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古建筑的神秘,莫过于海城南郊道山的宝塔,海丰人都叫它“牛桩塔”。这掌故有很浓的传奇色彩,传说,古时有位白太爷,认为莲花山山水灵秀,奇峰挺拔,会孕育俊才,存心想破坏海丰的“风水”,就建造它当作“牛桩”来缚死海丰的“活牛”。因为这个传闻,于是宝塔世代便成为海丰子民憎恶的“死牛桩”。岁月的几次风雷,把它残损了,1997年夏季特大暴雨雷电干脆拦腰把它斩断一大截,于是就有人在谈论“雷锋塔倒掉,白蛇娘娘得救”的话题。
其实,这古塔并非“牛桩”,是个秀气十足的文昌塔。那怪异的传闻,与其说是愚昧,不如说是编造故事的人别有用心。试问,那时候的海丰古人,哪会没有人觉察它是“牛桩”的?既然是“牛桩”,人们会同意白太爷的劣行吗?因而就有人疑惑,说它是佛塔了。既而又说,不知那个好心的和尚为超度亡灵而造起通天之梯。试问,这里没有寺庙,哪来单独一个佛塔呢?这不外是觉得道山有个“道”字而想象出来的。总之,古怪的传说由来已久,年代不可考究,才使道山的古塔蒙冤这么深长。
道山俗称“谢渡山”,海丰习惯要将俚俗雅化的,谢渡山就写成“道山”。古代它是海中之岛,陆上的人要去红草(镇名),在这里乘渡,是条通道。“谢”的古语意义是“告辞”,“告别”的意思,告别亲人渡海,祝福平安,很是珍重,所以叫“谢渡山”,与佛道的“道”字无关系,此塔与佛塔无缘。
那么,为什么要在道山建文昌塔呢?这是古建筑的一种布局。在古代,大凡建造一个县、郡,古人会设计出一种奇异的建筑物,造一座高耸人云美丽的文昌塔,作为城市的点缀,让人远眺遐想,它的最大的建筑功能是体现出城市建设的一种大格局,被当作一支“文笔”,象征文运亨通,人才辈出。就海城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而言,它背倚雄奇的莲花山,来龙旺盛,丽江与大液河合襟环抱海城一块平地,成为宽阔的明堂,它的“离”方面海,浩海之中,有“关拦山”(俗称鸡笼山)拦住水口,成为捍门,使水口不至旷渺,而使内气凝聚,它的“巽”方,在鹿境附近有一座高耸的青山,被当成“巽”方的文笔,属于“三吉、六秀”之方,很理想,美中不足的是县城的“离”方和“震”方没有高耸人云的青山(文峰),为了补救这个缺陷,就用人为的方法在“丁”方和“震”方各修建一座高塔,只要它高出别山,便认为大利文人科举。道山的文昌塔就建造在海城“丁”方这样特定的方位上。赤山塔就建在“震”方。晴明的日子,前方一塔秀出南天,成为擎天巨笔,描绘人间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情韵无穷。可惜那“牛桩”塔的传闻,使它美丽的面目全非,变得令人嫌恶。一座具有文物价值而又与古城历史相关的古建筑,却长此被人唾骂,作为邪恶的象征,成为千夫所指,得不到保护。历史的冤枉,全出自编造者是非的口舌上,但那些人已死了,而古塔仍颓在,破败的塔尖裂缺,成为无毛的“颓笔”,在风雨中静默低头,历史的歪曲多么离谱。然而现代人是讲科学的,对于古人神乎的说法,大不必去认真相信,我们只把它当作丰富古文化的一种信仰而已。当人们游目畅怀,望见它的倩影的时候,便会想起古人用心的良苦,他们对子孙的希望是何等殷切,对于城市建设大环境的规划是何等周到和重视,他们的抱负是何等伟大。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的心头就会对先人的追求产生一种崇敬,就会激发起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美好未来、建设美好故土的情思。
道山附近的西闸是汕尾的交通要冲又兼有古人所称“丽江月色”的名胜,现在又有双桥联袂,成捧珠之势,可因势利导,开辟成游览区、设游泳场、游艇等设施,与文昌塔相映生辉成趣,让“丽江月色”天姿绰约,让月宫的嫦娥踏着水上卧虹去登塔揽胜,让那些好运的人们,登上高塔到蟾宫折桂吧。 |
|