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958|回复: 6

[人物] 同盟会成员曾享平、曾小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5 09: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盟会成员曾享平、曾小苏   

   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八月十九日)一场旨在推翻满清专制政权,建立共和政体的革命武装起义在湖北武昌爆发。革命爆发后,代表满清统治势力的湖广总督瑞征始则请外国领事镇压,未得要领,便放弃武汉逃往上海,于是,武汉完全落入革命党人手上。武昌暴动,宛如彤云密布的春雷,震动全国,各省纷纷响应,革命党人业已遍布神洲大地。广东也迅速地发出了强烈反响,革命浪潮如洪水席卷全省。10月24日,广东革命党人彭瑞海在化州首先发难,接着南海、顺德、三水等地民军奋袂而起,迅速出现民军数千挺进佛山,直迫广州。

  清廷全力颠扑武汉,又怕广东失守,因而于11月1日派知兵大员凤山出镇广东将军,抵粤上岸始上仓前街成记洋店前,即被陈炯明、刘师复等组织的“支那暗杀团”成员李沛基(海丰人)兄弟炸毙,一同被炸死的卫弁多人,轰炸声如巨雷鸣野,震憾整个羊城,官厅畏怖,各大报大肆渲染,广东各界摇憾不已,自知幸免于祸,遂倡议独立迎合革命,表面上拥护共和,实则抵制革命,伺机夺取政权。为粉碎广东士绅巨贾汪孔殿等妄图拥两广总督张鸣岐宣布“广东独立”这一阴谋,当时负责策划东江地区起义的陈炯明,召集东江同志于香港,对起义作了较周密的军事部署:命罗应平、曾国琮在陆丰,邓伊臣、刘定权进海丰,赖仲壁、周锋、游克桢赴紫金,李子先、欧阳俊往河源、龙川,廖容、廖肃入连平、河平,丘耀西、梁镜球、林虢真、陈洁入博罗开展革命斗争。陈炯明自身与邓铿到淡水发动惠州起义。同时决议,推举陈炯明为总司令。于是,东江地区迅速形成革命的大火燎原之势。

  香港会议,陈炯明下达给曾国琮在陆丰的主要任务是占据碣石,借此控制潮汕援应惠州。因为粤东海防之点,以碣石卫为最,它位于陆城东南的土股上,伸出海面,形成状如螃蟹的两螯拱卫周密,天然形胜,与惠州唇齿相依。早在武昌起义前,陆丰籍革命党人罗应平、曾国琮已在碣石开展革命活动。这次接到命令后,便与邑中同志陈竹樵等聚议,一致认为碣石卫取得以否关系极其重大,对整个陆丰县乃至全省的革命成败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碣石卫城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如果能顺利占据,利用其中军械,对革命大有助益。身为碣石人,曾经当过满清游击府的陈竹樵,不但对当地情况熟悉,而且富有胆略,组织能力也强。早先已由他出面游说各渔户,组成一个渔业团,聘请曾国琮主持这个渔业团的商务,一可掩盖曾的身份,二是借渔业团作为联络运输机关,有利于掩人耳目。通过陈的活动,高等警察学生出身的罗应平也取得碣石巡警区官员的公开身份,暗中开展地下工作,被当地革命党人推选为司令官。当地人初等教员洪书舫、黄秩夫、陈墨林、杨应源等也秘密参与其事。因考虑到书信往来中容易洩密,又争取邮政局书记胡郁加入同盟会。

  11月1日陈炯明自入淡水,并命此前在香港亲面授予方略的旅省学生马桐轩、曾小苏、林蕴川(三人都是陆丰人)回陆丰响应。马等人回陆后,与罗应平、曾享平等联络一致,便各自按分担区域开展活动。马、曾、林等以陆城新圩天主教堂为机关,由王子汤主管财政,蔡磷书为副手;陈访箕为干事,邹聘协助之。当时,罗应平等革命党人对整个陆丰的形势作了详细分析并对开展革命作了部署:陆丰全部形势,南北延长,东南狭短,第一扼要之点为碣石,因此明清两代俱为军事重镇,故总镇府设于此处;第二个扼要点是甲子,有都司驻扎;第三个扼要点是陆城,三地合为品字形。因此,若想占领碣石,必先攻下甲子和陆城,从而达到断其左右翼的目的。而要取得县城,又以大安、河口、上埔、博美为要地。甲子所在陆城的东畔,是惠潮交界之区,起义事宜由陈竹轩组织之;博美在碣石卫北边,由曾享平负责之;河口、大安在陆城西北方,由叶修竹、曾小苏领导之;上埔在陆城的西南方,由林蕴川指挥之;再由柯树棠、李祖强、罗一东、庄按祉等人负责往来秘密通信工作。

