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宝荣 于 2013-11-15 20:08 编辑
(本概述已编入广东人民出版社《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旅游卷》,以下敬请各行家批评指正,续后按章节分别刋登:一、独特的环境资源;二、悠久的历史渊源;三、奇特的南宋踪迹;四、众多的军防遗址;五、厚重的人文秀区;六、辉煌的革命史诗;七、美丽的水鸟之乡;八、多彩的文艺圣地。)
汕尾市旅游文化概述 陈宝荣
汕尾市是1988年初经国务院批准,以原海陆丰两县建立起来的地级市。它既是著名的海陆丰革命老区,又是刚崛起的粤东滨海新城;既有千年未曾易名的海丰古县,又有中国最年轻的客家新县;既是中国青梅之乡,又是中国水鸟之乡。它拥有海丰、碣石两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广府文化的交会处,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风情奇特,独具魅力。
汕尾原属海丰县辖镇,宋末因有人居于海滩沙坝尾部而得名。清初开埠以来,沟通海外,逐渐繁荣,曾有“小香港”之称。建市后辖海丰县、陆丰市(代管)、陆河县、汕尾市城区和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华侨管理区,总人口315万人,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百余万人。
汕尾依山傍海,风光旖旎,素有“粤东黄金海岸”之称。尤其是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先人创造的灿烂文明及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形成了“红、蓝、绿、古”皆具的旅游资源特色。汕尾的旅游事业,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已开辟了多条旅游线路,完善了各种配套设施,国内外游客不断增加,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旅游景象,成为汕尾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一、独特的环境资源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在东经114°与116°、北纬22°与23°之间。东临揭阳市,同惠来县交界;西联惠州市,与惠东县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县毗邻;南濒南海,远眺太平洋。陆域界线南北最宽达90公里,东西最长达132公里,总面积521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93%;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岸线长302公里(不含岛岸线),占全省海岸线长度的9%,辖内海域有93个岛屿、11个港口、3个海湖,全市沿海200米等线内属本市所辖,海洋国土面积2.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海洋国土面积的14%。陆地交通便捷,厦深铁路、广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潮莞高速横贯全境;汕尾市区西距广州316公里、深圳224公里,东距汕头207公里。海运交通发达,汕尾港距香港仅81海里,往返广州、汕头、厦门十分方便,是珠三角与粤东、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济联系纽带。
汕尾市的地形总体上北高南低,依次分布山地、丘陵、平原,间或有小盆地。北部以莲花山脉为主,属高丘山地,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千米以上的高山有23座,是汕尾市北部天然屏障,最高峰莲花山主峰1337.37米,为粤东海岸第一名山;中部多丘陵、台地;南部沿海以台地和平原为主。全市境内山地、丘陵面积比例大,约占总体面积的43.7%。
汕尾市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冬不寒冷、夏不酷暑、夏长冬短、春早秋迟等特点。年平均气温21°至22℃,年平均最高气温26℃左右,年平均最低气温19℃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至2400mm,最多年降雨量可达3728mm,雨季始于3月下旬,终于10月下旬。年日照时数为1900小时至2100小时,日照率为44—48%。故此,汕尾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
汕尾市水文条件优越,河流纵横,多呈东北至西南流向,境内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螺河、南北溪、新田溪、扁坎河、长山河、水东河、龙潭河、鳌江、赤石河、黄江、西坑溪、吊贡溪、大液河等13条。其中螺河、黄江、赤石河是汕尾市内三大河流。螺河发源于莲花山脉三神凸东坡,自北而南纵贯陆河、陆丰两地,全长102公里,于海陆丰交界处的烟港汇入碣石湾;黄江发源于莲花山脉上蜡烛山,流经海丰16个乡镇(场),全长67公里,在马宫港盐屿注入红海湾;赤石河发源于莲花山脉白马山,流经4个乡镇,全长36公里,注入小漠镇九龙湾。
汕尾市物华天宝,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类型多,有山地、台地、丘陵、平原、滩涂、港汊,拥有闻名全省的红椎林基地、菠萝基地、西蕃莲基地、毛竹基地、对虾基地、海胆基地、鲍鱼基地和原盐出口基地。
