点] 站在2012年门槛上的期望与畅想
[三唯论点] 闲话汕尾——如果有一天
[休闲生活] 汕尾盛产优质海盐,何不主办盐博会?
[休闲生活] 汕尾城市名片
[休闲生活] 顺应经济发展需要,将汕尾海关从汕头海关划入

发表于 2011-12-10 16: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太空洞
发表于 2011-12-10 16: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商人要赚到钱,地方有财政收入,公民能就业--------发展的普世价值
发表于 2011-12-10 16: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汕尾要超越发展-----------动大手术-------创办-------------政治特区。
发表于 2011-12-10 16: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鼻子-----------政治体制
发表于 2011-12-10 16: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12-10 17: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厢情愿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