  11月11日,一连串围绕光复碣石卫的武装起义开始了——在大安,王混元、吴国昌等逐走巡司夺其印信;在河田,丘觐文、欧阳衡等同样逐走了巡司留其印信;在博美,曾享平、林鸣銮、林守平、林程义等起义成功,占据了千总讯房及粮站。举事过程不见硝烟弥漫,更无腥风血雨,秩序井然,鸡犬不惊。当夜革命党人整率各路民军形成大队进军碣石。北湖的陈子和,桥冲的卓乾初也率民军协助。各地民军先驻扎在六里山待命,随时准备进攻碣石城。大有大军压境之势。卫城内由于革命党人先策反,兼之清廷总兵官李梦说心中倾向共和,向革命党投诚,因而潜在城内的革命党人罗应率领巡官警长,与陈梓园、陈竹樵等举城独立响应城外民军,派陈竹樵欢迎曾享平军队入城安民。这样,革命党人不费一枪一卒,一日之间,便将明清两朝的军事重镇——碣石卫轻易克复,难道清廷驻碣石卫李梦说等将官都是酒袋饭囊?以至如此不堪一击?非也!

  清廷碣石镇总兵李梦说,山东人,出身武科状元,自身胆略具足,军中兵械精良,竟然被地处一隅的乌合义军推倒,除了当时人心对满清虐政不满,热情拥戴革命外,还赖于罗应平、曾国琮等机智勇敢的革命党人精心筹划和周密安排。对待清廷将官,革命党人视其对革命的态度如何,采取渗透、策反和谋杀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游说温和派,无情干掉顽固派。当时,碣石镇主要将官,除总兵李梦说外,军民府是旗籍的安钟恺,中府为嘉应人张颉堂。三人之中。因张为邻属,故受曾、罗策反早已加盟于玄武山福星塔上。在民军兵临城下准备进攻碣石城之前,罗应平等先说动历来富有革命精神的福军(刘永福在碣石当总镇时留下的部队)加入同盟会,分化清军力量。同时,罗又命令罗安、李悌二人挟炸弹混入李梦说府中充当李的亲军,随时候令炸杀李梦说以响应攻城民军。并暗中联络碣石城内绅士,约定于十一日中午十二时一齐竖起独立旗帜以庆碣石光复。当时,碣石各界人心思汉群情汹涌,已把平日畏惧官员之心,抛到九霄云外。十一月十一日清早,李梦说见整个碣石城情况大异往常,人心已普遍倾向革命,便对革命党派去游说的陈上英表示同情共和,并通过他敦请革命党领导人谈判,商议独立条件。罗应平接到消息后,立即通知罗安、李悌二人停止炸杀李梦说行动,但对李投诚之事犹自封锁,未敢贸然向外公布。而城外的曾享平因有先前约定,等罗应平定出时间,才可发动进攻。所以部队虽然到了六里山,但仍然在等候碣石城内消息,以确定进军时间。这时候晓月朦胧,枪声隐约,外援不知城内策反已经成功,内应也不知道城外部队已经到达。冷风刺骨,草木皆兵中晨钟三鸣,曾享平才得到罗应平传来的好消息。于是,在陈竹樵的接应下,以龙山高等小学数十人为前队,列队从北门入城,一路上街坊燃炮欢迎。曾先将所属民军安顿下来,以三府署为司令部。同时,由罗应平,曾享平派人向李梦说交涉。李梦说同意交出枪械,但要罗应平签字保证其安全,以此作为交换条件。双方谈判完毕,但军械还未交点。到此碣石城可算完全光复了。然而,由于各路民军缺乏统一领导,为私自利益违背纪律,结果招致革命军不流血于革命之前,而流血于革命之后。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组织克复甲子所的陈竹轩听说清廷碣石总兵官李梦说投诚,手中拥用的一批枪械尚未交出,便带领所属民军且多招会党入碣石城中蓄意抢夺枪械。当时罗应平(罗觉庵)、曾享平曾作出并公布这样规定:各民军欲进入碣石城,只限三百人以内。可是,陈竹轩听而不闻,率众强行入城,自陈竹轩不按规定拥众民军、会党等入城起,曾享平知道陈威信不好,难以服众,便与罗应平及众党人商议,推举中府张颉堂作副司令,遭到林程之、胡之桢的极力反对。原因是林、胡二人初见张颉堂时受怠慢,故此恨恨在心。中府张颉堂闻讯,非常害怕,连日逃出碣石城。再说总镇李梦说见陈竹轩所部来势凶猛,并明白先前自己统领的亲军已经变成革命党,地位已保不住了,于是向革命军代表重申保护身家条件,获得革命党同意,依先前协议执行。李梦说大喜,立即命人将枪械交出,请革命人前来交接。实际上,李梦说为防止革命党人背约反攻,已事先留下一手,暗中将每支枪的枪尖锉短,这些枪械实已不能使用。罗应平、曾享平接知后,便派林程之、范妈鲁、刘陆阶、范十二、方国中同往交点,想不到枪械、印信才点交清楚,陈竹轩所带各营民军及半数以上会党蜂拥而上,毫无纪律地争夺枪械。对革命党内部团结及在民众中的威信造成极坏的影响。11月15日,陈竹轩自称为总司令,当即召集众人点名交枪,人数越点越多,远来的民军心中已怀不愤,11月16日,本来应按点名册发给口粮的,可是名册却被陈竹轩的参谋陈培恩带回家中,想从中作弊签插姓名。到发粮的时候却找不到名册,于是军心大乱。甲子民军范十二、陈妈来、李妈天竟然蜂拥欲入镇署杀李梦说,陈竹轩亲自出面阻止都无效。这时驻在三府署的民军也群起谋夺财政,军需司林拱初、李云阶因情况紧急便下令开动轻机炮,当场击毙民军几十人。当下各路民军已不理会主帅指挥,各自逃命要紧。那纷乱中的情形既可笑又可怜。这时碣石城内人心涌动,场面十分混乱。众人便提出捉拿假革命的倡议,并推选原碣石镇总兵李梦说为盟主,以平息这场革命军内部为了争夺枪械物资引起的动乱。

