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和谐汕尾 于 2015-7-24 15:36 编辑
自从房地产热以来,在长达十五年时间里面,关于房价过高、楼市泡沫的批评一直不绝于耳,这种批评甚至主导了政府对房地产经济的管理,让楼市招致了频繁的调控。然而楼市走势与这种批评声、政府调控一直背道而驰,让批评者嘘唏、让政府的信誉惨遭重大贬损。
房地产有病毋庸置疑!如果一个病人去看医生,医生只有弄清楚了什么病才能下药,然而时至今日社会甚至不清楚房地产之问题何在,政府就频繁下药了,社会对政府房地产调控吐槽实属必然。
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给政府是中国特色,这源于政府把空一切的体制,即使如此,仍然有失公允。关于楼市泡沫的使用应该很能说明问题,君不见社会在使用楼市泡沫的时候如此之随意,泡沫竟没有一个稍微确定一点的定义,这种经济上的虚空是经济管理上的大敌。
陈思进先生著文,用房价收入比、租售比、空置率等指标论证楼市泡沫,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中国楼市泡沫一直是形容词缺乏定性,这些指标确实能够间接证明泡沫。
但是,就中国目前楼市的学术水准来看,如此证明楼市泡沫仍然严重缺乏两个支撑。
第一,缺乏这些指标与楼市泡沫的具体相关性,就是时尚理论家们惯常使用的数学模型,没有具体相关性必然就是随意性;
第二,这些指标自身尚存在严重的缺陷,自己尚不知自己是什么,何以证明楼市泡沫?
对于租售比的使用同样存在问题,政府使用住宅拉动经济政策加上体制,让房地产市场的两个子市场,购买得到鼓励、租赁受到约束,同样与市场化国家的租售比存在不一致,不加修正就把市场化国家的租售比作为公式来匡算中国楼市的租售比,显然不符合科学精神。
这样的窘境反映了中国学术界的水准低下,在不能具体确定泡沫的前提下,专业研究者、管理者就如此广泛使用泡沫、就藉此制定调控措施,说明了我们在基础层面----价值观上的落后,收获具体认知谬误是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