海洋资源经济地位突出,海岸线上分布着11个渔港、9个海湾,其中深海渔场35万平方公里,海鱼品种达14类107科173种。浅海滩凃面积18万亩,适宜开发对虾、海马、海胆、鳗鱼、石斑、牡蛎、扇贝、鲍鱼、毛蚝等海水养殖。盐田面积17.5万亩,年产原盐6万多吨,是广东省主盐区和最大的原盐出口基地,海上田园观赏价值大。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结合海洋文化以及疍家民俗文化展示,包装成为“蓝色旅游”的亮点。 矿产资源丰富,计有6大类15种,现已探明有矿产开采价值的矿山93处,主要有锡矿、硫铁矿、石英沙、钛铁、花岗岩、高岭土、矿泉水、温泉,其中莲花——公平断裂带温泉资源丰富。即将开业的赤石田园沐歌温泉度假村,冷热泉水兼备,邻近的水底山与明热河相互辉映,风光奇美,将成为广东省最具原生态的大型温泉。
水力资源充足,大型水库有公平水库、南告水库、龙潭水库,大型电站有南告电站、九江电站、莞塘电站等,装机容量可达18.26万瓦,尚有6万多瓦未开发。这些依山而建的水库以及电站形成了美丽的人造景观。风力资源可观,红海港与碣石湾之间的遮浪风车半岛成为独特的人造景观,是国内模特选拔大赛的主要选景地点之一。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大豆、芋头、红麻、玉米、番薯、花生、甘蔗;常见的植被种类110多科400多种,主要有松、杉、红椎林、银杏等;野生动物有穿山甲、蟒蛇、山猪、白鹤、红脚水鸟等等。
这些多样化的资源环境颇具特色,是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
二、悠久的历史渊源
汕尾市的建置起源于海丰古县,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一支“古海丰人”生息其中,留下了国际考古学界颇负盛名的“菝仔围文化”、“沙坑北文化”、“沙角尾文化”、“宝楼山文化”等20多处文化遗址,遗留下类似良渚文化的玉环玉琮等历史文物,创造了粤东灿烂的早期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海丰为百越地。公元前335年,楚国攻灭越国,部分越人沿海南迁,给闽粤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海丰开始了土著居民与越人的斗争及交融。由于越人传播的耕作技术及采集形式超出了以往的原始水平,促使开垦的土地增加,粮食供应丰足,定居渐而有了保证,沿海地区出现了海埔墟等人类聚落群体的曙光。与此相对应,先民们在境内始开瓷土与矿砂,宝楼山等地出现了青铜文明,遗留下石范、箭簇、铜剑、编钟等实物资料。
公元前221年,秦平百越,两广地区署南海、象郡、桂林三郡。南海郡邑设番禺(今广州),海丰全境属南海郡博罗县属地。秦末中原大乱,南海郡尉赵佗自立南越国,海丰隶之。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汉平百越,置南越九郡,并派戌军及移民入境。五年,南越国丞相吕嘉胁迫新王赵建德叛汉,次年汉武帝派兵南征,凿通海丰羊蹄岭,开辟了海陆丰历史上第一条连贯中原的通道。汉平南越之后,岭南地区进入国家版图,中原文化直接传入海丰,境内开始列入隶属中央政权的郡县建置。但由于历史文献失考,最初的海丰县仅有“汉旧县”的说法。
西晋年间,中原发生了永嘉之乱,北人南迁,岭南地区接纳了中原第二次大移民,粤东人口首增。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海丰出现始置县署的史册记载,取“临海物丰”之意,称海丰县,属东官郡,从此以后县名从未易变。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东官郡与梁化郡并置循州,海丰县改属循州;隋大业二年(公元605年) 海丰又属龙川郡。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海丰县东部析置安陆县,辖今陆丰市、陆河县及惠来、普宁、揭西的一部分,至唐贞观六年(公元627年)废,并复海丰县,仍隶属循州。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海丰县擢为海丰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雷乡、兴宁六县。盛唐时代,陈元光平蛮开漳,潮循人口益增,海丰羊蹄岭驿道交通直达广府,境内盐灶遍布沿海,石桥场初步形成。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割据混战,循州改祯州,归南汉,海丰县属之。唐至五代时期,潮惠一带的开发程度仍旧不高,生存环境恶劣,故为朝廷有罪官宦的受贬之地。本地居民仍以疍民为主,除此还有畬、僚、瑶、苗、壮等族民,南迁的汉人有所增加,主要居住在平原墟市。这一时期的城建遗址主要有唐武德年间的安陆县旧址,位于今陆丰市大安镇环珠寨;唐元和年间的公平墟寨旧址,位于今公平水库冷饭铺。
宋代,辽金犯边,中原人民大举南迁,出现了历史上第三次移民浪潮。此时,粤东相对安定的环境及大量的谷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流寓士兵与群众,顿时海丰县人口大增,土著居民逐渐汉化。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祯州改惠州,海丰、博罗、归善、河源四县属之。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南迁海丰县境的汉族人口逾万人,海丰行政管辖分设兴贤、石塘、杨安、金锡、龙溪、吉康、石帆、坊廓八都。