  李梦说见人心已发生新的变化,并心底明白自己交出的枪械已不能再用,因此,顺应众人所托,以盟主身份发下命令:“有谁捉住假革命党一名,赏银十元。”各民众、士人不明就里,便各自乱行捕拿,将各自捕到的“人犯”送到镇府署中领赏。象萧妈天、曾木根、方兴邦、胡之桢等百余革命党人都在被捕行列中,尤其甚者,连罗应平、曾映斗也被拘捕在乱军之中。对捕来一干人,李梦说亲手杀死了三人。见情形不对,三府钟安恺及碣石城有名望的绅士亲自到现场或送来书信力求保释这批人犯,怕混乱中杀错了人。曾享平的弟弟曾映斗已在被杀行列之中,幸得整枪工师陈耀宁看见,告诉李梦说,才幸免一死。李梦说看见罗应平也在被捕行列中,不禁大惊失色,立即亲自为其解缚,并置酒为他压惊。而捉拿假革命的声浪传遍碣石城内外,愈闹愈烈。当时火光照天,遍地搜索,外来之人皆魂不附体,纷纷逃命。各路民军溃散,革命党领导人也纷纷逃避。曾享平避在颜彦家中,11月17日离开碣石,由博美、陆城至湖口;林程之、黄秩避在陈墨林家中;陈竹轩躲在赵阿营家中;林洪初躲在王梦逸家中;杨应源离城逃逸;黄斗南逃到何阿抱家中。事隔二三天后,即11月18日,风声稍为平息。罗应平便请求李梦说释放所有拘捕人众,人心才安静下来。而陈月樵、陈文石二人,已在无意之中饱受惊吓了。罗应平目睹因陈竹轩等或谋私或积私念或破坏纪律引发流血事件,导致革命失败,但也无可奈何,便独自离开碣石,到惠州总司令部投靠陈炯明,充当北伐谍报处长。李梦说也因地方主客所关,不想多结仇敌,于11月21日趁人不注意带着家眷与洪书舫一同离开碣石去上海了。11月22日曾享平率同陈竹轩、陈月波再次带领民军包围进攻碣石城。碣石民众害怕革命党前来报复,便将四城门紧紧关闭,坚守起来。后来经过城内城外绅士极力调和,碣石风波始告平息,革命方告终结。11月25日陆城革命也告结束,各路民军渐次解散。接着引起各乡村械斗,陆丰一县,陷入无主义状态二个月之久。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陈炯明等革命党人以广东独立响武汉,以碣石独立响应广东,以陆城独立响应碣石,以大安、甲子、河田、博美独立响应陆城,谋略手段确实非凡。陈炯明自身指挥的淡水起义成功。11月9日惠州光复,11月29日陈率所循军约六七千人开抵广州,跨进了广东军政统治的大门,后一跃为广东省都督;曾国琮,字享平,与陈炯明同为满清廪膳生出身,民国成立后,首任陆丰县长,后被推举为广东省会议员、参议长,曾主持修建广州海珠大桥;曾小苏,原名曾兆鳌,广东法政学堂(中山大学前身)毕业,曾任惠来县承审、汕头军支处长。罗应平以高等警察学生出身的原因,叙功为广九铁路警察局长。注:资料来源:《陆丰响应武汉革命》(原作者曾桐作于1916年冬)、《陈炯明的一生》(作者:段云章、陈敏、倪俊明)

