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5866|回复: 22

[论汕尾] 读幽壹兄《回不去的故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4 12: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钩 于 2013-8-24 12:10 编辑

收到幽壹兄的大著《回不去的故乡》已好些天,拜读后想说点什么,只是近期杂务与稿债颇多,便耽搁了下来。当然时间就像女人的胸,挤挤总会有的,那今日就胡扯几句吧。

相信海陆丰的朋友读《回不去的故乡》,会像我一样涌起一股亲切感。幽壹兄笔下的故乡风俗与风物,虽属客家人,但陆河与海陆丰相邻,风俗相近,连一些民间俗称也是差不多,文章中那些风物、风俗,我们也非常熟悉,因为那也是海陆丰人自己的记忆。所以看幽壹兄的文字,完全没有“他者”的感觉,满纸都是扑面而来的家乡气味。对于离乡在外的人来说,还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受。

《回不去的故乡》确实值得一读,特别是海陆丰的年轻人,有必要沿着文字的小路,到那个我们这一代人很熟悉、却已经回不起的故乡(因为这个故乡已经消失了)看一看。在这个意义上,幽壹兄这本书,比本土最常见的无病呻吟的小说散文、孤芳自赏的诗集,以及郑溢涛先生的那些鸡零狗碎杂文、枯燥政论文,要有价值得多。

但是,这本《回不去的故乡》翻下来,也确实有遗憾的地方,幽壹兄请海涵我实话实说。要说遗憾,主要有两点。第一,觉得作者文字太质朴无华,这一点像石磊的小说,缺乏一种风味,本来这种追忆故乡风物的文字,是很容易写出风味来的。但幽壹兄的文笔,我就感觉未能够营造一种文学味道,似乎未经雕琢,有点粗糙。作者好像要饱含深情讲述他的故乡,但在写作的时候自己又跳了出来。第二,感觉整组文章的主题还缺乏提升、升华,还停留在“回不去的故乡”这种城市小资的抒情层次上。

一般来说,这类讲述、追忆故乡的文字,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将它雕琢得更加精致、立体、有深度。一种是文学化的方向,看刘亮程笔下的乡村,虽然离我们很遥远,却能一下子俘虏了我们的审美。这便是文学的力量。将刘亮程的文字与幽壹兄的文字放在一起,我觉得可以这么比拟,幽壹兄笔下,故乡是一碗普通的米饭,而刘亮程笔下,故乡是米饭发酵后的酒,能醉人。在海陆丰作家中,我觉得陈再见与沈绿洋的文字,能表现出某种风味。

另一个方向是学术化。故乡不仅可以是一种文学想象、文学形象,也可以是社会学的生动载体,有一部以散文笔调写成的著名社会学著作,叫做《金翼》,讲述的也是故乡。几年前,我也想过写写故乡,从题材来看,应该跟幽壹兄的大著差不多,但我的角度会很不一样,比如我会从乡庙、公厅等故乡风物切入,侧重于讲述传统乡村的公共治理秩序与机制,从这种传统秩序与机制的消失来阐释“回不去的故乡”。

总而言之,我个人觉得,幽壹兄的这组故乡文章,要么可以更文学一些,要么可以靠近学术一些。当然,所谓“遗憾”,也只是我作为一名阅读者的感觉,并不等于是幽壹兄作品本身的“缺陷”。




该贴已经同步到 吴钩的微博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请南海闻道与缘来缘去两位联系我
[三唯论点] 读幽壹兄《回不去的故乡》
[三唯论点] 郑溢涛兄,听兄弟一声劝
[三唯论点] 郑溢涛是市民网的公敌?
[三唯论点] 炮打汕尾杂文
[三唯论点] 未觉池塘春草梦

发表于 2013-8-24 15: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要么可以更文学一些,要么可以靠近学术一些”,这话我赞同!
至于“郑溢涛先生的那些鸡零狗碎杂文、枯燥政论文,要有价值得多”,我看大未必!除非你能正面回答我《与吴钩侃杂文》及《这样子的幽壹也比某类人可爱些》涉及你的问题!


发表于 2013-8-24 15: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另外,吴钩现在是研究“儒家宪政”的,余英时、余世存有些论述,可参考。余世存说——
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大盗乡愿合谋”;
现今“无论是证明儒教宪政主义,还是证明道家自由主义,都不过是挟自以为是的“知识正确”去裁剪先人著作。”

我也认为,原始儒家具有“赛先生”和“德先生”的主张,这是原始儒家之“得”;但是,这基本上是“个体成长”范畴的主张。其失在于,何尝在制度、机制保障上有过比较有效的设置!
所以,我的意思是,要重点研究原始儒家的好主张为何没能够普遍开花结果,或者开出的是毒花恶果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20: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8-24 15:19
另外,吴钩现在是研究“儒家宪政”的,余英时、余世存有些论述,可参考。余世存说——
两千多年的历史,是 ...