其时,凤河直抵莲花山西部腹地的大安峒,南通南海,北衔沟通内地的大蹊岭盐运商道,今东坑妈祖庙及铜锣湖山佛祖庙至布格岭的古道为当时的历史见证。其时,随着进入海丰的闽浙移民逐年增加,白沙湖的薯莨港、品清湖的奎山港、碣石湾的大德港、长沙湾的三墩港出现了新的聚落墟埔,海丰进入全面开发时期。据《元丰九域志》记载,海丰纳税主户1878户,客户7186户,外入汉人已超出原住居民。宋绍兴年间,闽籍人陈原父主政海丰县事,修水利、兴教化,政通人和,出现了“海丰人姓陈,骑马去巡田”(民谣)的景观。宋代末期,皇室南逃,数以十万计的军民流转海丰,先期进入的福佬文化与客属文化发生了碰撞与交流,奠定了海丰今天的民系基础。西部边陲的赤石、鹅埠等地相继出现了筑墙为寨的聚落群体,今天成为海陆丰较为集中的古寨景观。
移民带来各地的宗教文化,这一时期建成了公平祥庆庵、赤坑长庆寺、捷胜白石庵、甲子天后宫、梅陇华帝庙等宗教场所。史载出现了方邦基、郭安仁、庄应祥等进士入仕朝廷。宋景炎年间,宋端宗及文天祥的抗元队伍先后进入海丰,民族正气成为海丰文化精神内涵的一部分。元兵入境,海丰唐宋土城被焚为灰烬,各种图书化为乌有,史籍出现断载,今海丰县城东镇上埔村一带是为故址,外东岳庙及龙门市为其故迹。
明代初期,南方贸易发达,财路兴盛,广东沿海的盐场增至29个,海丰有“石桥”及“古龙”两处盐场,成为广东重要的盐税来源。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海丰县令陈规相中大云岭南麓“落龙处”重建县署(旧址在今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朝廷为巩固国防、管理地方,在海丰碣石设卫,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始建卫城及海丰、捷胜、甲子、平海四大千户所城,同时海丰所城复用海丰县城。以军屯为基础的卫所建置,在生产技术、生态开发、人口增长、文化传统等多方面促进了海丰社会的发展,保留下了丰富的军屯文化资源。
正统年间,珠三角地区爆发了广东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黄萧养农民起义,广府人民以东莞茶园为中转站沿官道东迁海丰,成为海丰西部沿海地区居民的重要源流。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朝廷为把渔盐之货运抵内地以及传递文书,藩属贡使之便,拨款把延续于汉代的羊蹄岭古驿道建成粤东邮传大道。驿传经海丰设三站:东海滘驿(今陆丰东海)、南丰驿(今海丰西门)、平安驿(今海丰平安洞水库)。自此,流入海丰的移民逐年增加,人口增至两万余人,墟寨建置比较兴盛。至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海丰割东北部龙溪都十一里合设惠来县。此时,海丰领七都二十九里,设七墟:东海滘墟、金锡墟、王化墟、赤石墟、鹅埔岭墟、公平墟、吉康墟。墟埠分行划市,分街贸易,为今遗留的市井文化景观。
此时,海丰水陆交通发展迅速,汕尾港形成,北行驿道在公平折出三道,加速了闽南民系及客家民系的流入,人口增长迅速,出现了客家、闽南、广府三种文化类型融合交汇的历史现象,社学兴盛,庵寺众多,由此派生出不同的文化景观与精神崇拜。明代下半叶,社会动荡加剧,倭寇峒贼屡犯,海丰县城增置偃月城及东城,城区面积扩大。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广东移惠州参将建参将府于新田,城内设营房72间,外设校场及演武厅,派重兵把守。同时,乡间防御建筑增加,出现了赤石三江楼寨、鹅埠蛟湖寨、大安石寨、吉康墩子寨等十几座防备戒严的城寨,反映了当时海丰较高的经济水平和建筑工艺。崇祯末年,汕尾坎下寨建为海防重镇,今为广东保存比较完好的同类城址。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八月,清政府为防止内陆人民与郑成功抗清部队的联系,颁布迁海令,逼迫沿海居民内迁10里至50里,将界外所有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准下海,沿海经济文化备受摧残。其后,海丰三次迁海,界址离县城仅里许,全县山塘田地仅存五分之一,海城、公平、赤石、黄羌、大安、河田、新田等地涌入大量难民,人满为患,物质匮乏,适逢天灾多发,哀鸿遍野,社会动荡最为剧烈,邑人受害最惨。当时,清兵逼迫民伕在海丰县东自惠来县吊旗山起,西至归善县老熊坑止的边界上,钉界桩或挖壕沟,并建炮台、烟墩与营盘,驻兵戍守,实施军事管制。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八月,碣石水师总兵苏利反清,领导了声势浩大的抗迁起义。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汕尾境内遗存下了可塘、赤石、甲东、捷胜一带的墩台遗迹以及“老苏兵”的狮地山营寨、龙牙营寨等遗址。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台湾平定,社会稳定,海丰商业式农业和工商业日趋繁荣,造就了“归丰林”、“西山曾”、“西坑戴”、“罗畲钟”、“捷胜何”等商业望族,建设了一大批聚族而居的三合院、四合院、九厅十八井等具备岭南特色的宅第景观。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海丰县东部划出石帆、坊廓、吉康三都置陆丰县。至此,汕尾境内分设海、陆两县,政治趋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经济文化进入了繁荣阶段。明末清初,海陆丰培养了诸如李实,黄守谦、郑洪猷、叶高标、林铭球、姚恭、洪晨孚、黄易、洪侨等一批乡贤名宦,推动了这一地区的人文发展。
清末民初,海陆丰历史文化厚积薄发,独树一帜,成为广东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热点地区,世人为之瞩目。
上述“史前文化”遗址及各时期的历史建筑,在汕尾地区分布广泛,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待续)
该贴已经同步到 陈宝荣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