http://www.lfxszs.com/Post/Topic ... 1&go=5894CBB769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同盟会成员曾享平、曾小苏
[文化天地] 汕尾、香港诗词学会创作基地揭匾抒怀/叶良方
[文化天地] 诗词、新诗八首/卢若希 (碣石《卫城文苑》2
[文化天地] 陶潜《桃花源记》(1—4)/卢若希书
[文化天地] 题坎下城守备翁毓伍/叶良方
[文化天地] 《捷胜海防文化志》概述/叶良方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5 09: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陆丰同盟会创始人——民国陆丰首任县长、省议长曾享平



      曾享平,原名曾国琮,系今陆丰市西南镇石艮村人。他出生于清同治九年庚午岁(1870年)农历二月初一。少时聪慧好学,深究义理,清光绪年间先后考取庠生(秀才)、补廪、拔贡。任过广东省参军,长居广州市河南,处事精谨,蜚誉邑中。
  孙中山创导革命推翻帝制,他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暗中参加了陈炯明、张友仁(爱国民主人士,解放后为东江行署副主任、省文史研究室主任)等人组织的东江同盟会,致力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09年前后被派回陆丰,暗中伺机宣传革命,结交陆丰各界有识之士,积极发展陆丰同盟会员,为陆丰同盟会首创者、领导人。1910年农历八月间,陆丰龙山小学堂学生黄耀龙、欧阳衡等因宣传革命,被校方及县署当局开除学籍。黄、欧等学生不服,掀起学生罢课浪潮。曾国琮同情、支持学生正义斗争,并利用自己的身份出面向当时的县知事沈秉交涉、调处,使学校与县署收回开除学生之成命。龙山小学堂学生罢课得到胜利,对曾国琮更为器重、信任。曾就利用时机,在龙山小学堂进步学生中发展中国同盟会组织,首先吸收了黄耀龙、欧阳衡等为中国同盟会员。至1911年春,龙山小学校成为同盟会控制的阵地,也是陆丰宣传革命思想的主战场。为陆丰响应辛亥武昌起义作了组织与舆论准备。
  1911年3月29日广州起义失败。陆丰参加广州起义的警察学校学生罗应平(罗觉庵)潜回陆丰,与曾国琮取得联系,与曾共事活动于陆丰。他们认为要在陆丰起义,必首夺碣石,因碣石是清朝政府设置的军事重镇,驻有千总总兵,从地理上看,碣石又扼惠(州)潮(州)孔道,在陆丰又与东海、甲子成犄角之势。所以他们俩人分头深入碣石,在碣石发展同盟会组织。曾享平到碣石先后吸收了陈竹樵(原任碣石游击)、胡郁周(碣石邮政局书记)及小学堂教员洪书舫、黄秩夫、陈墨林、杨应源等为同盟会员。罗应平则打入碣石巡警区任区官,他联络了碣石总兵府副将嘉应州人张颉堂,后发展他为同盟会员。曾享平还通过当地同盟会员组织了群众团体——碣石渔业团,聘曾享平为主事。借以联络汕头、香港、惠州等同盟会组织及领导机关。
  同年农历八月初,陈炯明接替了严德明的工作,在香港召开了东江同盟会代表会议,部署东江各地起义计划,曾国琮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陈炯明被推为起义总司令。曾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回陆丰后积极筹建民军,准备响应惠州起义,并作了具体部署与分工:罗应平为碣石起义司令,具体组织指挥碣石民军起义;陈竹轩具体组织、指挥甲子民军起义;曾享平亲自主持博美民军起义,然后直赴碣石以作外攻碣石主力;叶德修、曾小苏具体负责组织、指挥大安、河口等处民军起义;欧阳衡、丘观文具体负责河田民军起义;林蕴川具体负责上埔民军以攻东海县城。同时还派人与邓铿(邓仲元)派回陆丰作联络的广州告忠学校学生马桐轩(马柳庭)取得联络。
  同年农历八月十九日(即公历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成功,占领武昌。全国各地烽起响应,东江同盟会迅起响应,陈炯明、邓铿到淡水组织民军进攻惠州,并暗中策动驻惠清军营管带洪召麟反政。农历九月十六日开始攻打惠州,经三天奋战,十九日光复惠州。陆丰亦终农历九月二十日早相约起义。
