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29|回复: 0

[习俗] 漫谈汕尾港疍民传统民俗文化(转截漠月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1 17: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X、H 于 2012-3-7 13:00 编辑

自古以来,汕尾沿海一带就生活着一群被称为“疍民”的渔民。“疍民”是水上居民的旧称[1],古代越族先民遗传后裔中的一支.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海洋民族。” [2]据明嘉靖《海丰县志》载:“疍民有东西溪之别。”清乾隆《海丰县志》载:“疍种莫可考,以舟为宅,以渔为业,按府志,厥祖被干戈之扰,潜居水泊中,子孙习惯,乐居于舟,海丰七港,在在有之……”他们以大海、河川为家乡,一家男女老幼居于水上“连家船”[3],扬帆启航、战风斗浪、耕海牧渔、繁衍生息,是海陆丰古代文明建设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汕尾渔港现有疍民后裔主要分为“瓯船”渔民和“红卫”渔民两大群体。他们踵事增华,从事现代化的海洋捕捞渔业:同时,也将疍民的传统风俗在文化冲突和变迁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了各一部分,如渔歌、渔业谚语、哭嫁、传统服饰、妈祖崇拜等。至于居于“连家船”,“瓯船”独特的命名习俗,赤脚行走于大街小巷以及不可与“山顶人”[4]通婚等习俗已成为民俗历史。下面,就汕尾港疍民的来源及其传统民俗文化加以综述。

  一、汕尾渔港疍民的来源及概况
  汕尾渔港的疍民主要分为讲闽南方言“福佬话”的疍民群体(传统称之为“瓯船”渔民)和讲粤方言的疍民群体(也称“疍家”,英语“tanka”是“疍家”的译音借字[5]。汕尾人称之为“拖船”或“红卫”渔民)。至于说“……老人及幼儿住在避风港岸边破旧渔船上,这种船称为‘瓯船’。……‘瓯船’就成了疍民的别称。”和“疍民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6],笔者不敢苟同。根据《战国策》、《史记》等书记载:古代越族后裔有瓯越或东越、西瓯之分支;六国时,今浙江南部至福建一带有东越,或称东瓯、骆越、闽越等。再从方言学的角度看,汕尾属闽南方言区,“瓯船渔民”也讲“福佬话”;“瓯”字《广韵》中读乌侯切,属影侯开一平流:现汕尾“福佬话”读[au33]保留了古读音的特点,且与闽南方言其他地方的读音基本相同,如厦门、温州(简称“瓯”)等。因此,“瓯船”为“瓯船渔民”的传统简称比较合理、可信。
  “瓯船”渔民是古代闽越族先民后裔中的一支。据调查,其先民后裔“板块式”地先南移到现陆丰等地,清开海禁之后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前后陆续移居汕尾新港,直到1926年前还有其他地方的疍民加入新港“瓯船”渔民群体。现有渔业人口约17000人,隶属于前进、东风渔业村委会,主要姓氏为:苏、钟、徐、郭、李;传统生产方式在中、浅海渔场从事刺钓作业为主;风俗习惯保留了古疍民遗风,崇拜妈祖等多神信仰;观念比较落后,迷信思想重,生产、生活禁忌多,如忌讲不吉利的话和将船上用品翻转倒置(喻沉船)等等;解放前社会地位低,普遍得不到教育,受歧视被称为“瓯船仔”,遭受社会黑恶势力欺凌,长期过着“叶舟为宅水为居”的艰苦生活;解放后,被确定为汉族,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党和政府新建了“渔民新村”,重建了一所“渔村小学”,使其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子弟真正有书读的愿望。现居住集中,各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平衡,仍属社会弱势群体。
