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城区发展的建议
——略说汕尾市政协调研“扩容提质”(八) 陈治赠 2013年10月16日
汕尾市城区要发展,取决于能否真正“独立自主” 。主要从“三权”来
体现。市城区有否“三权” ,既是汕尾市城区发展相对滞后的顽疾,也是祈求发展的前提。
一、地方财政的自主权。
现状:按现行规则,地方财政收入是国、地税留成部份。地方财政又分割
为省、市、县(区)三个部份。三者间如可分成?各地不同。汕尾市城区与市府的分成比例是多少?目前找不到公开的确切依据。
汕尾市城区作为市府的“直辖中心区” ,其财政收入是国、地税留成的30%。市政府占70%(估计比例,以官方公布为准)。假定市城区范围内的财政总收入为二亿,市城区可支配的地方财政收入是六千万。据说,市城区范围内的税收,纳税大户属于“市管” ,“市管” 部份的留成分配比例,市城区没有享受30%的红利。也就是说,市城区可支配的实际收入可能达不到上述假定数。按照惯例,国、地税的征收是根据发展逐年递增,如果市城区上报发展的数字万一水份太多,那么,市城区的所得就大打折扣。市府还有其他县、区财政收入30%的上缴,而市城区只靠与市府的分成维持颜面,这就是市府(含市属单位)“丰盈肥软” ,“不愁吃不愁穿” ,市城区“瘦存架骨” ,“吊脖索当裤带” 过日子的结症所在。再加上市城区只知道今年到手的银两,对于明年能分到多少钱,还要看市府的面色。市城区的现状是“等米下锅” ,“米少锅多” 。
建议;市城区范围内的国、地税一律由市城区统一征收;留成部份市城区占70%,市政府占30%。
二、地方发展规划的主动权和审批权。
现状:市城区目前是二多二少。一是领导“关怀、指寻”多,实际帮助少。巴掌大的汕尾港,集中了市级领导机关、部门,国家派出机构或直线企业机构。厅长、处长、科局长满大街。三步一衙门,无不具有直接影响甚至左右市城区的前途命运的权力。有人说了一个笑活:区长、书记 “八月半送油送饼” ,要从“七月半开始” 。“公公婆婆” 、“舅姨姑妗”,不时“亲切关怀” 和“莅临指导” ,往往令市城区应接不暇,但给点项目来点支助的好像没有几个。二是“繁杂事务” 多,实际权力少。汕尾港目前的格局,是来自市府的设计还是出于市城区的手笔?某些大型引进项目、标志性建设等等,是市府绘制的蓝图还是城区制定的规划?笔者泛泛说一句:汕尾市城区的发展,是市府越俎代庖,市府是城区政府事实上的脑袋。城区政府长期来是扮演着 “跑龙套” 、“环管站” 、“治安队”为市府打杂的角色。即使今天高调呼喊的“三片区” 、什么大道、大公路建设,新东冲的设想,奎山河整治等等,相信不是城区政府说了算数。是否如此?实例与数据,还是留给城区的有识之士来说更有说服力。万然先生前段时间发表访问陈少荣先生考察惠州的报道,多少透析了市城区所处地位的尴尬与无奈。笔者去年曾目睹耳闻的一件小事,不知可否作为佐证?去年某天上午,城区有10多名人员在清理某官方营业所占道摆放摩托车时,该营业所称,是向市级某职能部门租定,城区的城管人员不仅无法完成清障任务,带队的还要鞠躬道歉,连声“对不起” 。“小事”如此,“大事”也就不得而知。
建议:市城区发展规划的主动权和审批权,必须毫无保留的还给城区政府。
汕尾市城区只有手握“三权” ,才有可能谈发展。雄心壮志才不是放空炮。否则,就是请个“才高八斗” ,“肚里能撑船” 的人物来打理市城区,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画饼充饥 。
顺便再说几句,笔者之所以反对海丰撤县建区,就是基于城区的教训。“撤县设区”在各地并不鲜见,有的风平浪静,有的集体“犯上” 。据《广东发展论》,浙江湖州市长兴县是浙江省财政“省直管县” ,财政80%留给自己,20%交给省里。一旦撤县变成区之后,财政50%留给自己,50%要交给湖州市。因而,这个拥有63万人口的浙北小县,选择了举县激烈的集体抗议——商会在向县公安局发出的集会申请中称:“口号:坚决抵制长兴撤县设区” 。镇长、书记及乡镇干部签名“致中共长兴县委的一封信” 中宣称:“假如湖州市委、市政府一意孤行,长兴县所有党政机关、乡镇(街道、园区)的一把手也将集体辞职” 。两百多名老干部联名上书县委;县委四套班子也全部反对“撤县设区” 。面对汹涌的呼声,湖州市决定暂停“撤县设区”计划,并派出调研组进驻长兴倾听民意。
呼请汕尾市政府不要与地方争利益。地方发展的主动权要完全放在县、区手里。在“省直管县”未实行之前,政府向服务型的转变,应从市政府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