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寨古村落是由石寨、新寨和忠贞祠三部分构成。
一、人杰地灵说石寨
石寨,一部用石头写就的历史;
石寨,一个磊筑传说的古村落;
石寨,一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
走进石寨,古风扑面,如同翻阅一本神秘的古书……
固若金汤名不虚
前有螺河蜿蜒,背有群山耸峙。平畴百里的绿野中,几座小山冈绵绵相连,酷似一只趴着的狮子。一座古寨静卧其上,与北面的千年安陆古县遗址环珠寨遥遥相望——这便是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
石寨村是黄姓集居地。座东向西,依山而筑。有着鲜明的古代农业文明和岭南地理文化的特征。从建筑的整体格局,到安全防卫设置,石寨村都堪称一个奇迹。
寨墙周长约700米,高10米,基础部分由石板条垒砌,足有3米高,上部分用三合土夯就。墙宽4米,墙体3米以上分内外墙,内外墙之间有2米宽的“马路”。外墙遍设碟口和炮眼。分设东西南北四门,距城门四十米处两旁各设墙头堡。自生自长的平抛(音)诗意盎然地倒悬城墙上,不但让斑驳沧桑的墙体呈现绿色的生机,而且还起了保护的作用,这正是几百年城墙不老的秘诀。
西门城墙上方,嵌着一方石匾,上书“石城”的两个漆金大字,系黄氏先祖手迹。 城内民居,一路依寨墙走势呈圆形而筑,一路依山势高低而建,层叠有序。两路中间一条依山势而筑的主村道环穿全村,次要巷道与主巷道两端相连,构成庞大的村道网络。民居建筑结构大都属“三间过二伸手”,通俗而实用。
处在同一样层面的房屋,分列两边,门当户对,巷道的两端筑有院门,与环城巷道相连,俨然成了“城中城。”若遇外敌或盗贼闯入,两端院门关闭,自可“瓮中捉鳖”。
在寨内制高处的巷道旁,有一通体漆黑巨石,上钝圆下肥硕,状若蜘蛛。仔细观察周围巷道的走向,可发现周围巷道都以蜘蛛石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性纵向分布,横向的巷道又交错穿过纵道,使整个寨在布局上呈现成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据说此寨属蜘蛛地,故成此局。 位于山顶上的南门与东门相联相通,南门置于寨内,过南门向左拐走数步便是东门。东门之上有小楼名叫朱紫楼,寓意紫气东来。楼上左右门将两端城墙联接,地面两侧有台阶通往楼上。楼上楼下各有一幅对联。在封建朝代,只有皇宫皇城才能开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将南门隐于寨内,既达到开全四门的目的,又不致触犯皇威,足见石寨先人的聪明睿智。南门楼上置魁星爷祠(文昌爷),每年正月村里要举办隆重的祭拜活动,还举行麒麟烟花表演,煞是热闹。
东门外是一片开阔的山地,出东门使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空地另侧是陡壁,如一座山被削去另一边,易守难攻。石城的地下排水系统设计,亦可谓一绝。留心脚下走过的巷道,石板下隐约可见又深又宽的排污暗渠,因山势呈螺旋状。各暗渠由高到低汇入环城巷道主暗渠,再流向寨外直通鉴湖。全部以条石铺砌的巷道,清理下水道淤塞极为方便。
暗渠不但是排污设施,还是秘密通道,渠内可匿藏数百人马,非常时期,若城寨被围时还可派人由此道秘密潜出,向外通风报信。村人有一种说法:蜘蛛石周围三百米无蚊蝇。那么蚊蝇是让蜘蛛吃了吗?当然不是,其主要原因:一是寨内居民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二是寨内有通畅排污系统。 以现在的标准衡量,石寨村的排水和防御系统仍是一流的。
几百年前,有如此先进科学的建筑构想,先人的智慧超乎想象。
自然人文两相宜