  “红卫”渔民原属粤方言区中的流动渔民,抗战前后从广东珠三角、广西等地陆续移居汕尾,组成了一个粤“方言岛”[7]川的生产群体,内部成员通用母语“白话”。现有渔业人口约1800人,有张、陈、石、布、吴、梁等姓氏;传统生产方式在深海渔场从事拖网作业;保留了部分传统风俗习惯,也崇拜妈祖等多神信仰;受“岭南文化”影响,观念比“瓯船”超前、开放;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他们建了“红卫新村”,结束了海上流动生活,居于陆上,并组成“红卫渔业大队”,整体文化素质较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快,实力增强;参与创办的“红卫小学”是汕尾市一级小学,远近闻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济体制改革已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红卫”渔民群体先后、率先在全国开创了“包产到船”和“渔船折价承包到户”的渔业经济体制改革;新闻媒体就其改革情况报道了姓“资”还是姓“社”的评论后,引起了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的关注,最终以有利生产力发展的事实,得到了肯定和推广。目前,部分“红卫”人已投身到渔业相关产业之中。
  “红卫”渔民群体在改革开放后能迅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源自于深海作业见识广,文化基础好并具有“岭南文化”重商、敢为人先文化精神的遗传基因。“瓯船”渔民群体发展缓慢,仍属社会弱势群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见识少、守旧,缺乏创新精神,因此,需要我们关心、扶持和引导,保护其渔业权益,使之跟随时代发展。
  历史的经验证明: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发挥优势、与时俱进,提高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是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反之,如果停滞不前必将成为“弱势群体”。

  二、疍民传统民俗风情及妈祖信仰
  唱渔歌是疍民传统民俗之一。渔歌是渔民捕鱼,织、补渔网或休息、喜庆时自编自唱的抒情性民歌,是中国民歌体裁的一种。它广泛流行于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沿海渔区,内容主要反映渔民在旧社会受压迫欺凌的痛苦生活,表现渔业生产、生活以及思念航海的亲人等;解放后,渔歌以歌颂新生活为主。歌词讲究押韵,多数情况下由渔家女性用当地方言歌唱,曲式有两句式、四句式和多句式几种,曲调独特,风格具有委婉悲伤和抒情明朗并存的特点。汕尾是我国渔歌的发源地之一,而渔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当时的文人墨客在吟颂古海丰八景之“龙津渔唱”、“长沙夜雨”、“丽江月色”等诗词中,都提到了疍民唱渔歌的风俗,如“夜深月白知何处,余韵风飘出蓼花。”(明·吴高),“和笛渔歌天是籁,倚栏人满月为邻。”(清·黄道珪)。汕尾渔歌以“瓯船”渔歌最为著名,题材多样,数量也多;“红卫”的粤方言渔歌较少。我们从渔家世代口头相传的渔歌中,可窥见其民风民情。我国民俗学泰斗、汕尾籍钟敬文先生曾采集出版了《疍歌》集,于1926年还对汕尾新港疍民(“瓯船”渔民)进行民俗田野调查并写成《汕尾新港疍民调查》一文;省音协理事、汕尾文化界黄琛先生长期采集或创作了大量渔歌,如“心焦歌”、“叮咛歌”、“是阮二人唔甘嫌”等等,挽救了疍民这一独特的民间文学。原省音协会员、已故著名女渔歌手徐十一是“瓯船”渔女的骄傲,据口碑资料,“十一婶”能唱二千多首渔歌,其中部分临场自编自唱。目前,“瓯船”渔女能唱渔歌者越来越少,“红卫”的粤方言渔歌手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唱渔歌的环境和条件,娱乐方式也被现当代视像文化所替代。
  疍民婚嫁也是其传统民俗之一。原为群体内不同宗姓通婚且不可与“山顶人”通婚。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择日行定聘、纳采之礼。出嫁之前,全家妇女含着眼泪唱“心焦歌”、   “叮咛歌”等,称为“哭嫁”[8],抒发母女、姐妹、姑嫂离别之情。吉日良辰,上了头、绞了脸[9]、跪拜完父母,打扮如新的渔家新娘穿着疍民传统小圆领间色服(又称为“圆龟衫”),系上“红边乌绒八幅裙”,头挂“五颜花果”饰品,发髻横插闪闪银钗、手腕戴着银手镯,在家人相伴下于港内、河湾船上待娶。张灯结彩的男方渔船,唱着“麻船歌”,靠临迎娶,双方的两位“好命妈”(全福老妇人)对唱渔歌;之后,亲朋好友隔着船互唱、合唱;最后,在双方亲友的欢呼声中,新娘在“好命妈”的搀扶下,接上新郎船,载运入“洞房”。传统疍民尤其是“瓯船”渔家婚礼至少要唱三十首以上婚嫁渔歌,如:“今暝唱歌到五更”、“打扮细姑做新人”、“明年抱子返外家”、“是阮二人唔甘嫌”等等;另外,与“山顶人”的婚礼不同,新郎不用亲自到女方家迎娶,只待在家中。如今,除“哭嫁”习俗仍有所保留外,迎娶过程已在陆上进行,少了唱渔歌的环节;船上迎娶有待在“文化景区”中重演。