“赛先生”、“德先生”?这些五四腔的词语,已经OUT了。
发表于 2013-8-25 00:06:48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我买来已读了一半,感觉不错,朴实,太华丽的话我认为反而显得浮躁,如果有幽志签赠,更有收藏价值。
发表于 2013-8-25 01: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钩 发表于 2013-8-24 20:46
“赛先生”、“德先生”?这些五四腔的词语,已经OUT了。

五四或有偏颇,但是如果“打倒五四”,必成卖国贼!
发表于 2013-8-25 01: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行我酷 发表于 2013-8-25 00:06
这本书我买来已读了一半,感觉不错,朴实,太华丽的话我认为反而显得浮躁,如果有幽志签赠,更有收藏价值。

最该收藏的是笑蜀先生的《历史的先声》!
发表于 2013-8-25 01: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钩兄:如果你也始终不能抛开对鲁迅的成见,就别来跟我扯什么“儒家宪政”!
发表于 2013-8-25 02: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钩兄:不好意思,又写了则“鸡零狗碎”——《关于“异地为官”》http://www.swsm.net/thread-275217-1-1.html,请一笑!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09: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8-25 01:09
吴钩兄:如果你也始终不能抛开对鲁迅的成见,就别来跟我扯什么“儒家宪政”!

我需要向你推销儒家宪政吗?
发表于 2013-8-25 12: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江湖上还有人贩卖儒家宪政牌的膏药。有什么成份,能起什么疗效啊。
发表于 2013-8-25 14: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吴钩兄的精彩点评。

吴兄评点的很对,小书确实是游走于文学与学术两端,这正如我自己所言,乃是用“散文加评论”的新写法去写民俗。当然,可能在处理的时候,限于个人能力水平有限,所以做得还很不好。因此,我也同意吴兄的“比较粗糙”之说。

首先,吴兄所言确实很有道理。不过,我也有自己的考量。老实说,我并不想写得太学究气,这是一开始就定下的。因为,那种东西,往往与普罗大众隔得太远,很难被普通读者所接受。当然,另一方面来说,我个人时间毕竟有限,能力也有限,太学术的东西,我也做不来。我想,那些东西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有其他的人去钻研,那不是我要做的。

我要做的是:尽量写一本雅俗共赏的书:喜欢钻研学术的人,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我个人的研究,从而得到启迪;喜欢怀旧的普通民众,也可从中找到能够引起自己共鸣之处。一方面记录过去那些逝去的时光,让今天的人们和后人们多少年后,可以从中看到前人是怎么生活的;另一方面,也借此把我们海陆丰文化传播出去。我这本书,并不止单单是写给海陆丰人看的(当然这是首要的),而且还要争取外面的人(尤其是北边的同胞)也喜欢看。不管最后能走到哪一步,但至少我会已经尽力了。

吴兄说到的文笔问题,我觉得也是有道理的。其实,我的文字一惯走的是朴实的道路,向不喜欢用太过华丽的文字。当然,这也是我水平有限所致,文笔确实比较一般,这也不是我的所长。

至于吴兄说到的“讲述传统乡村的公共治理秩序与机制”,其实在我书中的《丧葬》一文中,有所涉及。当然,因为小书主题并不是讲这个,所以不可能展开来讲,也不可能每篇都涉及。

总的来说,非常感谢吴兄的指正!我今后再写的时候,一定会注意你提到的这些问题。

另外,我觉得像吴兄这种有事说事,既不是一味吹捧,也不是无理取闹,就非常好!我从不忌畏朋友们点评或曰批评我的文字。

最后,也感谢各位乡亲的关注和支持!你们的支持和厚爱,是我继续写下去的最大动力!
发表于 2013-8-25 14: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在拙作《回不去的故乡》之中,也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写法,以期把本来相对比较“枯躁”的民俗题材写活。当然,最终究竟写得好不好,还是得由各位读者和包括吴钩兄这样的行家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3-8-25 14: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兰友 于 2013-8-25 16:13 编辑

文字平淡乏味了些,口味适合60,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这至少是从作品文学性方面说的。而且从纪实性方面来说,也有说不透事理的短陷。
发表于 2013-8-25 14: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钩 发表于 2013-8-24 20:46
“赛先生”、“德先生”?这些五四腔的词语,已经OUT了。

:lol“乃不知有汉“,自诩“文人”的人,处处与人为敌,相轻网友;居高临下的笔风离不开谩骂和指点,初看以为你“怀才不遇”,细看所谓的文章杂乱无章,东拼西凑,抄抄摘摘。看多了还是很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发表于 2013-8-26 01:31:48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兰友 发表于 2013-8-25 14:37
文字平淡乏味了些,口味适合60,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这至少是从作品文学性方面说的。而且从纪实性方面来说 ...

请问40,50,80,90,00年代的人喜欢什么口味的啊。然后提笔写码字要从那方面入手啊,才能感动汕尾读者啊。寻求高手教导。
情感这东西真骚人,看着范冰冰的照片要用那个年代的文字来意淫她,亲们,能介绍好的方法吗?!
发表于 2013-8-26 01: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为陆河人,幽壹书中描述的都是我耳熟能详的;可能是因为太过于熟悉的缘故,该书类似于白描式的写法,虽让我有勾起回味之感觉,却难以引起我的共鸣!或许,这也就足够了!诚如楼主所言,此书的“故乡”是一碗米饭,能让人有一种充实充足之感;而不是一杯米酒,让人醉而流离,肝肠寸断!
发表于 2013-8-26 02: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钩 发表于 2013-8-25 09:34
我需要向你推销儒家宪政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