从石寨村的选址,可以看出石寨先人对“风水”是颇有考究的。 熟谙“风水文化”之道的石寨先人,自然懂得“吉地不可无水”的道理。旧时,在石城的周围有几处泉眼,水流四面环绕缠护,形如“冠带”之势,在“风水学”中,这种水势称为“金城环抱”,被视为大吉的格局。更妙的是让所有的水流都归于鉴湖,于是便有了“四水归湖”、“鉴湖出涨”、“象鼻击湍”等令人称奇的自然景观。
还有“文房四宝”,更常为村人津津乐道。所谓“文房四宝”,是将建筑融于自然之中,组合出这样一幅景观:远处位于陆丰河西境内的法留山峰当“笔”, 阡陌交错的竹坑洋成了一格格的 “纸”,再加上校内:砚山当“砚”, 鉴湖作“墨”,案山成桌,构成了笔、墨、纸、砚、台的意象,喻示天赐文宝,象征人文昌盛,人才辈出。
石寨黄氏先祖、曾任梧州知府的黄德星举人所撰写的校联:“法留峰高永作吾侪笔架,鉴湖波暖长供我校砚池” ,字迹至今犹存。 读地方志或游历文化古城、名山大川,几乎都看到“八景”“十景”之说,“一自高人成八咏,城头怀古耐题诗”,“八景现象”早已成为古往今来区域景观的“保留节目”。
石寨黄氏先祖、进士爷黄易就写有《海丰八景》诗四首传世,其中《银瓶飞瀑》更被方家赞为山水诗之佼佼者。 小小的石寨,不知何时也有了“八景”,而且有内外“八景”之分,都有诗咏流传,这在农村是极少见的,从中可以看到石寨村善于与主流文化接轨的人文传统。内八景:大树银王、魁亭夜月、蜘蛛结网、龟山列案、象鼻激湍、四水归湖、仙人古迹、留峰倒影。外八景:龟山列案、鉴湖出涨、澳港归帆、留峰倒影、仙人古迹、马鞍张图、蜘蛛结网、九龙弄尖。徜徉村寨内外,探寻古迹遗存,低吟浅唱“八景诗”,细细品味,脑海里翻动起一幅幅美景,诗意盎然,其文化意蕴,其视觉美感,匠心独运,令人叹服!旧时的石寨村,文化娱乐颇热闹。设有四间乐馆,三班戏曲,一班皮影,一班虎狮。
据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县戏团需要乐手时都会事先到石寨挑选。1964年,在汕头乐团当笛子吹奏师的石寨人黄宽柔被抽调北京参加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的演出。原汕尾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周波,这位对海陆丰地方文化颇有研究的老人,向记者介绍了石寨村已失传的民间舞蹈《喊吃茶》—— 该舞蹈取材于海陆丰正月十五请“吃丁茶”的传统习俗。按例,去年谁家添了男丁或是娶了媳妇,都要置办酒席宴请左邻右舍。谁家请的人越多就表示来年年运越好。舞台上,二十名妇女,头上梳着闽南妇女的头式,穿着镶边对襟上衣,脚趿木屐,模仿站在石板巷道上争请“客人”的情景,木屐踩在石板道上,咣咣作响,随着石板的高低不平,声音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时而大声时而小声,节奏感极强,采用唢呐伴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出一幅邻里和谐画卷。
励志崇文毓才贤
石寨村重视耕读和“伦理教化”,追求读书——科举——仕宦之路和儒道伦理精神养身齐家。明清时曾出过三进士,七举人,有“文墨乡”之誉。雍正二年,黄继隆于甲辰科(1724年)中举,授山西太原府繁峙县知县;乾隆十八年,黄振聚(字德星)于癸酉科(1753年)中举,广西柳州府雒容县连续六任知县,后晋升为全州刺史。授知县之职的还有黄良享、黄竹衍等人。
还有在嘉庆申酉科拔贡兼中举,后加入国子监读书的黄景才;有在道光丙午年获得举人学位的黄观澜;曾被评为国学优秀生的有黄恭京、黄俭景、黄证欣;有赴省科考名列第三的黄恭景。中举未授官职的有黄继盘、黄财放、黄象家等。自嘉庆至道光的五十多年,该村的太学生共98名,至光绪初期考取贡生、廪生、庠生功名的,不胜枚举(《陆丰县志》乡贤榜多有记载)。
