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东汕尾地区渔业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游群部落的越族先民就来到这里,他们用石斧、石凿造船,用剑麻、黄麻结网,从事渔猎活动,在陆丰西山、城区沙坑等处的贝丘遗址中不难看出,渔业已成为当时谋生的主业。以后随着生产工具更新和社会制度变革,汕尾渔业逐步昌盛发达。在这漫长的渔业活动中,古人们为后代留下了许多可贵的渔谚。这里拾录数条有关海产动物生态习性方面的谚语,并试释于下。
“鱼虾不失信”。鱼虾类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它们总是在一定季节、沿一定路线进行产卵洄游、索饵洄游或越冬洄游,人们掌握了它们这种活动规律,就在某个时段、某个海区进行渔捞生产,未曾下过空网,故有上述谚语。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由于人类的酷渔滥捕,海洋中的鱼类资源严重衰退,过去许多有名的渔汛如粤东春汛、清澜暑海渔汛、北部湾秋汛已不复存在,鱼虾“失信”了,老祖宗留下的这条渔语也不灵验了。
“春鱼听更鼓”。在春季,栖息于外海的鱼类大量集结,游近沿岸水域,而古代没有钟表,采用漏斗计时、击鼓报更的办法,古人以为,这时的鱼类游近沿岸,是为了听报时的更鼓声,所以有“春鱼听更鼓”之说。实际上,在外海越冬的鱼类游回近岸,是索饵和产卵的需要,因为我国南方春季多雨,大量的雨水把陆地上的有机养分带人沿岸海域,加上这时沿岸的水温回升,正适合鱼类索饵及产卵。
“八月鱼头齐”。农历八月,由于海流、水温、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各种鱼虾蟹类,如金线鱼、鲱鲤、带鱼、须赤虾、周氏新对虾和梭子蟹等,各种鱼群,如产卵群体(老鱼)、补充群体(新鱼)、洄游群体(过往鱼)等,都集结于汕尾外海,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汕尾秋汛,不仅本地渔船,粤西、闽南和港澳台地区的渔船也相约而来,他们以汕尾港为卸鱼、补给基地,在汕尾外海作业,这时的汕尾港异常热闹,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立的古碑也曾记载“汕尾一镇,舟楫云屯,商旅雨集,亦海邑一大会区”。因此,先人有汕尾“八月鱼头齐”之说。
“该退唔退,该进唔进”。渔人在海里放置刺网捕鱼时,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鲳鱼体宽扁,性固执,碰到刺网后老是拼命往前挤,想穿越网孔逃走,结果挤得精疲力尽,躺在网上被网片所裹;马鲛(鲅鱼)体梭形,性多疑,当头部刚穿过网目时,疑上当,旋即后退,结果胸鳍倒被网丝卡住。其实,又宽又扁的鲳鱼是穿不过网孔的,但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掉头溜走,也就平安了;而马鲛只要大胆再往前进,凭借其梭形的身段完全可以穿过网孔而脱身。所以,古人称鲳鱼“该退唔退”,马鲛“该进唔进”。
“清明海乌,穷人毋得富人甭”。清明时节,海乌(长蛇鲻)已产完卵,鱼体十分消瘦,且腥味很重,但其价格仍很高,穷人家买不起,富人家又不愿买,因而有此渔谚。往后,渔区也常用此谚语形容嫁不出去的大龄姑娘。
“头虹二虎,三沙毛四金鼓,五黄剃六斑猪,七蟹八蛴九蟛蜞”。这9种蟹类,个体都不大,但有的具尾刺或鳍棘,有的具螯足,常常刺人钳人,给人造成伤害。例如虹科鱼类的尾刺是一种射毒器,若给刺中,往往伤口红肿,全身发烧,重者致死。古时的渔人在累受教训之后,按这些鱼蟹类对人的伤害能力强弱,用渔语的形式列出顺序,警醒后人:一为“虹”,虹科鱼类,具长尾,尾部有1枚或数枚又尖又硬的锯刺,如黄虹;二为“虎”,铀科鱼类,背鳍、臀鳍具尖锐的鳍棘,如褐菖蚀;三为“沙毛”,鳗鲇科鱼类,背鳍第一棘特别粗尖,其前侧还有粒状锯齿,如鳗鲇;四为“金鼓”,金钱鱼科鱼类,背鳍、臀鳍的鳍棘特别锐利,如金钱鱼;五为“黄剃”,蓝子鱼科鱼类,背鳍、臀鳍和腹鳍均具锋利的鳍棘,如褐蓝子鱼;六为“斑猪”,蝴(音“辣”)鱼科鱼类,背鳍、臀鳍的鳍棘坚硬,如蝴鱼;七为“蟹”,蝤蛑科中的青蟹类,具强有力的螯足,如锯缘青蟹、鲟;八为“蛴”,蝤蛑科中的梭子蟹类,螯足有力,如三疣梭子蟹;九为“蟛蜞”,方蟹科蟹类,具尖锐螯足,如蟛蜞。然而,这些容易伤人的鱼蟹类,多数又是珍稀水产品,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常为筵席上的佳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