  此外,“八月鱼头齐”,“行船开铺、不离半步”等长期积累的渔业生产谚语,收集于魏伟新主编的《海丰俗语、谚语、歇后语词典》等书籍之中。那是渔民征服自然、驾驭大海和捕捞经验的文化结晶之一。
  疍民是由蛇图腾崇拜发展到多神崇拜的群体,这与海上生存环境恶劣、海难事故多有较大的关系,但妈祖信仰是疍民的主要信仰之一。作为航海保护女神一一妈祖,是宋、明、清各朝列入祀典的正神之一。妈祖信仰产生于北宋时福建湄州,南宋时开始在福建邻近沿海省份传播[10];而崇拜妈祖的风俗习惯也由航海人主要是疍民带到了古海丰沿海。到了明朝,妈祖崇拜已在民众尤其是沿海疍民中相当普遍。据明嘉靖《海丰县志》在“坛庙”中记载:   “天妃庙有三:一龙山,在龙山之麓;一长沙,在丽江之左。俱正德中,知县杨继荣建。一大德,在县东大海之滨。其神在祀典也,是以书。”[11]该志中“海丰县境之图”在标注“大麻澳”的邻近标有“天妃庙”,此庙是否就是现汕尾新港(对面海)的“圣旨妈庙”?还有待考证。另据《海丰县文物志》记载:现汕尾城区马宫镇的妈祖宫原也是明代建筑风格。至清朝,妈祖封号由“天妃”晋升“天后”,地位得到了提高,其影响日益扩大。总之,宋以后,在疍民生产、生活的水域,岸上都留有妈祖崇拜的遗迹。
  由上可见,汕尾疍民及民众的妈祖崇拜由来已久。在遍布沿海、岛屿的妈祖宫、庙中,以1992年动工重修、扩建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凤山祖庙”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是游客必到之处。新扩建的“天后阁”,巍峨庄严、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天后阁”三字为当代书法名家启功先生所书。耸立于市区凤山之巅、凤仪台上的妈祖石雕像,面临南海,神态祥和,系“妈祖雕像”专家、厦门大学李维祀教授最满意的石雕作品之一。像高16.83米,边同基座重约1000吨,在国内数一数二。著名作家冰心女士在旁边石块上题写了“天后圣母”四个字。汕尾渔家民俗风情陈列馆及外景园座落于凤山妈祖像脚下,从一个侧面向大批游人展示了“浮家泛宅”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妈祖神诞日,渔区群众都举行了隆重的祭拜活动,如“炮会”、演出“西秦”、“白字”和“正字”等海陆丰地方戏剧,成了汕尾沿海民间的一种传统风俗节。
  妈祖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勇敢、和平、自由、共存等几个方面。正如母亲祈望子孙勤劳、勇敢、一帆风顺、安居乐业既是母爱的表现,也是使其心理达到平衡的一种“和”的办法。平等、共存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要相互尊重、同舟共济,勇敢地战胜人生面临的各种困难;而且人类与自然界也要和平共处、协调发展。作为妈祖的信众,尤其是渔民,不仅要征服大海,科学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勤劳致富达到安居乐业;而且要很好地保护赖以生存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自觉遵守海洋渔业法律、法规,不参与“电、炸、毒”鱼等破坏资源,危及子孙后代的违法活动,树立与海洋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与妈祖文化所体现的精神是一致的。
摘自汕尾文史(第十四辑)民俗文化专辑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汕尾萌娃,即将上央视!抢先看!
[城事报料] 我市举行第19届国际钢琴预选赛启动仪式
[城事报料] 试问:这是在提升汕尾形象吗?
[城事报料] 我市将举办西秦戏表演艺术家唐托先生诞辰一百
[汕尾资讯] 汕尾华附董事会太霸道!
[城事报料] 海子之光爱心群为家乡寻找孤寡伤残,进行扶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