石寨村人才辈出的秘诀何在?除诗礼传家的风气熏染外,还在于石寨人建立了一套寨内会考的淘汰机制和激励机制。清代,不足千人的寨内设有16处书塾,这些私塾的学生,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寨内会考,第一次选出20位优等生,享受“儒租补贴制”,免费就读;第二次会考再从中筛选出10名,每年另由族内提供6担稻谷奖励;第三次即是参加由府衙主办的乡试,考中者每年另可享12担租谷的奖励。一些困难户受之影响,也迫不及待地送子女入学,读书形成热潮。
这种层层选拔的机制基本吻合了科举制度的选才模式,再加以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奖励,所以,石寨学子在乡试、府试中成功率都很高。可以说,这也是完善的祠堂功能的体现,正如清雍正皇帝在《圣谕广训》中所说:“立家庙以蔫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文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
另外,黄氏族人对凡是考上进士、举人,乃至秀才者,都有为其建造石旗杆夹的风俗,以显示尊重人才,激励后进。旧时的石寨村城门外广场,林林总总竖立了28座各式各样的石旗杆夹。每逢节日,旗杆上升起绣有各种功名的旗幡,蔚为壮观,成为当地著名的人文景观。可惜这些石旗杆夹在文革时已被毁弃殆尽。明清两朝,设城筑寨成风。
除了修筑石城外,黄易的侄子还在距石城二公里处的石窿崆山脚下筑起了宏大规模的城寨——新寨。据说该寨前后建了18年的时间,其规模之大、设计之巧、耗资之巨,令人惊叹。另外,他们还有朝廷授封的大量的田亩,租田近有陆丰城东、河东、河西诸镇,远至今天的海丰县梅陇。他们还在距新寨不远处建了一座灵泉寺,完成了旧乡村必具的“学堂、祠堂、庵堂”配套体系。
二、旧祠今日拂新风(忠贞祠)
龙山脚下,闹市街头。 位于陆丰市东海镇东风区丁厝巷22号的忠贞祠,坐东向西,占地1300多平方米。面前建有照壁,左右建有护祠。分前后祠,中间有一天井,后祠置有黄易的塑像。绫罗绸缎下,红爷绿爷分列两边,为其捧砚递笔,煞是威风。建祠时海陆丰尚未分拆,但东海埠已设学宫,故设忠贞祠于此,大概是为方便文武官员拜祭吧。
每逢节日及春秋两祭,清廷历任官员必到忠贞祠拜祭,且一到迎仙桥,文官必落轿,武官必下马,然后步行前往,以示敬重。被清廷赐建“忠贞祠”的黄易与石寨村息息相关。黄易(1630——1677),字子参,号苍潭,石寨黄氏开基三世祖。清顺治十三(1657)年丁酉科举人,清顺治十五(1659)年已亥科进士,初授福建归化县知县(即今福建宁化),曾任京都龙池书院教谕。黄易任上,颇有实绩,兴文字,息词讼,清正廉明,士民称颂。他还敢于针对清廷的“迁海令”冒死向皇帝上书著名的《奏开界疏》,为民请命。但黄易的赫赫声名来自于他在面对两次叛逆时能保持对朝廷的忠诚。
康熙初年,面对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三位汉王拥兵自重的威胁,康熙帝开始了撤藩之举,引发“三藩”之乱。耿精忠在闽反清,地方官员纷纷归附。黄易不愿附逆,遂在县署壁上题下心志;“一日在天之间,取义成仁,无负所学,无负所志;百年存忠孝之念,致身竭力,不忘乎亲,不忘乎君”,随后弃官削发,扮成和尚,历尽千辛万苦,徒步回到故乡石寨。然在家期间,又爆发了李成栋反清之乱。此时,闻知朝廷平叛大军驻扎江西准备进闽平叛的消息后,黄易立即拜别父母,潜入江西。“事机之会,多所筹划,丁巳五月,以孤忠幽愤,卒于三山旅舍,志业不遂;闻者悲之。康亲王暨闽抚特疏以闻,奉旨:黄易两经逆变,不甘从逆,忠贞深为可嘉,著从优叙具奏。部复:奉旨赠福建按察司佥事,遣官祭葬”。(见《海丰同治志》续志下卷人物篇)。孤忠而卒的黄易,不但赢得身后哀荣:乾隆二十九年奉旨立传,编入清史,赐祀京都昭忠祠,又奉旨建于陆城忠贞祠,享春秋二祭;而且为黄氏家族遗下丰厚的“政治遗产”:荫封三代。