  曾享平在博美组织、指挥林鸣銮、林守平、林程之等带领民军于20日早占据博美千总汛房及粮站,及后又联络北湖陈子和民军,桥冲卓乾初民军,星夜进军碣石城。次日早碣城内民军内应,开城欢迎曾享平所率民军进城。碣石第一次光复。由于各路民军领导人利令智昏,心怀私利,不听节制,争夺枪枝而发生内讧,曾见此即离开碣石城,返回陆丰附城,组织大安、石寨、西山、麓林、三溪、上埔六路民军于九月二十九日攻取陆丰县城,进占县署。此时的陈访箕、马桐轩怕大功傍落,在西山民军人城后也组织新圩民军围攻县署城,与西山进城民军对垒。曾享平为大局计,从城上传话调处,并顺其所求,当晚只身过新圩与马、陈谈判,许以条件,满足其所欲,新圩民军始撤围,事态始告平息。农历九月三十日陆丰始告光复。
  农历十月初二,曾享平再次率陈竹轩、陈月波及所率六路民军攻打碣石城。此时的碣石城内原起义组织者罗应平见势不妙,早已离开碣石到惠州陈炯明处去了,李梦说总兵同洪书舫亦于1日离碣城而去。碣石再次闭城自守。后经阐明政策,晓以大义,又经城内外乡绅调停,始释前疑,开城迎接曾所部民军。碣石宣告第二次光复。曾享平由于响应起义光复陆丰有功,广东省军政府任命曾享平为陆丰县长。
  广东独立后,胡汉民、陈炯明分任正、副都督。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广东军政府依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的规定,成立广东省临时议会(1913年转为正式议会),曾享平被选为省议会参议员。1917年又连任参议员,并被推为副议长。
  曾享平在广东议坛秉公议事,坚持真理,主张禁赌、禁烟(鸦片),光明磊落,伸张正义。他首提修建海珠大桥,根据其女曾晚霞 (今年83岁)说,当时海珠大桥碑志上还书有:“首议建桥人曾国琮”字样。
  1917年第二届议会时,省政府为地方税收计,要求议会通过开赌案,曾在议会上严词驳斥,极力反对。但由于时弊所趋,终无力挽回。此事,国会议员何士果(潮州人)为曾享平题相赞时还特别提到:“岁在丁己,省会重开,赌案通过,留遗祸胎,君在议坛,反对激烈,即此一端,足徵气节。”
  1928年4月,他受省政府指派,重回陆丰担任县长。此时正值海陆丰土地革命失败,国民党军第十六师驻剿海陆丰。据其女曾晚霞说,他本人很不愿意回来,他知道陆丰红白两派斗争难办。仅就任一年,次年4月离任。任内曾组织过民工修建广汕公路陆丰至葵潭段。
  曾享平一生除了当官外,更热心创办实业,他住广州期间,先后在河南创办过化妆晶厂,与彭揆一合办过《问心堂》中医铺,后来又创办了《裕华公司》,在珠江南岸开辟码头,建造船厂。1937年抗战爆发,日军逼近广州,他把船厂托付岳父(三水人)经营,举家迁到香港。1938年农历戊寅岁正月初七逝世于香港。当时张友仁先生送来一副挽联:“算岭南议会中流砥柱人才,不奈故交如雨散;是东路民工筑路开山始祖,而今何处驭风行。”
                                                                                 文章来源:汕尾日报


发表于 2011-12-25 09: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victory:
发表于 2011-12-25 13: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发表于 2011-12-26 16: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lol同盟会成员曾享平、曾小苏
发表于 2011-12-28 09: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4-12-18 22: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