康熙六年其父黄致健授封为文林郎福建汀州府归化县知县,其子康熙九年荫授山西太原府繁峙县知县。随着黄易开启的“政治大门”,入仕的黄氏族人渐多,他们谨记祖训,清廉为官,忠贞报国。旧时的忠贞祠还成了陆丰黄姓会馆,又是黄姓学子来龙山读书求学的宿舍。上世纪六十年代,忠贞祠被政府当成公产房出租,直至2002年才归还石寨黄氏后人。目前,重修忠贞祠的工程正在积极筹划之中。在整个封建时代,由朝廷颁旨而建的“一府三家庙”成为陆丰“四大家族”显赫地位的标志。“一府”即高田埔余圣言的“蟠金龙府”,“三家庙”即是指石寨的黄家、博美的洪家、大塘的卢家。
漫步祠内,顿生旷古思幽之情。满屋的空旷肃穆,满墙的斑驳沧桑,惟有那石柱百年来忠实地托举那沉甸甸的辉煌历史。祠堂有私祠、宗祠和家庙之分。石寨人(包括新寨)“三祠”兼备,足见当年的显赫。私祠者,是某氏一支派系所建的,往往称某某公祠,如新寨的黄氏宗祠。宗祠者是指那些同姓而不论派系所建的祠堂,如石寨的外祠。家庙是官宦人家建的祠堂,如石寨的内祠。
据其族谱记载:“三祠”中共挂有48块牌匾,其中有多块是钦赐的。其中还有一块题有“父子文魁”字迹巨匾,为表彰父子两人皆中举人而授。可惜如今所剩无几。深受“祠堂文化”影响的石寨人,至今仍保留着依古制进行春秋两祭的习俗。到了这一天,在外经商工作的石寨人,就连出嫁的女儿家,甚至海外宗亲都要赶回来,带着祭品朝拜先祖,在拜祭的三天里,村里还邀请地方戏团在村里的古戏台上唱演,村人围观喝彩,一派节日的欢乐气氛。
秋祭在石寨大宗祠进行,春祭在新寨的黄氏宗祠举办。其仪式与内容自清以来基本保持不变。有一套既定的仪式,事先选学行优秀的生员当乐舞生,文武各一队,一般32人。另选文行兼优,仪表端正、声音洪亮的“文人”10人为赞礼生。祭后,按功名高低给参加祭礼的人分不同品种、份量的胙肉、粉饼。另外,凡年届五十或具秀才身份以上者均可在祠堂吃三天。在这三天里,既可总结村里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又可对来年族务作大体的安排,这颇似今天的“团拜会”。取消科举制后,规定凡年届五十以上或具高中毕业身份者均被请至祠堂聚餐。
三、圆型古寨成一统(新寨)新寨,现实与历史交织而成的民俗画卷,一个百年家族演绎的历史传奇……
远山如褚。
眺望大安境内东北面威武磅礴的狮仔嶂,主峰宛如狮头,昂首北望,山嵴形如狮腿,红褐色高岭土裸露于山体表层,犹如赤色雄狮卧于山峦之巅。
山脚下,圆筒式的新寨掩映于绿树翠竹之中。寨前,平畴百里,近处有小山相向,一形似雄狮,一状如大象,构成了“狮象把水口”的独特地理景观。
新寨始建于康熙三十年,以建造者黄继显父亲的名字“和安”命名为“和安里”。新寨黄氏族源出石寨,故又称新寨。
高达丈余的城墙,古老斑驳灰黑相间布满用于防御、对外射击的枪眼。内侧地基地上高约16米13层的城墙横截面呈梯形,越往下越宽,从下至上,构成了不同层次的环寨墙道。墙的最下边用坚硬石头铺筑,厚实坚固。墙基与民居空出宽1米的环墙寨巡逻路道。
“原来的寨墙比现在还多了三层哩。当年建寨时老祖母提议多建三层,说是留给后人拆的。解放后,上级下令拆除寨墙,村里组织青壮人员用铁镐铁捶费了好大劲才拆掉三层,最后因墙体实在坚固只好作罢。”村人自豪地介绍。
寨门按后天八卦的方位设定西、南、北三门。正门为西门,门上有牌楼,上匾 “和安里”三字浮雕凸现,寓“和睦安居”和“兴盛平安”之意。有趣的是,正门、家庙大门成一直线,远对河西镇境内旗山和剑岭(乌面山)两山峰之间。门联曰:“左映旗峰迎瑞气,右临剑岭发祥光。”南门匾书“洁齐”二字,门联曰:“瑞蔼南宫开泰运,光迎东井唤昌期”。北门匾题“阳德”二字。门联曰:“英风特著于西蜀,正气常存呼北门”。
三寨门很牢固,一前一后,一小一大两道石门,通道两侧各有一小间,用于堆放武器和驻扎人员。每扇木门厚达10公分,大门关上,有两道搭链、两道穿杠,穿杠还可以用榫子加固。门上面有两块方形石槽,消防用的,当敌人用火烧门时,在上面可以用水浇灭火。
寨墙外原有雕楼八座,其中六座位于三门左右两侧,延伸出墙外2 米,墙环道可达八座雕楼。周围底圾平展,四周的动静尽收眼底。所有的窗口视野一致并互交,不留视野死角,如全寨三个寨门关闭,则固若金汤。
明清时期,海陆一带倭患严重,盗匪猖獗。富甲一方的新寨,居然没有倭盗敢前来袭扰围攻,其威名由此可见一斑。寨内建筑以“五马拖车”的黄氏宗祠为中心点,前有开阔的广场,后有一前一后两栋“九间楼”横列,每栋高二层,各有九个房间。宗祠左右两侧“八间厝”民居横护,并与“九间楼”之间留有两块空地,谓之“龙眼”。四周环寨墙而筑的民居环包围护,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宗祠的主体建筑以一座三进大厅堂为中心置于中轴线,主体两侧分别各有两座“九间学”纵向排列,以“火巷”与主座隔开,最外侧再加建“火巷”“排屋”围合,使之成为一座庞大的独立单元。
庭院排列有序,整齐划一,三街六巷穿过其中,分隔适中得体,动静相宜。前后门庭与左街右巷相连相通,虚实结合。民居建筑材料以三合土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砌,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用土坯或夯土垒筑。村人说,建寨时黄继显之侄黄德星已以正四品的官衔出任广西梧州知府,故按封建朝代“四品官厝”的规格,每间房离地面1.2米以上全部漆成白色,之下一律漆为墨黑色。按封建王朝律例,如遇朝廷四品官员前来抄家,家人只需把屋内东西自行搬出即可。
纵观寨内所有建筑,相互有呼有应,有聚有合、有大有小、有主有次、有里有外,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恢宏的气势,聚而不乱、分而不散、规整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秩序,呈现一种群体的和谐与平衡。
圆型自古是“幸福”、“美满”、“走运”的象征,新寨黄氏族人出于家族对外防御安全的需要以及同一家族共同居住生活的需要,以“聚族而居”的观念,采用距离的点线关系成功地把家族建筑群体凝聚在一起。同时把各家庭划分为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显得完整而宁静,体现出大家族融洽亲合,富有浓厚的人情味,适应了大家族伦理秩序的的巩固需要。
狮仔嶂海拔400米以上,位于陆河河口墟东南8公里,向大安、八万两镇延伸,自古以来就被陆丰人民视为“灵山”。它自西北至东南,至东南端余脉一路至碣石镇玄武山,故有玄武灵庙;一路至东海龙山,古有龙山学宫。在中部的大安境内石砻箜处分龙三脉,两路折北一路向南,两北者始有唐武德五年的安陆县址环珠寨、清康熙年间的新寨。地师张连烽认为,新寨属“狮仔嶂来龙”,但“龙旺局小”,日久恐成“悃龙”之地,故留言黄家日后须在寨东面石砻箜处修建庵庙,借寺庙钟声起“振龙神”之功。
石崆箜位于狮子嶂东北部,距新寨约2公里处,山水清幽,怪石嶙峋,山泉长流不息,水清甘可口,长饮可葆鹤寿童颜,据说左右二涧可验天气阴晴,故名“灵泉”。为大安古八景之一,诗曰:“狮嶂灵泉出一河。”
清雍正三年,一僧人自广州花都而来,自称“生在花锦地,死在灵泉寺”,奉师傅之命前来灵泉建寺。新寨人想起地师之言,对建寺极力支持,出钱出力,籍此完成 “学堂、祠堂、庵堂”配套体系。还特地从五台山定制一口大铜钟。据说,该铜钟极沉极厚,声传10里,音清而绵。大铜钟毁于“文革”。《县志》记载:“清雍正乙巳三年(公元1725)在狮子嶂下石崆峒,由僧嘉会所募建灵泉寺”。
寺内原有一株大柑树,寺成时由嘉会亲手所栽。据说该柑树无论大旱之年或是霜冻之季,年年挂果,可摘几百斤。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安公社在荒山埔开办柑场,柑场技术员经常带上级领导到庵内参观考察柑树。后来,该柑树施用化肥后,竟慢慢萎死。僧嘉会死后葬寺附近 “和尚墓”,立有碑记。灵泉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黄氏族人倡议重修,至今香火鼎盛,游人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